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上的樣品甚至都不需要經過設備的理化檢查,很容易就能分辨出來,這玩意甚至和煙囪裡一層一層的煤灰有一比。
什麼化學氣相沉積,這東西看起來更像是物理沉積——煤灰堆在一塊,和氣相沒有半毛錢關係。
“能找到原因麼?或者您覺得化學氣相沉積到底能不能生產熱解石墨?”老段看著這玩意,甚至連他對高振東的信心都產生了動搖。
“我現在不好說,cvd的理論知識還在摸索之中,這東西又不在我之前的研究範疇內。但是理論上,的確是一條路,但是。”俞允成歎了口氣,比起高總工,還是差太多了啊。
“這麼下去不是辦法,我們得想想招。”老段摸著下巴。
俞允成把他想說又不好說的話說了出來:“我們找高總工問問?”
“誒!對,這個辦法應該可以,有棗沒棗打一杆子嘛。”老段現在的演技拉滿,其實在他心裡,估摸著覺著那邊的棗可能比這邊多,但是又不能表現得太明顯。
俞允成連連點頭:“嗯,我想搞cvd,其實最早就是高總工的啟發,我們去找找他,看看他在這方麵有沒有什麼想法,估計他是有的,不然不會啟發到我。”
俞允成對於老段的演技完全沒有察覺,主要是和談論對象的差距太大,生不起彆的想法來。對於高振東,他是徹底服氣的。
如果不是高振東,那他對於自己到現在能拉出高純單晶矽倒是有點信心,但是能產品化的拉單晶矽,甚至做出專門的單晶爐這事兒,他可就不敢想了。
東北的兩撥同誌同時打起了進京請教的想法,但是進度卻是不太一樣。
東光所的柴工因為一切順利,成果紮實,所有的東西都是有的,所以他進京的速度就很快,隻需要拿著他總結出來的那點成果就行。
但是對於東碳院的同誌,就沒那麼簡單,他們主要的工作是總結教訓,這事兒可就麻煩,花的時間要長得多。
都說失敗是成功之母,可是他們手上不但有成功它媽,還有外婆,外祖婆……
先趕到京城的柴工,這回是氣定神閒、輕車熟路的找到了高振東。
“高總工,我又來了。”看見高振東,柴工臉上笑容洋溢。
離做出實用的長距離通信光纖還早,但是至少到現在為止,他知道自己走在了正確的道路上。
“情況怎麼樣?速度挺快啊,哈哈。”高振東笑道。
“情況很好,您安排的幾項工作,我們都有了結果。速度嘛,主要是同誌們配合得好,而且所裡也非常支持我的工作。”
這玩意可不是柴工單打獨鬥能搞定的事情,還得是大兵團作戰,要不然光是燒玻璃一件事情就能把他整出毛病來。
他一個人隻能一遍一遍的搞順序作業,東光所給他配兩個同誌,他就能燒玻璃搞測試做分析研究整條流水線跑起來。
柴工將自己帶來的結果交給高振東,高振東看了一遍,很是高興,讚不絕口。
同誌們隻要有了方向,做起事情來還是很快的,特彆是這種帶有初創性質的課題,加上自己開掛,那簡直是神速,初創的嘛,沒有那麼高的要求,更容易出成果。
“……材料密度局部波動1dbk,晶粒缺陷散射在當前技術條件下,熔石英玻璃在1000n波長處損耗4dbk……”
看著柴工的研究結果,高振東和自己腦袋裡的論文做著對比。
“不錯不錯,很紮實。”對比下來差不多,這證明我們的同誌現在的確是缺乏理論和方向,但是人可不傻
“高總工,我們也做過計算和試驗,當鐵離子濃度降到1的時候,600n左右損耗低於20dbk的傳輸介質是可以獲得的。”柴工很是興奮,至於他興奮的原因嘛……
“我們也和郵通委通信院的同誌溝通交流過,並且委托他們做過計算,想要進行成本和速度都能接受的遠程光纖通信,光纖的傳輸損耗建議是在20dbk以下。”這就是他激動的地方,這個數據,恰好和他們試驗分析得到的當前技術條件下,能獲得的最低傳輸損耗基本上在一個量級,而且數字很接近。
“那你們解決降低熔石英玻璃的鐵質濃度的辦法了麼?”高振東笑道。
這一次,柴工回答的並不是一個完全的好消息,但是他的信心和臉上的笑容絲毫不減:“還沒有,但是我們委托東北工業大學的同誌在進行相關研究,情況比較樂觀。”
還沒出來,但是我不擔心,有同誌在和我並肩前行,一起推著我的車子往前走。
高振東點了點頭,同誌還是值得信賴的。
“所以這一次來,你是準備想要獲得下一步的工作安排了?”
