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大明朝的牛馬(1 / 1)

推荐阅读:

管不管用,不是重點。

朱元璋重點想知道的是,朱允熥好像懂得很多奇奇怪怪的東西,是怎麼來的。

“皇爺爺,孫兒學來的。”

朱允熥想好了解釋,又道:“看的書多了,孫兒什麼都懂一些,又想通過研究事物的原理,得到新的知識,孫兒把這個叫做格物致知。”

現在這個時期,王陽明的爺爺可能都還沒出生。

格物致知這個詞,被朱允熥借用,變成是自己的了。

“格物致知?”

朱元璋還沒聽過這樣的詞,問道:“你又是從哪裡學來的?”

朱允熥說道:“來自《禮記·大學》,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其實格物致知,最早可以追溯到《禮記》裡麵,是後人引申出這個成語。

格物致知最著名的,還是王陽明。

在明朝的時候,還是有科學研究的機會。

隻可惜,體製問題。

這些發展不起來,讓人歎息。

現在朱允熥回到大明,一切都將會不一樣了。

他會把科學,也發展起來。

大明不能沒有科學強國。

朱元璋當然讀過《禮記》,聽到朱允熥出口便是典籍,甚是欣慰,沉吟了片刻,道:“吉祥,你帶下去,找人試一試。”

“是!”

吉祥接過了,那一份製鹽方法。

鹽的製度,和財政有著直接的關係。

必須要重視起來。

朱允熥看到朱元璋還是重視的,也就不再強調這個了。

隻要他們知道製鹽的方法好用,成本低、產量高,那麼朱元璋的下一步,肯定是要對目前的鹽務進行改革。

完全不需要,朱允熥親自動手。

“你來得正好。”

朱元璋處理完了這些事情,又道:“過來幫咱看奏章。”

朱允熥想著,提了個建議道:“皇爺爺覺得太累了,可以找下麵的人幫忙看奏章。”

朱元璋瞪了他一眼,淡淡道:“咱好不容易,才把丞相廢了,掌握大權,你讓咱把權力分下去?”

這是肯定,不可能同意。

權力唯有抓在手裡,才是最安全的。

分散出去,一定不行。

比如以前的胡惟庸,豈不恣意妄為?

朱允熥解釋道:“皇爺爺,孫兒的意思是,讓他們看奏章,但不給他們權力,更不給他們俸祿,他們隻是單純的看,沒有任何決定權,最終決定權還是在你這裡。”

“嗯?”

朱元璋聽了,微微一驚。

好像這個想法,值得試一試,應該也還行。

決定權在自己手中,可以不用把權力分出去,又能減輕工作壓力。

那些看奏章的官員,隻能單純的看,隻是他老朱的牛馬,連工資都不用發,再給他們一種,以後就是丞相的錯覺。

讓官員覺得,自己好像當了丞相,這不得很賣力地乾活?

似乎還行。

朱允熥又道:“皇爺爺在文華閣,設立一個內閣,把這些看奏章的人安排到內閣去,再從翰林院、國子監等,找一些能力還行的讀書人輔助他們。”

“不用給錢,也不用給權。”

“隨時換人,想換誰就換誰。”

“把他們當做我們朱家的長工,想壓榨就壓榨,不就行了?”

朱允熥還是真心希望,朱元璋可以不用那麼勞累。

那麼在未來,洪武三十一年那一道坎,說不定能跨過去,不用累壞了身體而駕崩。

“你這逆孫。”

朱元璋聽著是心動的,但怎麼也得矜持一下,又道:“想法一個接著一個,是不是想讓咱當一個昏君了?”

朱允熥看得出來,老朱不是真的生氣,笑道:“孫兒哪能讓皇爺爺當昏君?是你想太多了。”

“行了。”

朱元璋點頭道:“咱考慮考慮。”

朱允熥起來了,要往外麵跑,又道:“皇爺爺,孫兒先溜了。”

言畢,他已經走出武英殿。

朱元璋:“……”

如果換作是朱允炆,巴不得可以留下來看奏章。

現在讓這逆孫看奏章,他還要跑了,那麼叛逆。

不過,他真的對那個隻乾活,什麼都不給的方法,深感興趣。

讓那些官員,隻當牛馬,沒有工資,更沒有權力。

壓榨官員,朱元璋可不會手軟。

想怎麼壓榨,就怎麼壓榨。

“來人,傳戶部的進來。”

朱元璋想著,又道:“儘快!”

他要想商量一下,對商稅的改革,好增加大明的財政收入。

農稅能收上來的不多,與其給百姓增加負擔,不如把這份負擔,轉移到商人身上,反正那些商人沒幾個是好人。

過了一會,現任戶部尚書李煥文,帶上幾個戶部的侍郎來了。

他們聽到朱元璋要改變商稅,馬上商量出幾個方案,再根據方案,討論可行性,能不能改等等。

“你們回去,整理一份詳細的計劃來給咱。”

朱元璋商量了一會,又道:“咱不想看你們的辭藻,也不要用那些亂七八糟的修辭,你們正正經經地寫,讓咱一眼就能看懂。”

“是!”

李煥文他們先退下去了。

朱元璋聽了朱允熥的話,認為確實要對商稅動手。

曆朝曆代,沒有商人謀反成功的例子。

反正那些富商,真沒幾個好東西,朱元璋認為沒必要對他們太客氣了。

等到李煥文他們下去後,吉祥小跑進來。

“陛下,成了。”

吉祥的手裡,還捧著一個碗。

碗裡盛的,是白花花的晶體。

那些是鹽。

“什麼成了?”

朱元璋抬了抬頭問。

“鹽!”

吉祥說道:“奴婢按照三皇孫殿下給的方法製鹽,成了。”

“那麼快?”

朱元璋也驚了。

那個新的製鹽方法,也太厲害了吧?

吉祥連連點頭道:“就是那麼快,又快又好,成本還不高,三皇孫殿下真厲害。”

如此一來,鹽務也可以一起改了。

“拿上來看看。”

朱元璋道。

吉祥把那個小碗,放在朱元璋麵前。

白花花,又細膩的鹽。

是朱元璋從來沒見過的。

“真的是按照允熥的方法做出來?”

朱元璋還不敢相信,想進一步確定。

用低成本,更快的速度,生產質量更高的鹽。

朱元璋的第一反應,是大明的鹽務,可以完全改了,能把現在賣鹽的格局,也變了。

吉祥肯定道:“是的!”

“來人。”

朱元璋想著,喝道:“再傳戶部的人。”

剛離開不久的李煥文,聽了傳召,隻能無奈地再到武英殿。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