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四合院:我邊做科研邊吃瓜 > 第1144章 無處不在的高振東(還有兩章)

第1144章 無處不在的高振東(還有兩章)(1 / 1)

推荐阅读:

“三號方案,其實要得益於最近我們和高盧人的技術合作,我們獲得了高盧人在三角翼方麵的設計經驗和資料,這讓我們興起了使用類似高盧幻影3布局的想法。”

西南飛機研究所的同誌對於三號方案和四號方案的態度就比較有意思,從時髦程度上來說,三號四號基於的三角翼這套東西這東西不如變後掠翼。

但是要從對方案的掌握程度上來說,三角翼可就吊打變後掠翼了。

變後掠翼可以說是一片空白,就連到底用什麼來變都不知道,液壓?電力?不清楚。

但是三角翼就不一樣了,前有米格21在前引路,後有全套幻影3的三角翼設計資料跟進,兩大帝國伺候一個,那福氣能小得了?

雖然米格21的三角翼和幻影的總體架構不太一樣,但是你就說它是不是三角翼吧。

“三號方案,我們是準備用無尾三角翼構型,這種構型在高速上好處很多,缺陷是機動性受限、起降性能不足……”

聽著西南飛機研究所的同誌的話,防工委臨高看向了高振東,難怪他盯著高盧人的三角翼不放,原來他早就料到了三角翼對我們的同誌吸引力很大。

這也的確是高振東的想法,我們的發動機再怎麼努力,客觀上的差距是存在的,在此情形下,想要用中等推力發動機儘量實現高空高速,三角翼就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

高振東知道三角翼的毛病,但是他更知道,怎麼基本解決三角翼的這些毛病,作為技術後進者,做個“水桶機”出來,無疑是被人吊打的份兒,反倒是能發揮三角翼的特點,做到在其他性能基本不落後的情況下,實現“一招鮮”,反而更有實際意義。

再說了,以高振東手上掌握的東西,做出來的在當前環境下是否僅僅是“一招鮮”,也難說得很啊。

西南飛機研究所的同誌並沒有停下自己的彙報:“……好在通過高盧人在幻影3上麵的全套經驗,我們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無尾三角翼的這些缺陷,使其達到可用的程度……”

要幻影3果然超值,甚至能直接將我們的同誌,在戰鬥機上的自信提升一個檔次!

防工委也好,空軍也好,了解這件事內情的同誌們都紛紛在內心為高振東的建議點讚。

振東同誌的技術水平,就是過硬!

“……尤其是現在,我們已經在三角翼的基礎上,研究出了一種新翼型,能較大改善三角翼在亞音速機動性上不足的前提下,無尾大三角翼這種構型的應用,就變得更加現實起來……”

好嘛,雙三角翼的消息在內部已經傳得這麼廣了?

防工委和空軍的同誌再次看向了高振東,這東西不就是他搞出來的嘛,雖然隻是在一次會議上提了一個建議,給了兩個角度,但是硬生生就把這種新翼型給立起來了,而且效果立竿見影。

這種翼型在高振東上輩子,不是我們的原創,老毛子的蘇15改進型就用了這種翼型,比我們的7爺改進型要早。

但是在這條線上,基本上沒有比我們更早的了,可以說就是原創。

知曉內情的同誌把目光投向了高振東,再次為他的技術水平歎服。

但是很有趣的是,高振東臉上的笑容卻有些神秘,也沒有多少激動或者自豪的感覺。

也許對他來說,這東西不算什麼大不了的吧,同誌們隻能這麼猜測。

如果高振東會讀心術的話,可能會告訴他們一聲,你們猜錯了。

不管大家心裡麵想什麼,西南飛機研究所的同誌們的彙報並沒有停下。

“所以我們的考慮,是搞一個兩側進氣,雙發下單翼,無尾大雙三角翼的飛機,這樣能在我們當前的發動機性能下,較好的兼顧高空高速、機動性、載重等各方麵的性能。”

同誌們紛紛鼓掌,這個方案既兼顧了我們現有的能力,應用了手上最新的技術,同時又在舶來技術的基礎上,增加了我們的思考,做出了自己的特色。

在同誌們看來,這個方案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而且性能不會差。

高振東也在鼓掌,西南所果然牛逼,沒有那麼激進,但是也並不保守,很好的利用了當前的一切條件。

如果自己不是掛逼的話,也想不出比這更合適的方案來。

在一片喜悅之中,防工委領導笑道:“既然第三、四號方案一脈相承,那麼你們也彆等大家討論完三號再彙報四號了,把四號也一起彙報了吧,大家一起討論。”