“對對對,您安排的幾項研究任務都完成了,剩下鐵離子濃度的問題有同誌在進行,我們自己反倒就空閒下來了,考慮到剩下這件事情和其他事情並不衝突,可以並行進行,所以我就過來了。”等著就是浪費時間,還不如趕緊過來多挖點東西。
對於他的想法,高振東倒是很認可的,事情安排好了,那就不用傻等著,畢竟光纖這東西要解決的不止這麼一點點。
他拉開抽屜,一邊在裡麵翻東西,一邊笑道:“嗯,對對對,你等下,我給你個東西。”
在柴工看來,估計高總工抽屜裡寶貝有點多,翻來翻去都還沒翻出來,這可把他心裡急壞了,恨不得以身代之,替高振東找。
不過他可不敢,他估計自己對著那個抽屜伸一個指頭,那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可能就要身不由己了,甚至連往那邊探頭的動作都沒有。
終於,高振東覺得樣子也差不多做足了,“啊,找到了!”
然後他在柴工望眼欲穿的眼神中,拿出來一份資料,其實柴工不知道的是,就算是他把腦袋伸到高振東抽屜裡,除了一堆印著三分廠廠名的空白橫格紙本之外,發現不了任何有價值的東西,因為這份材料,他就不是從這個抽屜裡拿出來的。
柴工一臉喜色,從高振東手裡接過了這份材料。
然後,就傻眼了……
啥啥啥!這寫的都是啥!
這是高振東直接整合好的,關於激光在光纖中傳輸的電磁方麵的研究。
對於柴工來說,他能看懂每個章節的章節名,像是“介質損耗”、“彎曲損耗”、“輻射導致的損耗”、“信息容量”等等,但是進入到每一個章節,他就傻眼了,看不懂……
哪怕是他已經在儘力學習高振東建議的相關書籍,但是既要搞試驗和研究,又要學習的他,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明顯還是對知識的吸收程度不夠。
而這一篇,大部分都是理論分析,而且和原本論文裡主要是結果性的論述和圖表不同,高振東是真的根據這些結果,根據能找到的一些參考論文和相關理論,反向還原整個推導和計算過程。
這裡麵有相當的高能物理方麵的內容,對於此時的柴工來說,還是有點超綱了,看不懂實屬正常。
這是高振東的決定,這一部分理論研究,如果讓柴工他們自己去搞,那彆說搞研究,光是學懂相關的知識就已經是猴年馬月的事情了,要出成果就更是遙遙無期。
所以他直接把這部分給還原出來了,反正都是理論分析和推導計算,不需要試驗支持的,那隻要從高振東手裡拿出來的,在沒有證偽之前,就基本上不會有人有疑慮和反對,對於整個課題的進程非常有好處。
唯一的問題就是,對於柴工來說有點苦,甚至裡麵用到的一些數學工具,嚴格說來並不是多麼高深的事情,但是他現在依然是沒掌握的。
要不怎麼說高振東要直接拿出這玩意呢,正常研究實在是花時間,而高振東不想等,都進了風靈月影宗了,該加速的地方還是要加速的。
“這是我對光在光纖介質中傳輸電磁特性的相關研究,這部分對於你們來說可能有一定難度,耗時可能會太長,我已經做好了,你們可以直接使用結果,同時在使用過程中學習吸收。”
柴工此時的心情,那真是五味雜陳,既慚愧又高興,還有佩服、驚訝、釋然、放鬆等等,不一而足。
但是,高興是最主要的,有難度的事情高總工解決,不寒磣。
至於算出這份材料難不難,想想自己剛才第一眼看到的時候的心情就知道了,老虎吃天——無從下口。
“真是太感謝你了,高總,我很慚愧啊,為了這個課題,你百忙之中還要親自負責這些具體工作……”這話說得真心實意。
高振東擺擺手:“那不用,帶頭人帶頭人,就是要帶這些頭的嘛,嗬嗬。這個的推薦書目,我也放到這份成果的背後了,你可以參考。”
貼心,太貼心了,有這樣的同誌帶頭,何愁大事不成!
柴工一邊心裡感慨,一邊瀏覽著手裡的材料,這叫見獵心喜,忍不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