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晨昏演道,功行無間
戒律初成,道觀內雖多了幾分肅穆,蘇塵卻仍覺缺了些貫穿日常的修行脈絡。某日清晨,他立於鴻鈞殿前,看晨光穿透繚繞的香火,在道紋地麵投下斑駁光影,忽有所悟:"若想讓道韻真正融入血脈,需以朝夕之功,將修行刻進每分每秒。"
他即刻召集長老,指尖輕點,五座青銅鐘自虛空中浮現:"從明日起,道觀設早課與晚課,晨鐘暮鼓,以誦經禮拜固道心、通神明。"蘇塵展開一卷泛著金光的經卷,正是《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與《高上玉皇心印妙經》,"早課在陽氣初生時,誦《澄清韻》淨心,念神咒祛穢,再研習核心經文,借天地初興之力啟一日修持。"
瑤姬輕撫赤色靈珠,珠體映出經文流轉:"晚課在陰氣漸盛時最為關鍵。"她翻開另一卷《太上洞玄靈寶救苦妙經》,"以《步虛韻》通神,借超度經文滌蕩一日塵囂,再行懺悔回向,方能安神定誌。"林霜點頭補充,木靈珠綠光灑在經卷上:"女弟子可增修《女真慈儉經》,與早晚課相輔相成。"
次日寅時三刻,第一道晨鐘響徹山穀。弟子們身著整齊道袍,魚貫而入三清殿。蘇塵立於主壇,率先開口誦念《淨心神咒》,混元之氣裹挾著經文聲浪,如漣漪般擴散至整個道觀。隨著《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的念誦,殿內道紋自動亮起,與眾人周身流轉的微光共鳴,形成一道抵禦外界乾擾的屏障。
然而推行並非一帆風順。第三日晚課,一名身著黃玉道袍的弟子因不耐冗長經文,暗中以術法乾擾鐘聲節奏。鐘聲錯亂的刹那,觀外突然湧來一縷灰霧,直撲修行薄弱的弟子。蘇塵神色驟冷,抬手施展「混元·辟劫手」,灰霧瞬間消散,同時罰那名弟子在觀前跪誦百遍《懺悔文》。
"早晚課不是敷衍的儀式!"蘇塵望著神色惶恐的眾人,周身混元之氣化作經文虛影,"口誦心行,方能與道共鳴。"他揮袖召出十顆靈珠,光芒注入經卷:"從今日起,早課加入靈珠共鳴環節,晚課增設步罡踏鬥之儀。"
新規矩推行後,奇妙變化悄然顯現。每日早課結束,弟子們施展功法時,竟發現混元之氣運轉速度提升數倍;晚課懺悔回向時,那些曾被灰霧侵蝕的道紋,在《解冤咒》的誦念下逐漸恢複光澤。更有虔誠的信徒,通過在家簡化版早晚課,自發形成小型守護陣,其信仰之力順著地脈彙入道觀大陣。
但蘇塵並未放鬆。他注意到,每當誦念至關鍵經文,觀測者殘留的氣息便會在觀外波動。"他在試圖乾擾我們與神明的感應。"蘇塵握緊黑白水晶,"早晚課看似日常,實則是最穩固的防線。"他轉身望向正在布置晚課壇場的弟子,眼中閃過堅定,"當每一次晨昏誦經都成為本能,混沌觀測者再無隙可乘。"
此刻,天邊晚霞如血,晚鐘準時響起。弟子們肅穆列隊,《步虛韻》的清唱聲中,觀測者的灰霧在道觀結界外瘋狂湧動,卻始終無法前進一步。一場關於時間與信念的較量,正在日複一日的晨昏交替中,悄然改寫著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