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4章 型號合作(1 / 1)

推荐阅读:

“振東同誌,最近我們會召開一個航天工作的規劃工作會議,到時候請你參加一下。”

搞衛星的同誌倒是很簡單,幾句話就把事情說清楚了。

這個會議的來源其實並不複雜,就是在倒海江暴雨之後,首長說的“要充分發揮衛星的功能”,那可就不隻是現在一顆實時圖像遙感衛星能撐得起來的。

對於搞衛星應用的同誌來說,意見是要廣泛聽取的,特彆是像高振東這種同誌的意見和建議,那更是要多聽。

他們離開之後,防工委領導才笑著介紹:“這是民航委的遊總工,他有一些事情,想要谘詢你。”

此時的民航規模並不大,絕大部分機場名義上是軍民合用機場,實際上多半由空軍代管,民航委還是被合並在部隊體係下麵的,實際地位,不嚴謹的說大致相當於是一個軍種,但是架子遠沒有那麼大。

畢竟機場也沒幾個,飛機也沒幾架,航線也沒幾條,從業人員也沒幾人,整那麼大個架子大可不必。

遊總工笑道:“振東同誌,久聞大名了。這一次和高盧人的客機合作,最早是你提出來的,現在事情有了一定的眉目,我們急需聽取你的意見。”

對於高振東的建議,遊總工是非常佩服的,不是誰都有這個眼光和能力,選中高盧人這個合作對象的,雖然一開始聽起來很離譜,但是沒想到這麼來來去去的,居然就出現曙光了。

雖然不一定就穩成,但是光是這份綜合了政治、軍事、技術、地緣、經濟等多種因素的眼光,就已經是非常獨到。

在這之前,哪怕是民航委內部,都沒人敢這麼大膽考慮薅高盧人的羊毛,關鍵是眼看這還要薅成了。

沒錯,這件事情在我們內部看來,就是在薅高盧人的羊毛。

高振東連連客氣,防工委領導帶著他們找了一個會議室坐了下來。

幾人坐定之後,遊總工拿出了一份文件。

“振東同誌,這是高盧人向我們初步提出的想法,你可以看看,有什麼意見或者建議,儘管提,我洗耳恭聽。”

高振東也不客氣,接過來就看。

不謙虛的說,隻要他想,他隻要付出一定的代價,就能成為當前全國乃至全世界對未來客機發展把握最為精準的那個人,沒有之一。

此時謙虛,那就是對工作不負責。

高盧人很有意思,他們並沒有提出以合資公司的形式進行合作,而是以型號為單位進行合作。

簡單來說,就是兩家合起來,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搞一架中型支線客機,然後在型號基礎上進行利益劃分。

高振東知道他們為什麼會這麼建議,畢竟我們能徹底繞開老毛子做事,公司這種形式也無所謂,但是高盧人不行。

他們頭上,現在還有半個太上皇——花旗人。

以型號為單位,幾乎就是高盧人能做出來的極限。

這反而讓高振東舒了一口氣,他非常清楚,空中客車的誕生,幾乎是必然的事情,同在一條路線、一個地緣、一個種族的框架下,他們合作具有天然的向心力,而且我們在短時間內的經濟狀況和地緣關係,不見得能對這種趨勢施加太大影響。

如果等到這件事情真的發生,那以公司形式合作反倒會非常麻煩,沒有型號合作這種方式來得乾淨清爽。

而且“合資公司”這種形式,在國內也會受到相當大的阻力,帶來很大的顧慮。

型號合作,那就沒這個問題,這就是和國際友人在技術上的一次交流合作而已,甚至可以說,是我們想辦法在大客機這條路上,利用難得的機會和特殊的方式搞了一次成功的技術引進。

這種說法幾乎沒有什麼阻力。

“關於這種形式,你有什麼看法?”通過高振東翻頁的位置,遊總工能判斷出他看到哪裡了,畢竟這份文件他滾瓜爛熟。

“我覺得很好……”高振東先是點了點頭,至於為什麼很好,他沒有深入的說,想來大家都能判斷得到。

“不過,我有個建議,那就是一定要要求技術共享,在這方麵寸步不能讓。”這是高振東最關心的地方。

他知道高盧人在這方麵經驗有限,甚至暫時還比不上約翰牛,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比我們肯定是強到不知道哪裡去了。

