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天府,紫禁城。
朱元璋一邊批閱奏折一邊問蔣瓛:
“老二那邊可有什麼情況?”
蔣瓛道:“秦王殿下對李暄怨氣頗深,有報複李暄的想法。”
“那個混賬東西!”朱元璋憤怒地拍了一下桌子,吩咐道:“你去給老二傳一下咱的話,老老實實在鳳陽思過,三年之後咱自會赦免他!不要有任何不該有的想法!尤其是又去招惹李暄!”
“臣遵旨。”蔣瓛稽首。
朱元璋又問:“李暄那邊呢?”
“李大人的話……”蔣瓛猶豫了一下說:“自秦王被陛下赦免之後,就一直呆在屋子裡不出來,錦衣衛的探子也弄不明白他究竟在做些什麼。”
“不會是……又在尋死覓活吧?”
“陛下放心,臣已經吩咐過了,李大人一有異常的舉動,就馬上出手阻止,並且臣還專門安排了一個禦醫,在李大人住處的附近落腳,哪怕真出了點什麼意外,也來得及去救。”
朱元璋囑咐道:“李暄那邊,一定得盯緊了!咱可不僅擔心他會自尋短見,咱還有些擔心,咱不殺老二,他會自己動手!”
“陛下放心。”蔣瓛道:“臣也在秦王的身邊安排了武藝高強的侍衛,不會給李大人刺殺的機會的。”
朱元璋點了點頭道:
“如此便好,也用不著等老二的傷完全好,他能下地走路,就安排人把他送走,隻有離了應天府,他才算真的安全。”
話說到這裡,朱元璋又看了眼係統界麵。
教育體係改革的進度依然卡在百分之20。
朱元璋不禁有些煩躁:“還有,你幫咱提醒一下李暄,他還有兩日的時間細化商稅改革之策,並在應天府施行,然後五日之內,必須得從那些富商的手裡,收上來至少十萬兩白銀,證明他的策略切實可行,否則咱就要打他五十大板,把他關進詔獄!”
“臣遵旨!”
蔣瓛應了一聲馬上告退去辦事。
而朱元璋眉眼間多出了一抹擔憂。
他上回在明末以崇禎尚祖的身份露麵,並且將錢謙益,以及數十個東林黨的人當場砍了!
但,起的效果有限,東林黨的那幫人比起害怕,更多的是憤怒!
按照朱元璋的估計,用不了多久,東林黨的人就會有所行動。
以史為鏡。
秦朝始皇帝駕崩之後,趙高李斯就敢聯合起來,矯詔逼死長公子扶蘇。
東漢末年宦官乾政,十常侍甚至能廢立皇帝!
他老朱家的東林黨瘋狂起來敢做出哪些事情,朱元璋已經能想象的到了。
就憑那個連錦衣衛都沒法完全掌控的朱由檢,要是沒有他出手相助的話,隻怕用不了幾天,就會因為種種“意外”而駕崩了。
而現在朱元璋雖然能去明末,但一次性停留的時間太短了,並且能帶過去的人也太少了。
不提那些幾乎相當於割據勢力的總兵了,東林黨的“暗箭”都防不勝防。
“教育體係改革的事情越快越好!假若真讓那幫人把由檢害死,那咱再想乾預可就難上加難了。”
……
與此同時。
蔣瓛已經差人把朱元璋的話給李暄轉達了。
李暄表麵上答應。
可人一走便不屑了起來。
還剩五天,得搞到手十萬兩白銀。
牛馬都不是這樣用的好吧?
但是已經無所謂了。
他明天就得和秦王一塊死。
將朱元璋的吩咐當做是耳邊風之後。
李暄繼續埋頭苦乾。
他正在用毛筆畫著一些奇怪的圖案。
那是,某種東西的製作圖紙。
李暄從早上一刻不停地忙活到了正午時分方才停筆。
他將圖紙小心地藏在身上,然後離開家,去了一趟涼國公府,拜托藍玉替自己準備一些東西。
分彆是上好的可以鍛打卷製的熟鐵,幾塊硬木料。
藍玉有些好奇要這些東西做什麼,李暄便說自己平日裡閒來無事,喜歡用這些東西,去製作一些可以打發時間的有趣小玩意。
藍玉也不疑有它,笑著說東西做好了讓自己也長長見識,便讓人把熟鐵與硬木料送了過來。
拿上東西,李暄又去了一趟集市,買了一些硝石、硫磺,木炭,以及白糖。
接著將熟鐵送去了鐵匠鋪,讓鐵匠按照自己給的圖紙,打製一個12尺長的鐵管,以及一些其他的簡單的零碎部件。
自己則是回到家,在屋子裡用菜刀削起了木頭。
一夜未眠。
翌日。
李暄去了一趟鐵匠鋪,將自己委托打製的短鐵管取了回來,他緊閉門窗,將那短鐵管與自己連夜削出來的,有些不倫不類的,姑且能稱之為“槍托”的玩意兒綁在了一塊,然後接上引線,將調製好的簡易火藥倒入其中,再在裡頭填充鐵砂,充當“彈丸”。
如此,一把極其簡易,多打兩槍沒準就得炸膛的火槍就製作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