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在下崇禎,我為大明續命五百年 > 第58章 我不要麵子的嗎?

第58章 我不要麵子的嗎?(1 / 1)

推荐阅读:

李自成雖然氣憤,頭腦卻很清醒。

崇禎皇帝突然現身,再想拿下居庸關就沒那麼容易了。

“召集所有將領,前來議事!”

隨著一聲令下,田建秀,劉二虎,郝永忠,牛金星等人陸續前來。

眾人按次序坐下,因為已經事先得知劉宗敏吃了敗仗,全都默不作聲。

隻不過,在李自成下首,還空著一個座位。

不知等了許久,終於,亳州侯李過風風火火趕過來。

“二叔,我聽說……”

李自成臉色本就難看,聽到二叔這個稱呼,立刻怒目圓睜。

李過這才反應過來,撓了撓頭,訕訕道:“陛下,臣聽說居庸關沒打下來,什麼情況?”

“你先坐下!”

“哦!”

李過走到眾人身前,坐在李自成下首。

李自成看向劉宗敏:“你把剛剛發生了什麼,一五一十講出來,不可誇大,不可隱瞞!”

“是!”

劉宗敏也不敢隱瞞,將突襲居庸關,引誘唐通來戰,前後夾擊,稀裡糊塗變成被明軍前後夾擊,前前後後詳細講述一番。

李自成看向眾人,問道:“崇禎皇帝為何突然來到居庸關,誰能給朕解釋一下?”

眾人聞言,齊刷刷看向李過,因為李過負責聯係京中的眼線。

李過被人盯著,隻好說道:“事先並沒有消息傳出來,這崇禎皇帝不留在北京城,跑到前線來做什麼?”

李自成不滿道:“你負責刺探情報,發生了這麼大的事,你竟然毫不知情?”

“陛下有所不知,崇禎皇帝最近不知吃錯了什麼藥,性情大變,在京城中殺人抄家,還都是大官,連他自己的丈人的小舅子都未能幸免,現在京城中風聲嚴得很,咱們的人不敢輕舉妄動,情報根本送不出來。”

李自成怒道:“這是你的問題,拿不到情報,這仗怎麼打?”

“我,我也沒法子啊……”

李過也很無奈,崇禎毫無征兆,突然大開殺戒。

京城中的暗探能活下來就不錯了,這個節骨眼上,誰敢出城送情報?

這時候,李岩說道:“陛下稍安勿躁,崇禎皇帝此番前來,實在太過蹊蹺,我等全都始料未及,非亳州侯一人之疏忽。”

李過聞言,感激地看著李岩,抱拳行禮。

李岩回了一禮,繼續說道:“按常理說,崇禎皇帝禦駕親征是朝中大事,前期準備大軍和糧草,以及行程安排,少說也得準備數月,甚至一年半載,可是,沒有任何征兆,沒有任何消息傳出,那就隻剩下一個可能……”

李自成頓時緊張起來:“講下去!”

“崇禎皇帝是突然跑出來的,事先並沒有準備,甚至他沒有帶太多兵馬!”

李過趕忙說道:“對,對,先生說的對,肯定是這樣!”

眾將領紛紛側目,小聲議論起來。

劉宗敏問道:“且不說這個猜測對不對,現在崇禎親自坐鎮居庸關,接下來該怎麼打?”

李自成看向李岩,投去詢問的眼神。

這時候,李過說道:“若果真如此,豈不是……京城空虛?”

“不錯,正是此意!”

李岩點點頭,然後說道:“我大順南路軍正在進攻保定,根據情報,明廷派出內閣首輔陳演領兵,此人雖然在士林頗有威名,但畢竟是文臣,缺少帶兵打仗的經驗,而且此人擔任內閣首輔以來,培植黨羽,大肆攬財,可利誘之!”

兩人一唱一和,李自成的臉色終於有所緩和。

隻需劉芳亮攻下保定,或者策反陳演,然後長驅直入,京師就是一座空城!

劉宗敏卻很不滿意,說道:“崇禎生性多疑,怎麼可能如此輕率?”

李岩說道:“兵法有雲,虛則實之,實則虛之,並非沒有可能!”

“這是打仗,又不是兒戲,換做你是崇禎皇帝,你敢這般冒險嗎?”

