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我說大明要完,老朱誇我千古一相 > 第95章 變通,變通一下嘛!天下隻要不姓愛新覺羅就行

第95章 變通,變通一下嘛!天下隻要不姓愛新覺羅就行(1 / 1)

推荐阅读:

李暄把要說的答案在心裡重複了一遍。

確定能讓朱元璋火冒三丈之後,帶著一絲笑意道:“其實這個問題特彆簡單。”

姚廣孝聞言一愣,半是不解,半是不服地說:

“皇帝連錦衣衛都控製不了,這意味著那些文官隻要願意,甚至可以不動聲色地把皇帝害死!這如何簡單了?李大人莫要說大話。”

如果這算簡單的問題,那絞儘腦汁也想不出萬全之策的他,豈不是白癡了?

朱元璋輕輕點了點頭。

姚廣孝問的,也正是他想說的。

李暄淡定地說道:

“和尚你覺得這個問題難,是因為不曉得變通,實際隻要稍微轉變一下思路,就不難想出收拾那幫文官的辦法。”

“我這個辦法,可以用兩個字概括。”

姚廣孝一臉的狐疑,“敢問是哪兩個字?”

李暄道:“造反。”

姚廣孝的眉頭立刻就皺了起來。

朱棣不滿地說:

“你讓一個皇帝去造反是何意?我看你分明是想不出對策,就在這胡言亂語。”

“都說了得變通,真是榆木腦袋。”

李暄瞥了朱棣一眼說:“皇帝怎麼就不能造反了?”

“老四,你彆打岔!”

朱元璋瞪了朱棣一眼,然後說:“你說說,怎麼個造反法?”

“很簡單。”李暄解釋道:“照陛下設想的那種情況,大明必然是內外交困的狀態,你老指望那些總兵或者藩王進京勤王,怎麼可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變通,必須得變通啊!不靠藩王,外戚,地方的總兵,那麼能依靠的,就隻有叛軍了!皇帝隻需與叛軍裡應外合,然後找個機會偷偷把他們放進應天府,讓他們去把那幫不可一世的文臣全部屠了!問題自然迎刃而解。”

話音一落,朱棣就氣的跳了起來:

“荒唐!若是皇帝做出了這種事情,天家的顏麵往何處擱?再者說讓叛軍進城,誰能保證他們殺的隻有那幫大臣?叛軍屠戮百姓當若何?叛軍刺殺皇帝當若何?即便不考慮著兩個問題!叛軍把文臣全部殺光,誰來幫皇帝辦事?讓叛軍取而代之?嗬嗬,本王看,真如此的話,用不了多久叛軍就會學曹丕,廢了皇帝,改朝換代!”

朱元璋的臉色略顯陰沉:

“你這是哪門子的辦法?分明就是取死之道!”

李暄看朱元璋這表情心裡就樂的不行。

他板著臉火上澆油:“我隻是按照陛下的要求,想了個可行之策罷了,至於如何避免燕王剛剛說的那些情況發生,那可就複雜了,不設身處地,哪可能有解法?但要臣說,若是皇帝真能讓燕王說的那些情況全部發生,那還是老老實實從龍椅上滾下去,退位讓賢比較好。”

話音未落。

朱棣就懟了起來:“皇帝之所以會變成傀儡,說到底是沒有兵權!連錦衣衛都握在文臣手中!若說那幫文臣是豺狼,那叛軍便是虎豹!連文臣都沒法拿捏,縱然個人能力再如何強,又怎麼可能讓叛軍乖乖聽話?”

朱元璋的眼中閃過了失望之色。

其實在李暄撞柱之後,朱元璋就改變了起初對李暄的看法,他覺得李暄雖然想要尋死,但對大明還是忠心的,是發自內心希望大明繁榮昌盛,想在自己死之前,儘可能地解決掉大明的諸多弊端。

所以每次覲見,說的話雖然都會讓他火冒三丈,可隻要比對一下崇禎朝的情況,便會發現確有道理;每次回答他隱晦提出的關於明末困局的問題時,都會說一些看似荒謬的辦法但可行的辦法,比如上次的賣房,差點沒把黃子澄等人氣死,但放在明末卻效果顯著。

這一次朱元璋也覺得李暄會和之前那樣,提出一些有辱皇家顏麵,但能解決問題的非同凡響的辦法。

可不曾想,李暄這回提的辦法既有辱皇家顏麵,又沒有任何可行性。

“難道咱想錯了,李暄這家夥,隻是單純的在尋死,對大明的存亡根本就不在乎,能解決由檢那邊的問題,能指出科舉的弊端,全是瞎貓碰見死耗子?”

對!

沒錯!

就是這表情!

李暄開心的不得了。

他剛剛說的那個辦法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可以挽救天下的。

但,救的是漢人的天下,而非老朱家的天下。

叛軍,也就是李自成他們。

若是被崇禎私底下詔安,然後偷偷放進順天府。

那麼曆史上的大順朝很有可能會取代清朝,成為華夏最後一個封建王朝!

對於他這個現代人而言。

這自然是個好辦法。

但對朱元璋來說,絕對不可能接受得了!

為了穩固勝利的果實,李暄決定給火澆上最後一桶油,他歎了口氣說道:

“燕王殿下啊,下官剛剛不是說過了嗎,得變通!隻要稍微變通一下,換個角度去看問題,那麼這個問題特彆簡單。”

是的,沒錯!

變通一下嘛。

天下姓朱還是姓李,姓姬還是姓劉,有什麼關係呢?

隻要不姓愛新覺羅就可以了。

然而。

就在李暄為了自己完美的作死之策暗暗得意之時。

朱元璋聽了他的話之後忽然愣在了原地,接著露出了“我悟了”的表情,臉上浮現出一絲笑意:

“原來如此,你是這個意思啊,咱明白了,咱明白了,隻要變通一下,這確實是個好辦法。”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