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9章 這就好辦了!(1 / 1)

推荐阅读:

對於高振東這個說法,與會的人員肯定是認可的,隻是具體技術細節上,不清楚到底有些什麼技術可以達到這個效果。

“振東,具體說說。”防工委領導很感興趣,既然是討論評估,防工委這邊對所有的細節都是希望掌握的,這更有利於長遠的規劃。

高振東點點頭:“我們先拋開通信技術相關的東西,假設在帶寬一定的情況下,想要傳輸一副圖片,在保證質量可用的情況下,那自然是圖片越小越好,對吧?”

這個結論,隻要腦子正常的人都不會反對,更何況在座的可都是各自領域內的大拿,都點了點頭。

“那怎麼才能把一副圖像在保證質量可用的情況下,減小體積?注意,是自動減小,不需要人工乾預的那種。”要不怎麼說在座的都是頂級呢,有同誌很快就抓住了重點,得是自動的,如果要人乾預,那就沒有意義。

而這種技術,現在國內是根本沒有的。

防工委領導聽到這裡,反倒是心情篤定下來,沒猜錯的話,高振東應該早有準備,要說彆的他不知道,但是這東西一聽就和計算機、自動控製有關,那碰到高振東手上,算是問對人了。

果然不出他所料,高振東笑得非常開心:“恰好,不久前,我帶著人搞了一套圖片有損壓縮算法和相關的軟件模塊,現在已經在小範圍投入試用了,效果很好,雖然有損,但是對於人眼判讀來說基本沒有任何影響,壓縮率可以高達50~90。相對彩色照片,其體積會更小一些。”

搞文件壓縮的同誌,已經把高振東給的圖片壓縮算法給搞出來了,隻是這種事情在高振東身上實在是太小,平時他都不怎麼記得起來。

和防工委領導早有所料不同,在座的也都可以說是科學大牛了,但是對於這個領域是了解不太深的,聽見高振東的話,簡直就是意外之喜,反應超級一致:“真的?”

不是不相信高振東,而是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國內什麼時候不聲不響的就有了這種新技術了?雖然知道近兩年國內計算機方麵成就斐然,但是這種應用方麵,甚至可以說是偏數學方麵的算法,真沒想到能有這種發展。

圖像壓縮算法可以說和計算機關係很大,但是和數學關係更大,計算機厲害的,數學不見得就跟得上。

高振東點點頭:“真的!”

防工委領導笑了:“各位同誌,這位是高振東同誌。”

這是他在會場上第一次介紹高振東的全名,而且介紹起來忒自豪。畢竟隻叫“振東”還真不知道這是何方神聖,這年頭叫這個名字的人海了去了。

啊,在座的大拿們紛紛點頭,明白了,原來是他。

果然是聞名不如見麵,盛名之下無虛士。

高振東在外麵,最出名的就是計算機方麵了,沒想到這位同誌不但計算機厲害,應用數學方麵也是有幾把刷子的。

這些同誌裡相當一部分都是科學大拿,對於計算機和應用數學還是心裡有數的,不會混為一談。

見大家紛紛點頭,高振東舉了個例子:“我們做過試驗,一張清晰的自然照片,轉換為960540分辨率的黑白圖片,在保持高清細節的前提下,可以做到100k字節出頭,這個大小,就算按照1200bs的低速率傳輸,大約需要800秒,也就是15分鐘不到。”

960540雖然總像素隻有1080分辨率的四分之一,但放在這個年頭,幅麵合適的情況下,妥妥的高清圖片。

不過這下子有的同誌就有點遭不住了,畢竟不是這個專業的,而且這東西還是個比較新鮮的玩意。滿口專業詞兒,你要考研啊?

不過雖然不是完全聽懂,但是至少弄懂了一件事,一張質量不錯,保持細節的照片,用現有比較低速的速率傳輸,15分鐘能傳一張。

“如果能有這個速度,這事兒還真能成,如果軌道合適,40分鐘到2個小時就能返回一次,至少能對感興趣的地方拍一張照片!”