“嗯,對,我們也是這樣考慮的,這件事情是我們最看重的,甚至哪怕為此讓渡一定的利益也在所不惜。”一頓飽和頓頓飽,我們的同誌還是能分得清楚的。

至於具體利益怎麼劃分,這就不是高振東擅長的,同時在這個階段也是不清晰的,高振東沒有多說。這件事情,恐怕負責談判的同誌和對方還有得扯皮呢。

“對於他們要求我們承諾在飛機成功之後至少60架以上訂單的事情,你是怎麼看的?”防工委領導饒有興致的問道。

他知道,高振東在經濟方麵雖然自稱不懂,但是每每有驚人之語,神來之筆。

高盧人也是雞賊,本來算的50架就夠,而且這50架原本不應該全部落在我們身上,結果硬生生抬了一檔,變成60架。

高振東在心裡算了算,問題不大。

以此時國內的現狀和日後的發展,等到這架飛機做出來,還真能吃得下。

本來現在就在購進老毛子的伊爾18等飛機陸續開通國內和部分國際航線,到了70年代,從約翰牛、小巴、老毛子、花旗佬那裡陸陸續續購進的三叉戟、707、伊爾62等飛機的規模也超出了這個數字。

沒錯,我們有部分三叉戟是從小巴那裡買的二手機,而且老毛子哪怕69年和我們大打出手,也不妨礙他們在71年賣給我們伊爾62。

而這架合作飛機的時間短不了,這60架訂單也不可能一次性吃進,說得難聽點,飛機也不會一下子就有那麼大的產能。

“我倒是覺得問題不大,不過在裡麵加一條,為了達到此目的,要求對方至少支持我們建立一到兩座飛機廠,我們自己出錢。否則他們那兒的產能供自己和歐洲就捉襟見肘,會誤我們的事。”

高振東知道,三角飛機公司曾經為了水星100一口氣建了4個廠,隻是那慘淡的銷量讓這幾個廠在早期幾乎無用武之地,至於在空客時期是不是發揮了作用,那就是另外的事情。

“60架我們真能吃得下?”防工委領導對民航不熟,反倒是有些擔心。

遊總工笑道:“振東同誌的把握還是精準的,我也估計到時候問題不大。”

高振東補充道:“不止,而且這種飛機不但能民用,還能軍用。”

“軍用?”防工委領導覺得高振東腦洞有些大,這東西除了臨時當做運輸機,甚至連合格的戰術運輸機都算不上。

“對,在我看來,這種飛機的布局、結構、經濟性、飛行性能等特點,相當適合用來做一些特種機。”

說到這個,防工委領導可就不困了:“比如?”

“比如我們正在搞的預警機、我曾經提出過的加油機,以及一些特殊的電子戰飛機,用這東西來做,實在是再合適不過了。就好像花旗佬的707,本來就和kc135加油機同宗同源。”

還有e3“望樓”預警機,高振東在心裡道,隻是此時e3還沒問世,也隻能在心裡說說。

至於此時我們自己的預警機的發展情況,那是另外一個有趣的故事,高振東並沒有展開說。

對啊!還有這個作用!彆看這是個民用飛機,可振東同誌還是沒忘記部隊的裝備啊,不忘初心了屬於是。

想到這個,防工委領導就豁然開朗,還彆說,有了這些用途,加上民航的用量,如果這架飛機真的搞出來,短時間吃下60架的訂單還真不是什麼問題。

“遊總工,你們在和對方談判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一件事情,那就是不能限製我方飛機的用途,如果對方沒提這件事,那就當不知道,如果對方提出,一定要堅決拒絕。”防工委領導樂嗬嗬的轉頭對民航委的同誌道。

遊總工鄭重的點點頭:“嗯,明白了,這件事情我們一定注意。”

在這個年頭,在不影響群眾利益的前提下,儘量從部隊需求出發,滿足部隊的需求,也是正常操作,大家都覺得理所當然。

此時,高振東已經翻到了文件的後半部分,看得出來,高盧人,或者直說是三角飛機公司,對此次的合作意向很強,他們甚至都在文件裡提出了準備搞的飛機的總體方案和參數。

總體方案和參數非常重要,對於民航機來說,在確定這些指標的時候,就已經確定了這架飛機的一生。

三角公司在文件裡提出這些東西,說明他們是真的對這次合作很有想法。

隻可惜,在規劃飛機指標這方麵,至少三角飛機公司自身的能力非常拉垮。

“振東同誌,我知道你也是飛機方麵的專家,你看看從你的角度出發,高盧人的這些想法是否合理?”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