“在下隻是說有這個可能,並非肯定……”

“前線將士們都在死戰,你一句不肯定的話,可知會死多少人?”

劉宗敏寸步不讓,心說老子帶人在前線拚命,你卻說崇禎隻帶少量兵馬就把老子乾趴下了,我堂堂大順汝州侯,陛下欽賜的權將軍,我不要麵子的?

李岩似乎察覺到了劉宗敏的心情,便換了種方式,說道:“劉將軍,在下能體諒將士們的艱辛,但是,戰場之上,策略為先。陛下當初決定分兵,就是將兩杯毒酒擺在崇禎麵前,如今他選擇了北路,我軍便以守為主,同時命南路軍全力進攻保定。這樣一來,無論崇禎在居庸關是虛張聲勢,還是確有重兵,我們都能進退有據。”

劉宗敏搖搖頭,說道:“陛下,我請求繼續攻打居庸關,不報此仇,誓不為人!那崇禎小兒,竟敢如此欺辱我大順將士,我定要親手將他擒來!”

李自成沉默半晌,終於緩緩開口。

“勝敗乃兵家常事,我軍一路走來,攻無不克,如今不過輸了一場而已,沒必要賭氣,就按李先生說的辦,不過,居庸關的戰事不能停,隻是要改變策略,以試探虛實為主,不可輕易出動主力。隻要劉芳亮拿下保定,崇禎必自亂陣腳,到時候居庸關不攻自破。”

“末將遵旨!”

眼見李自成已經做出決定,劉宗敏雖然心有不甘,但也隻能領命。

會議結束後,眾將領紛紛散去,李自成卻將李過和李岩留下。

李過問道:“二叔……”

“跟你說了多少次,朕現在是大順皇帝,注意點行不行?”

“那個……陛下!”

李過趕忙改了稱呼,說道:“侄兒……臣知錯了!”

“行了行了,以後注意些!”

李自成很無奈,這大侄子什麼都好,就是沒規矩。

雖然不是親叔侄,可是自從參加義軍開始,李過就跟在自己身邊,這些年來同生共死,感情非同一般。

他頓了頓,又說道:“京中的眼線還要加緊聯係,我就不信京城中鐵板一塊!不管想什麼辦法,務必要打通情報渠道,我要知道崇禎皇帝的一舉一動。”

“是……遵旨!”

李自成又看向李岩,問道:“先生剛剛是不是有所顧慮,有些話不方便講?”

在大順內部,劉宗敏顯然已經是第二人。

可是,李自成卻從未將其看作心腹,反而有所芥蒂。

反觀李岩,原為天啟朝舉人,是大順軍中為數不多的讀書人。

其父李精白曾任山東巡撫,崇禎初年受魏忠賢案牽連,被削職為民,但李家仍是杞縣的數一數二的鄉紳財主。

在這樣的生長環境下,李岩中舉之後,非但沒有繼續參加科舉,反而轉身投了義軍。

這份膽識讓李自成由衷佩服,自此之後,便帶在身邊,視作心腹。

這些年來南征北戰,大部分都是李岩在背後出謀劃策,更加難能可貴的是,李岩不但懂兵法,還懂治理地方,安撫民心,一句“打開門來迎闖王,闖王來了不納糧”,便招募到百萬兵馬。

李岩聞言,趕忙說道:“臣這點小心思,終究還是瞞不過陛下。”

李自成說道:“劉宗敏沒有針對你的意思,隻是吃了敗仗,心情不佳,現在沒有旁人,你想說什麼,但說無妨。”

李岩看了看一旁的李過,有些猶豫。

李過不滿道:“陛下問你話,你直接說就是了,看我作甚?”

李岩似乎在做一個很艱難的決定,終於,緩緩開口。

“陛下可曾想過,若京師打不下來,該何去何從?”

李自成還沒說什麼,李過立刻反問道:“先生這話是什麼意思?”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這天下本就沒有萬全之事,如果真的攻不下京師,陛下應該早做打算……”

李過繼續反駁道:“先生何必長他人誌氣?我軍氣勢如虹,大明已經到了窮途末路,一場勝負根本說明不了什麼!”

李岩沒有回答,而是看向李自成。

“陛下是否考慮過,大順與大明並立之局麵?”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