繁體小說 > 玄幻魔法 > 錦畫昭昭 > 055一甲進士

055一甲進士(1 / 1)

推荐阅读:

他寫得頭腦有些發脹。關於殿試文章,之前大家都討論過,似乎每個都有可能,但又猜不準。殿試不同會試,都是皇帝臨時出題,誰也不知道會寫什麼。但是越是這樣,才越是叫人沒底。任憑你先前怎樣,這殿試隻考一篇策論,並據此重新排名,他心裡忐忑得很。他自己的文章也隻能算是中規中矩,沒有那些精彩絕豔之說,所以,他希望最好是自己寫過的,這樣自己寫起來才可能順利,能脫穎而出。

寫得渴了,他揚聲:“拿茶來。”依舊奮筆疾書。

有人端了茶進來,站在他麵前,叫他:“元老爺。”

他抬頭,發現是司昭,元大嫂不知跑到哪裡去了。

司昭說向他打聽個人。

他放下毛筆,開始喝水,略一點頭,示意她說。

司昭瞥見桌上攤著的文章,說這裡有二篇題目,您瞧一瞧。

司昭掏出了折疊著的幾張紙,是施懷義那裡拿來的,上頭寫了幾個題目,其中一個題目用墨筆畫了一條墨線。施懷義說這是他和劉良文討論的文章稿子。

元朗看著紙上的題目,關乎“邊關方略”和“整飭營伍”的選題,有點生僻,近幾年都不曾寫過。

元朗問他哪裡來的?司昭就說了施懷義可是認識?

元朗說知道,他是登洲的解元,可惜病了,誤了下場,隻能等三年以後了,又說這人的確有些才學,之前也是呼聲較高的一個,時運不濟。

司昭有些失望,看來劉良文真是衝著這登洲解元的才氣去請教文章的。

司昭告辭出去了。

元朗看著桌上的題,想了想,重新鋪了紙張,提筆蘸墨,這是登州解元猜的題目,嗯,不管怎樣,練一練無妨,隻是這題似乎不大好寫……

司昭第二日照舊去了謝府蹲守,卻不再見劉良文出過謝府,看來是專心在府裡備考了。

三月十五,奉天殿殿試。

崇德帝命皇二子信王、皇四子平王擔任主考。

五更時分,皇城保和殿前,二百六十八貢士肅立。金磚鋪地,銅鶴吐煙,禦座高懸。帝親臨,眾考生伏案疾書,汗透青衫。有人昏厥被抬,有人汙卷重謄。日影西斜,筆走龍蛇間,十年寒窗功名,儘係此一日之文。

禮部漏夜改卷,閱卷大臣伏案凝神。朱筆遊走間,或圈點激賞,或蹙眉擲卷。佳作文采斐然者貼黃箋,平庸之作摞於側。最終,將最上乘十卷以金盤托舉,躬身呈於禦前。崇明帝欽定名次,朱筆填寫一甲三名次序,及二甲前七名。

金榜一甲三名,狀元德州鄭昊、榜眼登州劉良文、探花周錦繡。

一時天子門生,風光無限,盛傳今科的進士都是青年才俊,尤其是探花郎周錦繡,年方十八,更是賺足了盛京城大小媳婦的眼球,騎馬遊街時,街巷擁擠,城防衛出動維持秩序,卻依舊是擁堵不已。

司昭擠在雜貨鋪子的招牌下,眯眼望著手執槐木板,進士巾上簪花,胯下白馬的劉良文躊躇滿誌地緩緩而來。陽光灑在他們大紅羅袍上,金花烏紗帽,足跨金鞍朱鬃馬,旗鼓開路,喜炮震天,眾人喝彩聲一浪高過一浪。

她臉色晦暗:進士及第,兵部侍郎的孫女婿,劉良文的仕途正在徐徐展開,未來可期,直上雲霄。

隨著人陣陣歡呼聲,探花郎周錦繡雙手抱拳,頻頻作揖,比前頭的狀元還要吸引人目光。三人中,他皮膚冷白,那紅衣套在他身上,更襯得粉麵紅腮,年少風流。眾人紛紛議論,今科的探花定親俞尚書千金,珠聯璧合,榜眼亦被謝家招婿,才子佳人,一段佳話,羨煞一眾讀書人。尤其那些年輕媳婦和姑娘,使勁往前擠,都想一睹馬上人的風采。

回到家裡,元大嫂的嗓門也是響徹在小巷子上空,元朗此番中了二甲頭名,元大嫂開心得這兩日嘴就沒有合攏過,到處派發紅花生。並在院子裡擺了二桌席麵,邀請左鄰右舍來吃酒。一番熱鬨之後,司昭幫忙元大嫂收拾碗筷。

元大嫂去送還借用的碗筷,司昭一人在廚下作最後的整理。

元朗進來找水喝,他今日喝了不少酒,臉上紅通通地,笑著依在門框上。

水還未開,他和司昭說話,說要謝謝她給的文章題,讓他得了個好名次。

司昭心內一顫,什麼文章?

元朗笑嘻嘻地說,此次殿試的題目就是有關邊防屯兵的策論,與司昭之前給他的兩篇題目,其中一篇就是。幸虧他寫過,所以此次寫起來是毫不費力,順利得很。說著,就雙手作揖,向司昭大大地行了一個禮,卻是腳下一個踉蹌,差點一頭栽倒。

司昭心內震驚不已,待要再問二句,見他已經回頭往外走,顯然是醉了。

第二日,司昭匆匆趕去了施懷義那裡,見施懷義正收拾行囊準備離京,說起殿試題目,他已知道,隻歎自己時運不濟。司昭又問及施懷義當日押題的事,施懷義說,倆人一共押了四道題,邊防兵務隻是其中一道,誰也沒有想到,竟然真的押中了。正說著,腳行的車馬來了,施懷義忙著把東西一一搬上車子,回頭見司昭還站著,就說那日寫的文章都在抽屜裡,讓她自己去翻找。

司昭進屋,在敞開的抽屜裡找到了一疊紙,翻了一下,果然是幾篇文章,救荒策、治河策、錢法論都有,卻是沒有發現邊防兵務的那篇。

問施懷義,他說不知道啊?或許丟了,誰知道呢,這許久了。

司昭就問施懷義,可否送她這幾篇文章?

施懷義大度地擺擺手,說抽屜裡的都拿走吧。

他用草繩綁了書架子,被褥什麼的,東西不多,主要是書本,滿滿兩大箱子,堆滿了半邊車架。施懷義情緒不大好,這裡是他的傷心地,他並不願意過多提及此次與科考有關的事。

施懷義此番回鄉,得三年之後才能回京。司昭看著與房東交接鑰匙的施懷義,隻得目送他離開。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