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你還有我們!”
齊泰不甘心落敗。
他們如此對待朱允熥,將來朱允熥上位了,可以放過他們嗎?
一定不會放過!
他們現在想換隊來站,但早就失去機會。
唯有繼續無條件地扶持朱允炆,但現在的朱允炆,有一種爛泥扶不上牆的感覺。
“沒用的!”
朱允炆搖頭道:“齊先生,你回去吧。”
“殿下……”
齊泰不死心,還想挽回一下。
但再看朱允炆如此,無論自己說什麼,大概也聽不進去。
無奈之下,隻好先回去。
讓朱允炆冷靜一下子,過兩天再來勸說。
“二哥!”
朱允熞走過來,問道:“我們什麼時候,才能回宮?還有母妃到底去了哪裡?”
他依舊傻乎乎的,眼神單純且清澈,什麼都不知道。
“不回宮了。”
朱允炆輕聲道:“不該問的事情,你不要問。”
“為什麼啊?”
朱允熞問道:“我為什麼,不能問?還有,我在二哥你這裡,連吃都吃不飽,以後怎麼辦?”
那些錢,被朱允炆拿去喝花酒了。
哪裡還有錢,能讓朱允熞吃飽?
聽了這話,朱允炆有些愧疚。
但他終究還是忍不住,想要去找那些香香軟軟的小姑娘。
她們實在太誘人了!
“你等一等吧!”
朱允炆無奈地說道。
呂家那些客棧等產業,是被朱桂搶了,但還有部分商鋪,依舊在自己名下。
之前不想去找那些商鋪,也是因為他想留下點本錢。
哪怕去喝花酒,也極限忍住了,不能把舅舅留給自己的一切,都給毀了。
現在為了朱允熞,隻好去找那些商鋪要錢。
“二哥!”
朱允熞無奈道:“在這裡,真的一點都不好。”
朱允炆不再理會他了,正要出門,但在這個時候,有下人進來,說是外麵有人送來了一封書信。
上麵寫著“朱允炆親啟”幾個字。
“誰的書信?”
朱允炆想著,回書房再打開。
當他看完了書信上的內容,眼眸裡閃過一抹亮光。
好像這樣做,又不是不行。
“我還有機會的。”
朱允炆自言自語道:“但二叔為什麼要幫我?利用我罷了!”
那個位置那麼誘人,誰都想上去坐一下。
——
朱允熥到了紡織廠。
隻見這裡全部開工,紡織進行得如火如荼。
朱壽收購的原料足夠多,第一批貨,堆放在倉庫內,等待出口。
國內的市場,朱允熥暫時不會搶占,因為已經被他們瓜分得差不多,但海外的必須要控製在自己手中。
看完了紡織廠的情況,為了避免貨物積壓,朱允熥再去水軍軍營。
出海的計劃,也要進一步推進了。
大明海軍,也要做點成績出來,給朱元璋看一看。
“殿下!”
吳忠和廖鏞他們看到朱允熥來了,紛紛過來行禮。
朱允熥擺了擺手,讓他們都起來,問道:“可以出海了嗎?”
吳忠道:“回殿下,我們正想去找你,準備在這兩天出海。”
朱允熥不意外,問道:“最快什麼時候?”
吳忠說道:“若是殿下要儘快,最快明天可以了,今天能完成裝貨。”
“那就明天。”
朱允熥聽到他們這樣說,也不客氣了,問:“誘敵用的商船,也準備好了吧?”
“全部好了。”
廖鏞道:“這段日子裡,我們還通過蘇州府、江浙等地的人,慢慢摸清楚那些舊部出沒的大概位置。”
由此可見,他們為了出海一事,還做了不少準備。
朱允熥聽了甚是滿意,等的正是他們這些準備,道:“明天出海,我明天再來送行。”
“是!”
他們一起說道。
繼續安排準備,明天出海的事情。
朱允熥不久留,吩咐完了便回家,第二天早上的時候,再一次來到軍營。
今天朱壽也來了。
他當然知道了,海軍即將出海,必須在場。
朱允熥真的很想跟他們一起出去,但自身的身份特殊,沒辦法離開,否則老朱大概會把他關起來。
海上的危險程度,還是很高的。
這次出去的,一共十艘船。
其中有三艘,是用來做誘餌的商船。
其餘七艘船負責跟隨,打擊引誘出來的倭寇,分工合作,互相配合。
所有人在上船之前,在岸邊集合,等待朱允熥的檢閱。
“殿下,我們準備完畢。”
吳忠朗聲道:“請殿下下令。”
“出發吧!”
朱允熥說道。
“是!”
他們一起,各自登上各自的船隻。
朱允熥目送海軍的船隊,慢慢離開江邊,往出海口的方向駛去,心裡有些感慨,同時又把成就感給拉滿了。
新航路的探索,就這樣在自己手中出現。
未來的發現新大陸、環球航行等,全部是東方人的功勞。
大明日不落,大明是世界燈塔。
在未來也會逐漸變為現實。
鄭和下西洋,耗費巨大,那是因為朱棣單純宣揚國威,朱允熥的宣揚國威,肯定和朱棣不一樣。
武力,才是真正的國威。
真理,隻在大炮射程之內。
到時候出海的大明海軍,是去搶海外,而不是像朱棣那樣玩。
“好!”
朱允熥看到船隊消失在眼前了,有些興奮道:“終於看到他們出海了。”
“恭喜殿下!”
朱壽奉承道。
朱允熥擺了擺手道:“等到那些舊部,都引導回來,交給舳艫侯安排他們了。”
“我們會的。”
朱壽點頭道:“我等會就去和蘇州府那邊的人聯係,等著吳忠他們把人送回來,請殿下放心。”
朱允熥自然放心。
看不到那些船隊了,朱允熥這才離開水軍營地。
回了城內,朱允熥再進宮,把出海的事情和老朱說了說。
“終於可以出海了。”
朱元璋笑了笑道:“咱還以為,你把這件事給忘記了。”
朱允熥說道:“孫兒可不敢忘記,您就等著看,孫兒為你解決海上最大的問題,讓皇爺爺可以沒有後顧之憂地繼續北伐。”
“北伐……”
朱元璋心心念念的,還是這個,歎道:“需要不少錢!”
朱允熥道:“那皇爺爺再等等,等到孫兒的船隊回來,要錢有錢,要人有人。”
“何來的人?”
朱元璋不是很懂地問。
“搶回來。”
朱允熥想到了,曆史上著名的三角貿易,又道:“海外土人那麼多,捉一批回來,讓他衝鋒陷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