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回駐點(1 / 1)

推荐阅读:

隨著最後一張集體照在行政審查中心大門前定格,在漢東調研的第一天宣告結束。

核心位置,劉省長與劉維民並肩而立,左側肅立著三名省常委,右側則是何濤與梁瑜,其餘人等按序向後排開。

在一片短暫而熱烈的道彆聲中,調研組的人率先上了大巴。

大巴車平穩地駛離市行政審查中心,車廂內一片安靜,隻有引擎的低鳴。

劉維民坐在前排,閉目養神片刻後,看了一眼手表,聲音不大卻清晰地傳入每個人耳中:“各位同誌,駐地安排在省委黨校,晚上七點整,二號會議廳召開今天的調研總結會。”

眾人紛紛應和,聲音裡帶著一絲疲憊後的鬆弛,一天的密集會議和調研座談,讓每個人都感到一絲疲憊。

車窗外,城市的景象向後流動,車廂內重歸沉寂,但這份沉寂下湧動著各自的心思。

何濤坐在劉維民斜後方,目光投向窗外,側臉線條冷硬,仿佛還沉浸在方才與祁同偉交鋒的餘韻中。

梁瑜則坐在靠後的位置,同樣望著窗外,神色平靜無波,手中那份牛皮紙檔案袋安靜地放在膝上。

大約半小時後,大巴車駛入省委黨校莊重肅穆的大門,在指定的宿舍樓前穩穩停下。

綠樹掩映下的校園環境清幽,幾棟蘇式風格的建築透著曆史的厚重感。

車門打開,早已等候在樓前的省委秘書長和黨校的常務副校長,帶著幾名工作人員快步迎上前來。

“劉組長,何組長,梁顧問,各位領導一路辛苦了!”秘書長熱情地上前握手,“房間都安排好了,在三號樓,條件有限,還請多包涵。”

劉維民微笑著點頭致意:“秘書長客氣了,黨校環境清雅,遠離喧囂,正適合工作,辛苦你們了。”

何濤隻是淡淡地與副秘書長握了下手,微微頷首並未多言。

梁瑜則禮貌地回應:“多謝秘書長、校長安排。”

工作人員迅速引導大家下車,並幫忙提取簡單的行李。

一行人步入三號樓,樓內陳設簡潔大方,乾淨整潔,走廊裡鋪著厚厚的地毯,腳步落下幾無聲響。

房間分配迅速完成,劉維民、何濤作為正副組長,梁瑜作為核心顧問,均入住單間套間,其餘成員則分配標準間。

梁瑜拿著房卡,拖著行李箱來到自己的房間,房間不大,但有獨立衛浴,窗明幾淨,書桌、衣櫃、沙發、單人床一應俱全。

窗外正對著一個修剪整齊的小花園,視野很是開闊。

剛放下行李和檔案袋,房門便被輕輕叩響, 梁瑜步履無聲地打開門,門外是幾名神情專注的技術人員。

幾人沒有過多寒暄,眼神交彙間已達成默契,他們迅速進入房間,動作專業而高效。

目光如雷達般掃過牆壁、插座、家具縫隙,甚至窗框角落,手指在關鍵區域輕輕拂過,或用便攜設備進行快速掃描。

片刻後,領頭的陶明上前一步,聲音低沉而清晰:“梁顧問,我們就在這一層輪值。有任何需要,請隨時招呼。”

梁瑜微微頷首致謝:“辛苦各位同誌了。”

剛送走技術人員,梁瑜還未及坐下,房門再次被叩響。

門外站著的正是蔣偉,他一手提著黨校食堂的晚餐盒飯,一手拿著一份整理好的打印文件——正是梁瑜在座談會要求的“窗口同誌發言要點”。

當眾人在車上閉目養神時,蔣偉已全神貫注地將要點梳理成型;下車後更是爭分奪秒地在房間內仔細核對、潤色。

“梁顧問,這是晚餐,”蔣偉示意手中的盒飯,語氣帶著恰到好處的恭敬與務實,“總結會時間快到了,要不您先將就用點?要點也整理好了。”

梁瑜眼中掠過一絲不易察覺的讚許——這蔣偉的執行力確實超出預期,他側身讓開邀請道:“成,蔣哥,您請進。”

蔣偉將盒飯輕放在書桌上,梁瑜已走到飲水機旁:“水還沒燒開,將就喝點常溫水。”

蔣偉立刻直起身,雙手接過水杯:“梁顧問您太客氣了!我本就是組織安排來協助您推進工作的,都是分內之事。”

蔣偉抿了一口溫水後,便將那份打印整齊的“窗口同誌發言要點”輕輕放在書桌上,與餐盒並列,紙張邊緣平整,顯然是精心整理過的。

梁瑜沒有立刻去動餐盒,而是先拿起了那份要點。他拉過書桌前的椅子坐下,目光迅速掃過紙頁。

蔣偉坐在一旁,雙手交疊放在身前,身體微微前傾,保持著隨時傾聽的姿態。

梁瑜看得很快,但很專注,他的手指偶爾在某一行字句上停頓片刻。

當他翻到最後一頁,目光在“責任層級說明需清晰透明、可追溯,避免窗口成為矛盾焦點”的總結性建議上停留了幾秒。

“嗯……” 梁瑜終於抬起頭,將文件輕輕放在桌上,開口誇讚道,“要點抓得很準,尤其是這幾點,”

他指向文件中標紅加粗的關鍵句,“這幾個怕字——這就是基層同誌最真實、最沉重的顧慮。

製度設計如果忽略了這些‘怕’,再好的初衷也會在執行層走樣,甚至激起反彈。”

蔣偉心中微微一鬆,連忙答道道:“梁顧問,我是根據窗口的幾位同誌的原話提煉的,儘量保留了她們的語氣和擔憂的核心。

“這就是關鍵。” 梁瑜拿起一次性筷子,掰開,“照章辦事四個字,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

章’由誰定?‘事’的邊界在哪?出了問題,是‘章’錯了,還是‘事’沒辦好?往往就成了扯皮的根源。

他夾起一口飯菜,動作不疾不徐,思路卻異常清晰:

“我們設計的後台責任層級說明,就是要把章和事、執行和決策的線劃死!”

讓基層同誌‘照章辦事’時,能挺直腰杆,不必瞻前顧後。

這番話,既是說給蔣偉聽,更像是對製度底層邏輯的再次確認和加固。

蔣偉聽得心頭一凜,更深切地體會到了梁瑜設計中的深意。

這不僅僅是技術流程,更是權力與責任的清晰界定。

“梁顧問,我明白了。這份要點,還需要我再補充什麼嗎?” 蔣偉問道,態度更加認真。

“不用。”梁瑜搖了搖頭笑到:“核心點都有了,這份材料,是今天調研最大的收獲之一,也是明天製度打補丁的重要依據。”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