“彆說一次拍了就傳回了,就算一次拍照、一次傳回,4個小時也是能接受的嘛。”

“你們這要求真高,哪兒有農作物估產要4個小時估一次的,天災也不見得需要這速度。”

“誒,你彆管,反正我覺得這個倒是的確值得考慮。”

“……”

彆說他們了,眼睛最亮的,就是防工委的領導和總工。

我艸,又被這小子套進去了,這東西真的很想要……

不過有的同誌激動過後冷靜下來,又有些擔心。

“但是我們的光學技術……”這才是最要命的地方。

不過有的同誌倒是無所謂:“嗨,就算不能拍太詳細,拍衛星雲圖也好啊。這個軌道高度可能拍不了太全,但是至少局部是能拍清楚的嘛,這是真的能用於農業生產、群眾生活的,哈哈哈哈。”

這句話就很靈性,把大家都說得笑了起來。

對於這個,高振東倒是不太擔心,至少衛星雲圖真沒問題,而且東北光學所的能力,那是真不算差,沒準還能有驚喜,反正3微米光刻機,他們就給高振東很大的驚喜,有時候沒搞出東西來,是沒有需求牽引,而不是真的沒能力。

氣氛都說到這兒了,那大家的興趣也就起來了,開始深入思考照相衛星的各種可行性。

“但是有個問題,我們現在的攝像技術,沒法支持把照片轉為計算機能夠識彆的圖片吧?”

這年頭還沒有d,但是這明顯難不倒在場的大拿們。

“還是有辦法的,攝像管就可以解決,將攝像管靶麵上的模擬信號讀出來,換成數字信號就可以。”

有電視機就有攝像機,隻是這時候的攝像機和後來的不太一樣,可以看作是把顯像管反過來。

顯像管是電子束打到熒光粉上顯像,而攝像管是把光打到光電材料上獲得電子,驅動模擬電路記錄視頻信號,隻是這種模擬信號是沒法用於直接數字化傳輸的,更不能用於計算機存儲。

“這種不行,理論上沒問題,分辨率不夠,也可以通過定製靶麵和光學掃描係統的方式提升。但是攝像管的光電子消失很快,需要非常高速的ad轉換器才能記錄下圖像來,否則哪怕采用低分辨率的標準電視信號進行模擬傳輸的話,其傳輸帶寬高達8hz,現在我們的通信技術還是有點頂不住的。”

8?嘶……

凡是對通信技術有了解的同誌都猶如被一盆冷水當頭澆下,這個速率,哪怕是近地軌道,也遠遠超出當前通信技術的能力了。

有同誌的腦袋轉得很快:“我們隻是要靜止照片,不需要標準電視信號25幀每秒的速度吧?一定時間內,隻傳一幀不就行了?”

看來防工委本來就想著衛星要搞通信或者廣播電視方麵的工作,否則在討論星上載荷的時候,不會有這麼多的相關專業同誌在,一個個都很熟悉的樣子。

“問題不在這裡,主要是還是離不開高速ad,攝像管信號保持時間就這麼長。”

“增加後級電路延長信號保持時間,再傳回來?”

“理論上可以,可是這樣的技術暫時還是沒有的。”

就在大家為這個問題摳腦袋的時候,高振東已經完成了搜索,相比無中生有,這玩意他是真保存了,感謝前世罵起人來有些難聽的導師,讓他存了不少稀奇古怪的東西。

高振東舉了舉手,所有人都向他看過來,這事情好像和計算機也沾邊,他既然在圖片的壓縮保存方麵有成果,也許在圖片的生成方麵也有想法?

雖然這個聯係非常勉強,但他都舉手了,想來不會毫無所得。

“各位專家,不需要傳回來,我們可以存儲電子,讓它在靶麵上多保持一段時間的,這個時間,足夠低速ad完成掃描了,掃描完變成數字圖像後,慢慢回傳就是了。”

嗯?存儲電子?這是什麼稀奇的想法?這東西都能存?靶麵又不是電容。

“振東同誌,你有把握?”防工委的領導卻是知道他的,在光電方麵,他是真有貨。紅外傳感器、熱像儀,不都是光電材料嘛,在座的同誌不知道,他是知道的,材料也是這位的強項。

高振東笑道:“有,實際上想存儲電子,無非就是要求靶麵材料在滿足光電性能的同時,擁有儘可能高的電阻率,讓光電子流失儘量慢而已。”

這話前麵都對,即使不是搞材料的,但是隻要對電學有了解的,也能一聽就聽懂了,唯一問題就是最後一句話不太做人,“而已”?就這兩個字,就能耗死一堆人。

“問題是,我們沒有這種高電阻率的靶麵光電材料。”這就是最大的問題了,沒有這玩意啊,所以那兩個字根本就是說出來氣人的。

聽見這位同誌的話,高振東還沒笑,防工委領導臉上先露出了笑容,原來問題在這裡?

那就好辦了!特彆是當高振東主動說起這個事情的時候。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