一脈相承就意味著共同點很多,分開討論難免就有點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

重複造輪子,大可不必了。

西南所的同誌點了點頭,這也是他們想要達到的效果。

“好的,那我把我們考慮中的4號方案也介紹一下。四號方案其實和三號在基礎構型上差不多,最大的不同,就是在四號方案裡,我們考慮在無尾雙三角翼的基礎上,采用當前重新開始進入人們視野的‘抬’式構型……”

“抬”式構型,其實就是鴨翼構型的另外一種說法,在主翼前麵的鴨翼產生的升力,會將機頭向上抬,故此得名。

實際上鴨翼這東西,並不新鮮,甚至有個有趣的燙知識——萊特兄弟飛起來的第一架動力飛機“飛行者1號”,就是鴨翼布局。

不過這個布局對飛控來說,實在是有些超前了,極易失穩,所以很快就被扔進了垃圾堆,一直到s2末期,窮途末路,妄圖用少量的“決戰兵器”來獲得勝利的小鬼子、漢斯佬才又把這玩意從垃圾堆裡翻出來,畢竟這東西帶來的機動性提升,那是真的高,沒有能力力大飛磚的兩個東西,想要利用這種布局重新獲得機動性上的優勢。

結果嘛,不是太好,總之這兩個東西除了給後人留下一些談資之外,實際上並沒有什麼卵用。

因為這種布局帶來的缺陷,實在是超出了當時的技術水平所能解決的極限。

不過到了60年代,這種技術再次被人們重視起來,此時的技術水平,已經能夠解決它最大的問題——失穩。

話雖如此,但是西南所的這個方案還是給大家帶來了很大的驚訝,這東西雖然簡單,可是對我們來說也並不是那麼的簡單啊。

“……我們的考慮,是在三角翼前方增加一對小翼,利用小翼產生的渦流,改善飛機的升力特性,這個利用渦係增升的想法,還是得到了戰7型邊條翼渦流增升的啟發……”

好嘛,這邊條翼不還是高振東搞出來的事兒?

鴨翼主要有兩大作用,一是產生渦流改善飛行特性,二是利用鴨翼改善機動性能,兩者之間並不是非此即彼的,可以兼顧,隻是比較考驗設計能力。

純利用渦係增升的話,那高振東幾乎可以肯定,西南所這對鴨翼是固定的。

“……利用渦係增升,固定的鴨翼帶來的代價並不大,但是在升力特性和飛機配平方麵帶來的好處卻是巨大的,其失穩的問題,也可以利用主翼的活動氣動麵,結合現在正在搞的電傳操縱係統來解決……”

果然,西南所的同誌們激進中帶著穩重,沒有整太多的幺蛾子,或者說他們還沒考慮到更加激進的方向上去。

防工委和空軍的同誌看向高振東,雖然他並沒有直接參與西南所方案的製定工作,但是這幾個方案裡到處都是他的影子,這不,電傳操縱又出來了。

防工委領導看了看表,輕輕敲了敲桌子。

“今天的時間已經比較晚了,這樣,我們現在不急著討論三號、四號方案,與會的同誌和專家們,趁著今晚休息的時間,好好看一看西南所的三、四號方案,多想想,想明白了,我們明天再繼續討論,磨刀不誤砍柴工嘛。隻是晚上啊,又要占用同誌們的休息時間了。”

前兩個方案的彙報加討論,以及後兩個方案的彙報,花掉了不少的時間,這個會明顯也不是一天能開完的,總體方案定下來,還要花時間對總體方案的一些細節進行討論,一天是絕對不夠的。

所有參會的人都住在防工委招待所,包括現在已經可以算得上是京城坐地戶的高振東也同樣如此。

也隻有這樣,參會的同誌才能把今天的會議材料帶回住處繼續看。

同誌們紛紛收拾材料離開會議室,高振東也同樣如此。

當他走到會議室外麵的時候,一位也是參會專家的同誌趕上他,和他打了個招呼。

“高總工好,我是西北重飛的。”

高振東連忙和他握手,口稱久仰。

還彆說,這不是高振東客套,而是真的久仰,隻是是上輩子而已。

“打擾高總工,主要是有個事情想谘詢一下。”西北重飛的同誌也不磨嘰,他知道高振東忙得很。

“您說。”

“是這樣,聽說現在在搞全電的電傳操縱,我們在想,能不能把這套係統用到轟炸機上麵去。”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