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緩慢的流逝,轉眼間幾個月就過去了。
這幾個月顧言和李婉晴大部分時間都在山裡,隻有需要賣藥材的時候才會出去。
“媳婦兒,給,這是這次賣的銀子。”顧言把裝銀子的荷包遞了過去。
“這次賣了多少銀子?怎麼感覺比上次多了不少?”李婉晴邊說邊打開荷包。
“是多了一些,前天咱們不是采到了腎精茶嗎?劉掌櫃說那個是好東西,讓咱們以後看見了多采點兒送過去。”顧言解釋道。
“行,腎精茶以前咱們采的少,以後多注意點兒就是了。
不過這幾天怕是沒空了,馬上就要秋收了,咱們也得去莊子上了。”李婉晴把銀子隨手收進空間的錢匣子裡。
“嗯,是得去盯著,咱們這一次大概能收五千多斤糧食,我打算留夠咱們自己吃的,其他都賣出去。你看呢?”顧言說道。
“也行,稻穀和小麥多留一些,玉蜀黍留一點兒平時換換口味兒就行。
彆的豆子啥的都留一點兒夠咱們吃就行,剩下的都賣了吧。”李婉晴說道。
“行,咱們明天就去吧,秋收前還有些準備工作,對這些我也不懂,還得在旁邊多看著,學著。
不管咋說,莊子是咱們自己的,我就算不會乾,大概的流程我也得懂,不能讓人糊弄了去。”顧言說道。
“嗯,這次咱們估計得去一個月左右,家裡的東西我先收拾一下,外麵的菜能吃的都摘了。”李婉晴說道。
“我也去把風乾雞還有兔子都收進來,你待會兒都收進空間裡吧,熏的臘肉我看著差不多了,都收進倉房的吧。”顧言也有事情做。
兩個人商量好了,就分頭開始乾活兒。
第二天一早,顧言就和李婉晴出了大山,去了青山鎮。
他們要在莊子裡住一個月,接下來又是秋收,肯定得準備一些東西。
他們先是去雜貨鋪買了一些油鹽調料,又買了幾大捆油布。
原來買的幾塊都用了,現在多買幾捆預備著。
然後又去買了豬肉,這次仍然買了不少,顧言直接包圓了好幾個豬肉攤子。
李婉晴不愛吃野豬肉,顧言也被他帶的愛吃家養的豬肉了。
而且顧言極愛吃李婉晴鹵的豬下水,他是每天都要吃的。
他每次出山都要買回去不少,這一次也不例外,他又把所有豬肉攤上的豬下水包圓了。
接下來顧言又買了不少的籮筐,麻袋,這是為了裝糧食用的。
最後李婉晴又去了布莊,這次李婉晴是買鞋來的,她雖然打了夾紙,但是鞋還沒來得及做。
他們兩個人暫時隻買鞋穿。
李婉晴也算是布莊的熟客了,也算是大客戶,每次來掌櫃的都會特彆熱情的接待,還會送她布頭。
其實李婉晴並不缺布料,對於布頭也是可有可無的。
但是有時候就是這樣,你越不缺, 越表現出來的。無關緊要,有的人越會上趕著把東西送到你手裡。
這次也是一樣,李婉晴去櫃台結賬,掌櫃的說道:“娘子買的多,我多送娘子兩雙鞋墊,還有一包布頭。
這布頭都是上好的細棉布上裁下來的,彆的做不了,平時納個鞋墊啥的也是好的。”
“謝謝掌櫃的,這可都是好東西。”李婉晴雖然不需要,但是白給的東西不要白不要不是?
而且老話兒說的好,有廢人沒廢物,這些布頭拿回去就算是糊夾紙也好。
出了布莊,已經是接近中午,顧言就跟李婉晴商量吃了飯再回去。
“媳婦兒,咱們吃了飯再回去吧。”顧言說道。
“算了,我不想碰到你二叔他們,咱們還是回去吧。”李婉晴懶得應付顧言二叔他們。
這鎮上的飯館都開在這一條街上,萬一遇到顧二叔他們,又得有一番扯皮,李婉晴先麻煩。
“要不就去小吃攤吃碗餛飩,要不然咱們回去還得走半個時辰。”顧言說道。
“行吧,我記得鎮子邊上有有一家餛飩好吃,咱們就去那家吧。”李婉晴說道。
俗話說怕什麼來什麼,說的就是顧言和李婉晴他們現在了。
李婉晴不想遇到顧二叔他們,偏偏就遇到了出來送客人的的顧二叔。
“客官慢走,歡迎下次再來。”顧二叔目送客人走遠,正要回去酒樓。
一轉眼就看見了牽著馬車路過的顧言。
“顧言~,老三~,你這是去哪裡?走,中午了,進去吃點兒飯再走。”顧二叔拉著顧言說道。
顧言有些愕然,他還是第一次感受到二叔這麼熱情。
不過他可不想跟這位二叔多親近,這個二叔就是個無利不起早的人,他這麼熱情,說不好就是在打他們的主意。
就像媳婦兒說的,他也怕麻煩。
“不用了,二叔,我們還著急回去。”顧言掙脫了一下,不過顧二叔沒撒手。
“哪能不用,都到了二叔家門口,肯定得吃了飯再回去。”顧二叔堅持道。
顧言看二叔這麼堅持,就知道他一定是知道了田莊的事,而且一定是有事兒要他幫忙,要不然二叔可不會這麼熱情。
既然走不了,顧言也就想看看二叔到底有什麼目的。
“既然二叔熱情相邀,那我們就打擾了”。顧言說道。
“打擾什麼?快進來,我讓大廚做幾個拿手菜咱們爺倆喝兩杯。
侄媳婦在車裡吧?快下車一起進去,馬車交給小二。”顧二叔轉頭叫來了小二。
顧言把李婉晴扶下馬車 跟著顧二叔進了酒樓。
這還是李婉晴第一次進顧二叔的酒樓,準確的來說不是顧二叔的,而是顧二嬸兒家的。
“當家的,又來客人啦?是在樓上雅間還是在大堂,小二,快去上茶。”顧二嬸兒看到有人跟著顧二叔一起進來。
以為來了客人,趕緊上前招呼。
到了跟前才發現進來的是顧言和李婉晴。
“怎麼是你們?你們過來乾什麼?當家的,你把他們帶進來乾什麼?”顧二嬸兒沉著臉看著恨不得把他們趕出去。
顧言本來就不想進來,現在顧二嬸兒這番做派,顧言肯定不能忍受:“既然二嬸兒不歡迎我們,那我們就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