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又到天幕出現的日子了。
這一次,蕭睿隻召集了部分臣子與皇子一同觀看,當然,還有一個格格不入的趙恬和柳太傅夾雜其中。
皇宮中的大片空地上,擺放著二十多張躺椅。
天幕播放的時間也不短,這樣看總比仰著頭輕鬆。為了舒適度,也沒人講究什麼儀態了,對這個安排都沒有任何異議。
還是在黃昏之時,天幕出現。
【 我親愛的觀眾們朋友們,好久不見,十分想念呐。
我是你們的曆史u主小陳!
最近幾期視頻沒想到有那麼多人觀看,真是受寵若驚了!
各位,上一期咱們說到,蕭睿的離世,以及皇太孫蕭尋登基。
說起這個,我就不得不吐槽一下,蕭睿廟號的水份有多大。
往前看,哪位仁宗不是統治方麵有值得稱讚之處的?
再看看蕭睿,嗯……】
[u主,我懂你的未儘之意(偷笑)]
[蕭尋真不愧是蕭睿的好大孫,獨排眾議,非要給他安上‘仁’這個字。]
[對,本來蕭睿的廟號擬定的是‘懷’這個字,結果被蕭尋打回去了。]
[後來蕭哥上位,本來打算改回去的,大臣們不同意啊!
怎麼說蕭睿也是蕭哥的親爸,還是要有點排麵的,這才把‘仁’保留了下來。]
……
天幕一開場,直接來了個暴擊。
蕭睿原本正舒舒服服的臥在躺椅上,看到天幕內容後,噌的坐了起來。
敢情他之前沾沾自喜了那麼久的廟號,不是大臣們商量得出來的,而是孫子強行給他安上的??
最紮心的是,原本小兒子準備撤下這個廟號了,還是其他大臣覺得朕這個親爹不能太丟份,所以才完好的保留了下來。
不是,這未免也太傷人了吧!
後世子孫,其實你們也可以不說這事的,朕並不是非要知道的這麼清楚不可!
本來已經有點擺爛心理的蕭睿,此刻心裡拔涼拔涼的。
如今已不會發生皇太孫繼位這事了,那豈不是意味著,自己這輩子還比不上原來的廟號?
怎麼辦,突然還想再做些什麼,倒不是奢求有多大功績,但至少能讓後世有些可以談論的話題吧?
總不能讓後代們提起蕭睿這個名字,雙眼滿一片清澈茫然,一問三不知。
最後就算知道自己是誰,也隻是輕飄飄的來上一句:哦,原來是蕭大帝他爹啊!
然後好奇的想,兒子作為皇帝如此優秀,那麼父親定然也不會差吧?
結果一看史書,上麵就幾行乾巴巴的白紙黑字,內容單薄的可憐,大片都是空白。
尹修趙恬這等人都能留名於史冊,篇幅還如此之多,反觀自己連小兒子的下屬都不如?
當然,朕不會在意這點小事,可要是給我兒丟臉,那就大不妙了。
為了自家兒子的履曆完美無缺,朕無論如何也要做些能被記載下來的實事!
蕭睿的目光轉向蕭青雲,確定以及肯定了自己的想法:沒錯,就是這樣!
蕭青雲:?
老登盯著我做什麼,難不成他發現昨日上吐下瀉,是我將他盤中果子換成野果的緣故了?
【 皇太孫登位時的操作我們之前也說過了,這次就不水時長了。
在蕭尋絞儘腦汁削藩的時候,蕭哥還在忙著做生意和搞基建,哪有閒工夫在意是誰上位了啊。
各位聽好了,這次又是一道曆史知識題,大家可以記下來啊,考試時妥妥的送分題!】
[好嘟好嘟,我準備好了!]
[老師請講。]
[你們舅寵他吧!]
……
大皇子點了點頭,本王也準備好了,阿婆主請講。
順便能否再解釋一下,基建是何意?
【 簡述瑞隆年間,蒙古所發生的改變。
這題目一出來,你們腦子裡有沒有答案?
如果沒有,那麼接下來我說的話,大家可要認真聽了。
蒙古在乾朝時期,分為幾大不同的區域,每個區域又有許多小部落,每個部落各自為政。
當時他們是靠遊牧生活的,居住在蒙古包裡,主要飼養牛、馬、羊等社畜。
在這裡糾正你們一下,現在蒙古同胞不住在蒙古包了,他們有正經房子的!
彆帶著刻板印象看待蒙古族啊,他們真沒住蒙古包,也不騎馬去上學!
每次看到蒙古的i跑到各種視頻下方留言,到處解釋,我就想笑。】
[不住蒙古包住哪裡?這不可能?我不相信!]
[樓上,不要刻板印象,俺家真的也是住居民樓的(疲憊微笑表情)i:蒙古]
[抓住一個蒙古同胞!]
[每個地區生活差異都太大了,有些離譜的傳言澄清了網友們都還不信。]
[何止住蒙古包,我們還騎駱駝呢!我一般都說我們沒有停車場,都是停馬場。 i:蒙古]
[哼!討厭你們!給你們看看俺家小羊(小羊羔照片) i:蒙古 ]
[哇哇哇!心疼你們總被人誤會,淚水從嘴角流下。]
[樓上你最好是真的心疼!i:蒙古]
[哈哈哈哈哈,好想笑,彈幕炸出了一堆蒙古族。]
[話說,蒙古真的擰開水龍頭就是牛奶嗎?(嘴饞)]
[是啊是啊,喝不完用不完,每天倒掉一大堆嘞!(生氣) i:蒙古]
……
五皇子看到最後兩條彈幕,瞬間雙眼放光,語氣興奮的對著四皇子小聲開口。
“哥,你瞧,蒙古的牛乳似乎取之不儘用之不竭。如果能想法子保存好,即使賣給普通人家,也是個無本的大買賣啊!”
四皇子思索片刻,開口道:“海水可以曬製成海鹽,或許牛乳也可以通過類似的方法處理。”
三皇子舔了舔唇,悄咪咪加入對話:“還能做成酥油點心和乾酪!”
蕭啟明失笑,開口打破了幾位弟弟的幻想:“牛乳如此珍貴,怎可能如此浪費,大多是些玩笑之語,當不得真的。”
五皇子一聽,瞬間蔫了下來:得,白高興一場。
蕭睿斜眼瞥了瞥幾個兒子,有些萎靡不振。
他現在心情很是低落,連天幕都沒心思觀看了。對於幾個兒子討論的事,更是提不起任何興趣。
況且阿婆主之前提過,四兒子和五兒子關係極好,一個想造反,另一個無腦支持。
要有本事成功也就罷了,結果兩人折騰一番也沒整出太大的動靜。
真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蕭睿動了動身子,扶額歎息。
他現在正為自己能否在史書上著墨,多留下點內容而操心,哪裡有空去關心其他人。
哪怕是自己的兒子,那也不行。
朕對他們還不夠好嗎?
阿婆主說他們造反,朕都沒有追究,而是輕輕放過。
這世上,哪還能找出像朕一般,如此寬宏大量之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