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馬上揣摩起了李暄的想法。
他讓藍玉推脫掉準備毒酒的差事,目的應該還是逼自己讓他去準備毒酒。
好一箭雙雕,既殺秦王,又送掉自己的性命。
“雖不知你是如何把藍玉治的服服帖帖,不過隻要咱不同意,你就不可能如願!”
朱元璋的目光來到了藍玉的身上,語若寒霜:
“你想抗旨?”
簡簡單單的四個字,卻是讓藍玉覺得有些喘不過氣。
這麼一瞬間差點就下意識地搖頭說不敢了。
得虧李暄之前說的那番話足夠唬人,他才勉強忍住了這一衝動,按照李暄教的和朱元璋解釋了起來:
“非臣想要抗旨,臣實無可奈何!若是讓臣去準備毒酒,定難保公正!不瞞陛下,剛剛臣打了個瞌睡,竟是久違的夢見了皇後娘娘!皇後娘娘與臣說起了秦王的事情,娘娘非常的難過,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並且還特彆自責,和臣說,都是自己沒管教好,才讓秦王犯下如此大錯!還說,希望臣能給秦王一個改過自新,重新做人的機會!”
“臣以為,這是皇後娘娘托夢啊!娘娘於臣有莫大恩情,聽娘娘如此一說,臣如何狠得下心為秦王準備毒酒?故而,臣懇請陛下另外擇能臣!”
話音落下,朱元璋頓時怒不可遏,眼中幾乎能噴出火來了。
不過,這股怒意並非針對藍玉,而是李暄。
你他娘的找死!
連咱的妹子都敢編排?
隻是怒了沒一會兒,朱元璋心裡又變得無奈起來。
他發現,自己貌似真就拿李暄一點辦法都沒有。
百官畏懼朱元璋,無非是因為朱元璋掌握著生殺大權。
可李暄父母雙亡,無親無故,還有著如同茅坑裡石頭一樣堅硬的赴死之心。
殺他?那叫正中下懷,一點都不解氣,反而還會讓自己更加難受。
朱元璋都能想象的出來,如果自己將李暄賜死,這混賬東西在刑場上仰天狂笑,催劊子手動作快點,是不是沒吃飯的場麵了。
行吧!算你狠!
不過,咱也不是吃素的!
就算不讓藍玉去負責此事,咱也有的是能用之人!
朱元璋如此一想,就準備開口拆李暄的招。
然而李暄卻搶先一步開口了:
“皇後娘娘乃是秦王生母,不忍秦王赴死,故向涼國公托夢,既然皇後娘娘會與涼國公托夢,那麼,陛下將此事交給其他人去負責,娘娘多半也會再與其他人托夢,而皇後娘娘母儀天下,不僅讓朝中文武敬佩,更是讓天下百姓愛戴,可想而知,無論是誰都不會忍心拒絕皇後娘娘的哀求。”
“所以不管是誰,都沒法在這件事上做到公正,唯有經曆了喪女之痛的陳伯是個例外!為了彰顯天道之大公無私,陛下之大公無私,臣懇請陛下下旨,令陳伯負責準備毒酒,以及準備驗毒禽獸之事!”
其實,李暄是想說隻有自己是例外的。
但考慮到朱元璋不可能接受,便退而求其次,選擇了陳伯。
“……”
朱元璋“換人”的話直接卡在了喉嚨裡頭。
眼睛瞪的極大,死死盯著李暄。
若是讓陳伯去負責此事。
那……
絕對不可能如他所想,兩杯都是無毒之酒。
這樣的結果朱元璋難以接受!
可不同意的話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到時候,不管是換誰來,李暄都可以用馬皇後當借口說事,不承認?那就是為了維護馬皇後的聲譽,強行辯解,馬皇後都托夢給藍玉了,怎麼可能不托夢給你?屆時,隻要藍玉站出來,表示是這樣的,那大多數的人,隻怕都會相信李暄的話。
屆時,他雖然也可以強行將原本的計劃執行下去,保住秦王。
可民間絕對會流傳,他朱元璋是個無道之君,為了包庇十惡不赦的秦王不擇手段,否則為何不敢讓受害者陳伯去負責此事?
因為……再多的謠言,也蓋不住西安府那些慘死的百姓的鳴冤之聲,強行去保秦王,本就是他有錯在先!哪怕事情真的全部按照他的意願去發展,後世,依然會有人因為這件事,批評他朱元璋無道。
其實,自己的聲譽受到一些損害,朱元璋是能接受的,畢竟他殺的人已經夠多了,也不在乎多背負一些惡名,可問題是給李暄這樣一搞,影響的多半不隻有他朱元璋,很可能會有人說馬皇後自私,對百姓的災難視而不見,不惜托夢也要縱容秦王之惡,這種聲音可能少,但絕對會有!
對朱元璋來說,馬皇後聲譽受損,比自己聲譽受損還要不能接受。
“算你狠!”
朱元璋咬牙切齒對著李暄說出了這三個字。
接著癱坐在龍椅上,長歎了一口氣說:
“準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