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魏征的一聲令下。
五匹健碩的戰馬在皮鞭的鞭笞下,嘶鳴著向著不同的方向狂奔而去。
長孫無忌的慘叫聲回蕩在長安城的上空。
周圍的長安城百姓看著這血腥的一幕不僅沒有害怕之色。
臉上竟然帶著一絲激動的神情。
太極宮的青銅蟠龍香爐騰起了嫋嫋青煙。
李世民快速的走了進來。
此時李世民心中的怒意已經快壓抑不住了。
他沒想到自己的兒子回來才多少天。
竟然做了這麼多大事。
這是要把大唐的根基給毀掉麼?
“父皇回來怎麼沒去母後那邊?怎麼先過來朕這裡了?”
李承乾抬頭看到進來的是李世民後,起身走下來問道。
“逆子,你殺輔機,朕忍了,那是輔機意圖不軌,他自作孽的。”
“你侮辱孔門,朕也忍了,你是為了挽救皇族的名聲。”
“可是你為什麼要將五姓七望趕儘殺絕?朕以為你的龍椅已經坐穩了?”
“你是要將我大唐毀於一旦麼?”
李世民指著李承乾的鼻子怒喝道。
李承乾看著暴怒的李世民。
沒有絲毫畏懼之色。
隻是靜靜的看著自己父皇在那裡發瘋。
等到李世民的情緒穩定了一些。
李承乾這才慢悠悠的開口說道:
“三年前,範陽盧氏強占民田,殺害村民二百一十四人,父皇說徐徐圖之。”
“四年前,太原王氏私自鑄造銅錢,父皇又投鼠忌器沒有處置。”
“五年前,清河崔氏為了區區的一塊鹽田,將兩個村落五百六十六人殘忍的殺害,父皇將這件事給壓了下去。”
“兒臣隻不過是做了父皇想做卻不敢做的事情。”
“何錯之有?”
李承乾的話音剛落,隻見李世民憤怒的直接將手中的茶碗摔在了地上。
“放肆!”
“你以為扳倒幾個世家就能穩坐江山?當年玄武門前”
“當年玄武門之變,五姓七望給父皇遞過多少密信?”
李承乾直接打斷了李世民的話語。
並且朝李二伸出了手,李二直接將一疊泛黃的信件遞給了李承乾。
最上方那封朱漆印泥猶鮮,赫然蓋著趙郡李氏的族徽。
“需要朕給您念下麼?”
“若得隴右鹽鐵之利,願助殿下早登大寶”
李世民踉蹌半步跌坐在了椅子上。
他沒想到李承乾竟然找到了當年五姓七望寫給他的密信。
那些他可以遺忘的往事此刻仿佛裹挾著血腥氣味撲麵而來。
“父皇,你以為是五姓七望幫助了您?”
“您錯了,五姓七望隻是和您做了一場利益交換而已。”
“您已經給了他們應該得到的,可是他們不知足,想要在大唐百姓身上得到更多的。”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這是父皇您在承乾八歲的時候講給我聽的。”
“每個朝代的根基從來都不是所謂的世家,也不是所謂的重臣,隻是那些普普通通的百姓,如果百姓都活不下去了,那世家還有存在的必要麼?”
李承乾的話猶如一把利刃一樣,狠狠的剜著李世民的心。
他何嘗不想將這些世家給滅了。
可是他有太多的把柄在這些世家的手上了。
逼急了的話,那他李世民就要遺臭萬年了。
現在自己的兒子隻是做了他想做不敢做的事情,何錯之有?
“承乾,你有沒有想過你如此做,會引起天下世家的反撲的。”
李世民神情失落的看著李承乾問道。
“嗬嗬,父皇,一時之痛和萬世之痛您覺得哪個更痛?”
李承乾輕笑一聲,隨即從桌子上拿起一封奏章遞給了李世民。
均田令三個大字映入到了李世民的視線之中。
“父皇,新政朕已經下令發下去了,這次大唐必須將那些欺壓百姓的世家給打下去,要不然大唐會毀在這些世家手中的。”
“而且您以為這些世家沒有反叛之心?”
李承乾說著,又將一份奏章遞給了李世民。
李世民打開之後,瞳孔被震驚的微縮了一下。
“鄭家私兵裹挾百姓衝擊州衙,並且揚言要“清君側”,臣洛州刺史懇請陛下發兵平亂。”
李世民看著奏章上寫的內容,雙手都在顫抖著。
“他們怎麼敢的?”
要知道洛陽可是關東要衝,若是此處發生叛亂,那整個中原腹地都會陷入危機之中。
“父皇以為我為什麼要讓程咬金,李績等人率領大軍不返回長安?朕早就料到世家會走這一步。”
李承乾又從桌上拿起了一封奏章。
李世民打開之後,發現這封奏章是李績寫的。
“啟稟陛下,洛州叛亂在第一時間已被末將帶兵平息,末將將叛亂之人悉數擊殺,現已帶領大軍前往另外一地繼續平亂。”
看著李績那熟悉的字跡。
李世民突然覺得自己好像有些老了。
自己的兒子做的竟然比自己要出色。
“承乾,其他世家呢?你準備把大唐的世家全部滅族麼?”
李世民突然抬頭看向李承乾詢問道。
“嗬嗬,父皇,朕剛剛宣布開恩科,此次恩科在江南道開啟。”
李承乾的話讓李世民愣了一下。
然後他不可思議的抬頭看著李承乾。
“你想要引江南士族進入朝堂?你就不怕江南士族也會成為下一個五姓七望?”
李世民的話讓李承乾笑了起來。
“父皇,江南士族進入朝堂沒有五姓七望的危害那麼大,那是因為江南士族的發展時間太短,根本沒有五姓七望那麼龐大,再者,朕讓他們進入朝堂是當文官的,兵權還在朕的手上,何人敢反?”
“承乾,你長大了,這些事情你看著辦吧。”
李世民站在那裡久久的沒有說話,隨即說了這麼一句。
然後轉身離開了太極殿。
李承乾看著自己父皇那突然有些佝僂的背影。
無奈的搖了搖頭。
這事情沒辦法,想要大唐更加昌盛,他隻能將自己父皇定的一些東西給推翻。
就在此時。
洛陽城郊的山神廟中。
滎陽鄭氏殘存的族人正圍著一張泛黃的堪輿圖坐著。
“李承乾小兒竟然敢對我鄭家開刀,他以為將長安城的鄭家殺光就高枕無憂了?”
“諸位可還記得,當年高祖起兵時,是誰開的糧倉,是誰獻的甲胄?”
在場的眾人沉默之時,忽然有個少年跌跌撞撞的闖了進來。
“不好了,朝廷的大軍殺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