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睿看著彈幕,猛一抬手打翻了茶杯,勃然大怒:“什麼叫親爹??”
如果那個什麼丞相是親爹,那朕是誰?
被隔空出現的綠帽子砸了個頭昏眼花,蕭睿理智消失了片刻。
這種事,放在任何一個男人身上都忍不了,更彆提一位皇帝了。
清脆的瓷器碎裂聲剛響起,伺候的下人們便齊刷刷的跪下,大氣都不敢出。
宦官總管反應極快,跪下後用膝步靠近蕭睿,小心翼翼將茶杯碎片收攏好,免得不小心劃傷了帝王。
隨後,他輕聲細語的勸道:“陛下息怒,想必那定是後世人胡言亂語,離間您與太子殿下之間的感情。
陛下您犯不著和他們置氣,氣壞了龍體,實乃萬民之失,還望陛下保重龍體呀!”
宦官總管暗自苦笑,心裡抱怨著後世子孫怎麼如此口無遮攔,這種玩笑話也敢亂說。
蕭睿餘怒未消,但想起禦醫曾反複囑咐,切不可情緒大起大落,大喜大悲,否則定會傷及身心。
於是他強忍怒意,按照禦醫教的方法,緩緩吸氣吐氣,好一會兒,才覺得心裡舒服了一些。
冷靜下來後,他也意識到自己反應過大,實在有失帝王氣度。
小九是自己的親生兒子,這點是毋庸置疑的!絕不可能出現第二種結果!
沙雕網友的那句親爹!親爹!一直在他腦中徘徊。
深深的危機感如影隨形,蕭睿有些坐不住了。
明明朕才是親生父親!
什麼阿貓阿狗也敢來碰瓷?
蕭睿開口:“朕念及太子,著人備攆,擺駕東宮。”
嗬,隻要朕一日不死,爾等休想名正言順!
再如何討好小九,也不過是白費力氣。
東宮。
蕭青雲還不知道有個麻煩即將抵達,他揉了揉太陽穴,心裡默默吐槽。
網友們,彆給我搞事啊!
這麼一說,彆人當真了可怎麼辦?
天幕裡中自己,好不容易血緣上的親爹要沒了,彆又認個爹出來添堵啊!
我尋思著我也不缺愛啊?
另一邊,林亦遲坐在野外的篝火旁,正食用著烤雞,聽到天幕的話語後,頓了頓,驚訝的抬頭。
上次,聽聞四句箴言後,他便下定決心,準備前往國都,親眼見見這位被後世傳頌的千古帝王。
柳州距離國都路途遙遠,他一路上走走停停,加上還會因為途中美景,駐足欣賞一番。
就這樣,本就不短的路程,走了一個多月,行程竟才過半。
剛剛他好像從阿婆主口中聽到了自己的名字,是巧合嗎…
【 林亦遲,字長安,想必很多人對他都是不陌生的。
咱們就不詳細展開講解了,簡單過一遍。
林亦遲出生在柳州一戶富裕人家,據說生而不凡,母親懷孕十四個月才生產。
當然,咱們都清楚這是不可能的。
但是這是丞相啊,咱們就(假裝)信一信吧。
貴人語遲,林亦遲出生五年仍不會說話,這可就急壞了他的父母。
帶他到處尋醫問藥,後來得高人指點,提前給他取字———
長安。
說來也奇,取字後林亦遲還真就開口講話了,並且還能背誦他聽過的所有書籍。
說到這點我是真的吃檸檬了啊!
當時蕭大帝手下,一堆人都是過目不忘!
要是你不能看一遍就能背誦全文的話,好像就融不進那個圈子一樣!
真是太離譜了!怎麼這種技能我就沒有,分我一點智商怎麼了!!】
[ 嘻嘻嘻,又不是懷胎三年才生,我當然選擇相信丞相了!]
[ 你確定都是過目不忘?我怎麼不覺得?(狗頭)]
[文臣中的文臣,丞相千古!]
……
不能過目不忘的蕭青雲:啊?
蕭洌川自我安慰:沒事,本皇子和小九可是兄弟,應該…不影響吧?
趙恬(心虛):日後不會被同僚排擠吧,不然還是多看點書?
尹知府有些躊躇:本官要看個四五次才能背誦,日後的同僚都如此優秀嗎?看來還是不能懈怠啊。
蕭睿嗬嗬一聲,囑咐下人將某人的名字、籍貫記下。
就是你要搶朕兒子是吧,朕記住你了!
如此虛偽之人,朕都沒說自己出生時有異象呢,怎的就你如此生來不凡?
真是滿口謊話連篇!小九絕不會看重你這種心思深沉之輩!
林亦遲:還真是我啊?
他一時竟有些哭笑不得,自己日後效忠的主公年齡竟比他小十四、五歲。
看後世人所言,自己與九殿下關係似乎極好?
他頓時來了興致,更認真的觀看起天幕,誰能不好奇未來會發生的事呢?
而在柳州的林家人更是激動的不能言語,老天保佑!自家孩子日後竟會有如此大的造化,真是祖墳冒青煙了!
至於後世人口中所言,林母懷孕十四月才生產這事———
長安就是懷胎十四月才出生的呐!
為何之前看月份是正常生產呢?
害,那不是害怕外人把孩子當做異類看待,他們也是為了保護孩子嘛!
放心吧,好兒子好大孫,你娘爹祖父祖母是不會拖你後腿的!
雖然不知為何要這樣說,但是咱們會抄作業!
林亦遲(擦汗):大可不必。
【 林父不忍心浪費孩子的天賦,早早便請來了教書先生給林亦遲開蒙。
他十五歲時,教書先生說已經沒什麼可以教他的了。
林父非常高興啊,就對兒子表示,要找關係舉薦他去當官。
誰知道咱丞相直接就拒絕了。
他認為,當官並不是第一重要的事,最重要的是要做個聖賢之人。
十八歲時,林亦遲準備去周遊四方,林家人怎麼勸都勸不動他,便隻能同意啦!
那個年紀正是一個人三觀完善的時候,林亦遲遊曆多年,見過許多不平之事。
不是每次行善舉都會得到感謝的,偶爾反而會遭受埋怨。
他並沒有把這些放在心上,反而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想法。
二十二歲時,林亦遲提出了‘天下大同’的思想學說,受到了不少人的認同和推崇。
二十五歲時,林亦遲進一步完善了學說,並揚言:隻能喚醒人人心中的良知,使得每一位人成為聖賢,才能建設一個美好的社會。
二十八歲時,林亦遲再次周遊四方,在許多地方召開講學。
直到,國安二十二年。
三十二歲的林亦遲來到了青州附近,聽聞了秦王的所作所為,那叫一個欣賞,不由對這位秦王生出了好奇心。
此刻,命運齒輪開始轉動。】
[這一好奇,就讓丞相搭上了一生~]
[啊~感天動地的父子情即將到來!]
[咦~好惡心的波浪號]
[同頻的人遇見了,就像鐵遇上了磁鐵,難舍難分呀(捂嘴笑)]
[不是!人家好好君臣情義被你們說成啥樣了?]
[樓上有個老實人,把他關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