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日初升,皇極殿,文武百官魚貫而入。
這些平時滿口仁義道德,張口國家閉口天下的東林黨大員們全都沒法維持平日裡的偽裝,無不是臭著一張臉,怒氣洶洶盯著站在武館行列的孫傳庭叫罵:
“孫傳庭,你這是在找死!”
“你這個混賬東西!若不是你,老夫怎會把棺材本都賠進去?”
“孫傳庭,你等著!這事沒完!老夫定要讓陛下賜汝死罪!”
“……”
而孫傳庭對這些謾罵的聲音充耳不聞。
從頭到尾一個字都沒說。
若是自己的性命能扶大廈之將傾,那麼他對赴死甘之若飴。
“皇上駕到!”
此時王承恩扯著公鴨嗓大喊了一聲。
崇禎的身影隨後步入皇極殿當中。
百官三跪九叩,高呼萬歲!
不過他們的眼中卻看不出多少尊敬,反倒是毫不避諱的展露著深深的怨氣。
賣房一事他們之中大部分的人都清楚是怎麼一回事,知道多半是一場徹頭徹尾的騙局。
但看著那不斷上漲的房價,他們饞啊!
某個偉大的思想家曾經說過,如果有百分之一百的利潤,資本就敢於冒絞首的危險;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潤,資本就敢於踐踏人間一切法律。
東林黨的這些人某種程度上說就是明朝末年最大的“資本”。
所以他們明知道是個騙局,但為了利益還是選擇與崇禎豪賭一番。
他們都覺得,自己能在這個騙局被徹底揭穿之前把手裡囤的房子賣掉,大賺一筆並全身而退。
事實上他們差點就成功了,三天之前,已經有近乎半數的官員在售房處掛牌賣二手房,並且有不少人已經賣出去了一部分。
然而他們怎麼都想不到往日裡極好麵子的崇禎帝這次手段會這麼臟。
居然恬不知恥的讓孫傳庭豁出性命去散布假消息,把他們的半數家底全給騙了出來……
雖然說願賭服輸,但這些拓跋慣了的東林黨大員可沒有認栽的打算。
此時一個個皆是鬥誌昂揚,勢要在政壇之中將自己商場上的失敗扭轉!
“陛下!”錢謙益開口了:“《禮記》有雲:“民無信不立”,昔唐太宗納魏徵“言顧行、行顧言”之諫,以信禦下,遂成貞觀之治。今陛下乃聖明之君,若失信於民,恐傷社稷根本,臣不勝憂惶!”
“朕何嘗失信?”崇禎問。
錢謙益道:
“前幾日,陛下為籌銀子支援遼東戰事,把紫禁城邊上的屋舍使用權賣給百姓。可幾日過去,銀子收了,卻遲遲不見動土蓋房!以至於如今民間不少人私下議論,說陛下是在騙人!”
崇禎冷哼一聲道:“朕乃當今天子,一言九鼎,言出必行,怎會騙人?”
“陛下若疑臣下詐偽,則君臣相猜,何以共治天下?昔海瑞公以“嘉靖者,家家皆淨”直言世廟之失,雖觸天威,終彰聖德。”錢謙益根本就沒有和崇禎講道理的打算,他引經據典高聲喊道:
“《論語》曰:“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昔神宗留中雒於仁《酒色財氣疏》,致言路壅塞,朝綱漸弛,今若效之,恐史筆如鐵,書陛下“失信於士民”矣!君無信,則法令廢弛;君有信,則萬民歸心!故臣願效魏徵“寧鳴而死”,以死諫陛下:立刻從國庫撥銀,命戶部主持紫禁城周遭房屋修建事宜,以告天下,陛下絕不會失信於民!堵住民間悠悠眾口!”
話音一落,朝中的文武官員皆是跪地不起,跟著錢謙益一同高呼:
“臣附議!”
“臣附議!”
“請陛下立刻撥銀戶部!開始修建屋舍!”
“……”
一眾人的聲音彙聚在一起,滾滾如雷,聲勢浩大,震的皇極殿都仿佛在搖晃。
崇禎額頭滲出一地冷汗。他雖是皇帝,至高無上,但自大明戰神瓦窯堡一役葬送了整個淮西武勳集團之後,大明文臣的勢力日益壯大,到如今,東林黨完全能與皇權抗衡!
崇禎一開始雖然犯蠢,被忽悠廢掉了商稅,但意識到做錯之後就沒想過去挽回嗎?
他想過,也嘗試過,但全部都失敗了,因為隻要一提起這事兒,朝中的文武百官就會像現在這樣集體跪地不起。
若是置之不理,他們便會對皇帝的一切政令“留中不發”。
而崇禎每一次都被逼無奈妥協。
如今,東林黨的人明顯是準備故技重施了。
崇禎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
“彆著急!這些人會集體死諫,皇祖父都已經猜到了,並且和朕提過了應對之法。”
崇禎深吸一口氣讓自己冷靜下來,接著仔仔細細地開始回憶朱元璋當時教授的應對之策。
隻是,當一而再,再而三的確定自己完全理解了朱元璋的意思之後,崇禎的眉頭反而皺的更深,憂心忡忡。
“這種事情……朕當真能辦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