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裡,殿內氣氛微妙,武官隊列中幾位老將交換著隱晦的眼神。
鎮國公府的牛繼宗攥緊了手中的笏板。
他分明記得,名單上被處決的戶部侍郎李崇義,上月還與自己把酒言歡,那人素來膽小怕事,怎可能參與謀逆?
"牛兄"身旁的理國公府柳芳壓低聲音,"這名單上,可有不少是"
"噤聲!"牛繼宗用眼神示意他住口,餘光瞥見殿角肅立的錦衣衛。
柳芳會意,卻仍忍不住以氣音道:"太上皇竟一言不發"
是啊,最令人膽寒的莫過於此。
牛繼宗心中暗歎。
往日裡最護短應該說是最重權勢的太上皇,今日竟任由皇帝清洗了這麼多舊臣,連半句求情的話都沒有。
難道真如謠言所說,太上皇已經
望著奉天殿內的文武百官,慶帝心情大悅,當上皇帝十三年,此刻終是體會到真正的皇帝權利!
如今,朝中力量無論文武,可謂是全麵壓過太上皇,真正執掌朝堂——!
十三年啊,又有誰能知道朕這十三年是怎麼過的嗎!!!
"諸位愛卿。"
慶帝的聲音突然響起,驚得眾人連忙收斂心神。
"張榮一案已了,望諸位引以為戒。"慶帝的目光緩緩掃過武官隊列,"同心協力,共襄盛舉。"
這話聽著平常,卻讓牛繼宗後背沁出一層冷汗。
他分明感覺到,天子的目光在自己身上多停留了一瞬。
"退朝!"
隨著太監尖利的唱喝,這場驚心動魄的大朝會終於結束。
文武百官齊刷刷跪地高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就在眾人起身準備退下之時,殿外突然傳來一陣嘈雜的聲音。
這聲音由遠及近,瞬間打破了朝堂內原本莊嚴肅穆的氛圍。
慶帝剛剛舒展的眉頭頓時緊緊皺起,他人還坐在這龍椅上呢,就有人在此大聲喧嘩,挑戰他此刻的威嚴,簡直罪不可赦!
如何能忍,便是父皇也不許,否則,朕這十三年不是白活了!
“何人如此大膽,給朕拖出去砍了!”
慶帝怒目圓睜,聲音冰冷地喝道。
"來人!"夏守忠立刻尖聲嗬斥,"將敢在殿外喧嘩者"
話音未落全,殿外聲音越來越清晰,傳來一聲激動的高喊:
"遼東八百裡加急!遼陽大捷!遼東都督賈玌大敗皇太極——收複遼陽城!"
這一聲如驚雷炸響,震得滿朝文武都變了臉色。
開國一脈之人麵麵相覷,眼中皆是看出對方眼中的苦澀。
又是大捷!
這賢侄當真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活脫脫的武曲星下凡!
往日那凶悍的八旗兵,誰沒在他們手中吃過苦頭,然而在賈玌手中卻從未討到一絲好處啊!
這其中最屬難過的莫過於牛繼業了!
聽著殿外那越來越近的腳步聲,牛繼業一陣心酸!
若是此刻我還能跟在賢侄身邊,那!
坐在龍椅上的慶帝立刻收起那不悅的嘴臉,猛地站起,龍袍下的手指微微顫抖:
"傳!快傳!"
信使被侍衛帶著一路小跑衝進大殿,到了殿前“撲通”一聲重重跪地,滿臉通紅,汗水順著臉頰滑落;
此刻的他,可謂是風塵仆仆,更散發出一股濃重的汗臭味!
“陛下!遼東前線急報!賈都督率領大軍於遼陽大破敵軍,收複遼陽城!”
早就做好準備的夏守忠立刻上前,一把接過捷報,正要呈上。
卻聽慶帝在龍椅上急不可耐地喝道:
"念!快給朕念!"
"是!"
夏守忠顫抖著展開捷報,尖細的聲音響徹大殿:
“臣賈玌謹奏:六月初八,夜襲遼陽城。趁夜色,遣死士攜火具潛入,點火焚營,敵軍大亂。
我軍即刻攻城,架雲梯、衝城門,短兵相接。經惡戰,破城而入。
城中敵軍欲突圍,被圍殲。
清國偽帝皇太極見城破,率三萬餘殘軍強渡太子河。
適河水漲,八旗兵多溺亡,僅萬餘騎渡河逃竄,終讓皇太極逃脫。
此役陣斬四萬餘,水淹兩萬餘人,俘虜五萬餘人,正藍旗莽古爾泰、鑲白旗杜杜授首,正紅旗嶽樂等被俘。
雖勝,然未擒皇太極,臣當秣馬厲兵,再尋戰機,靖邊患,安社稷。
臣賈玌叩首 敬上"
夏守忠尖細的聲音剛落,整個奉天殿內驟然陷入一片死寂。
"啪嗒——"
不知哪位大臣的笏板掉在地上,清脆的聲響在大殿內回蕩。
"這這"
王寬最先反應過來,老臉漲得通紅,胡須不住顫抖:
"遼陽遼陽收複了?!"
"五萬斬首?!"
“萬餘人渡河?!”
“清國十幾萬大軍灰飛煙滅?!”
李毅猛地向前跨出一步,聲音都變了調:
"陛下,賈都督這是這是把八旗主力給打沒了"
剛因收到聖恩的林如海神情更加激動了,他感覺自己的人生仿佛一下子步入了前所未有的輝煌境地。
才被皇帝封為吏部尚書,這仕途上的青雲直上本就讓他滿心感恩戴德,而如今女婿賈玌在遼東立下如此驚天動地的大功,更是讓他喜出望外。
文官隊列中,剛受皇恩的新皇一脈麵色紅潤,才高升就收到如此巨大的好消息,若真要等賈玌收複遼東,那這天下,就不會再有所謂的‘雙日當空’了。
武官隊列更是炸開了鍋。
新皇一脈的武官和太上皇一脈的武官,可謂是呈現出兩麵相反的表情。
常翰飛站在武官隊列前列,那張自張榮一黨落網後陰晴不定的臉此刻更黑了。
“遼陽……就這麼被他打下來了?”常翰飛心中翻江倒海,“皇太極十幾萬大軍,竟一戰儘喪?!”
為什麼那麼快,按照他的估算,沒個半年以上的時間怎麼可能攻下遼陽那樣的堅城!
常翰飛環顧四周,見同屬太上皇一脈的武官們臉色皆極為難看。
強烈的不安湧上心頭。
以往尚可倚仗太上皇餘威,可如今太上皇麵對皇帝清洗舊臣沉默不語,賈玌又立下遼陽大捷的不世之功,皇帝威望勢必大增。
待皇帝權勢穩固後,他們這些太上皇一脈的臣子恐成下一個“張榮”,隨時會被清算,身家性命堪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