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夥計,把這個桃花簪給我拿出來看看,還有這個桃花形狀的耳墜也拿出來看看。”顧言指著櫃台裡邊的首飾說道。
“好嘞,客官,我這就給您拿。”夥計說著從櫃台裡邊把顧言看中的首飾拿出來。
顧言拿著簪子在李婉晴的鬢邊比劃:“媳婦兒,怎麼樣?你喜歡嗎?”
“喜歡,謝謝相公。”李婉晴美滋滋的道謝。
這還是顧言第一次送她東西,就算東西在李婉晴這個現代人的眼裡也就一般,也不妨礙李婉晴心裡高興。
“喜歡咱們就買,夥計,把這兩樣給我包起來,對了,有沒有配套的鐲子?也要桃花圖案的。”顧言大氣的揮手說。
“有 ,有,我這就拿。”夥計說完從櫃台裡邊拿出來兩個手鐲:“客官你看,這兩個手鐲都是桃花圖案的,這個寬一些,重量也重。
這個就小巧一些,重量也輕一些。”
顧言把兩個手鐲都拿起來挨個給李婉晴試戴,嘴裡還不忘說著:“媳婦兒,我覺得這兩個你戴著都挺好看,要不咱們都買了吧?”
李婉晴含笑任顧言拉著自己的手比量來比量去,既然男人要給自己買,那她接受就是了:“行,我也覺得好看。”
得到媳婦兒的讚同,顧言更有興致了。
“這個,這個還有這個,都拿出來給我們看看。”顧言指著櫃台裡邊幾個簪子耳環說道。
“好嘞,您慢慢看,還有什麼喜歡的再叫我。”夥計沒想到穿著普通的兩個人竟然還是個大客戶,態度更殷勤了。
“媳婦兒,你看這個簪子,簪頭竟然是個蜻蜓,真好看。”顧言拿起蜻蜓簪子給李婉晴看。
李婉晴看著也挺有趣,這隻簪子的簪頭是用銀絲編成的一個蜻蜓,彆的不說,這工匠的手藝確實好。
“我……。”李婉晴正想點頭說自己也喜歡,不過還沒來得及開口 就把從門口進來的人打斷了。
“娘,你看那根簪子,上麵那個是蜻蜓吧?娘,我想要這個蜻蜓簪子,你給我買吧。”一個年輕的女聲傳來。
“行,給你買。”一個上了歲數的女聲跟著傳來。
“顧夫人,顧小姐你們來了?看上了什麼我幫你們拿。”夥計熟稔的上前招呼。
“夥計,把那蜻蜓簪子給我們包起來,我們要了。”顧夫人趾高氣揚的說道。
夥計看了看還拿在顧言手裡的簪子,為難的說:“顧夫人,蜻蜓簪子隻有這一隻,這位客官先看上了。
你們看,要不你們選選彆的?我們店裡的蝴蝶簪子也是新到的,還有這梅花的。”
顧夫人看了一眼顧言和李婉晴穿著,一看就是鄉下的農民有了兩個錢過來消費的。
“夥計,你是不是眼神不好,這兩個人鄉巴佬買得起簪子嗎?
還不快把簪子給我們拿過來。”顧夫人不客氣的上下打量了顧言和李婉晴幾眼。
李婉晴是不認識顧夫人的,不過顧言認識啊。
顧言早在顧小姐一開口說話的時候就聽出來了,她是自己二叔的女兒,自己的堂妹顧眉。
那她稱呼娘的女人就是他二嬸王金環了。
李婉晴和顧言是背對著門口的,所以顧夫人他們沒看到顧言他們的正臉。
要是看到的話就知道她嘴裡的鄉巴佬正是她丈夫的三侄子。
“那個,顧夫人你們還是先看看其他的款式吧?我們店裡其它的款式也很好看。”夥計為難的說。
夥計表麵點頭哈腰的,其實心裡已經把王金環母女罵了好幾遍了。
就這母女倆,隔個幾天就會來店裡逛逛,看的時候多買的時候少。
每次來還都挑三揀四的,而且對他也是呼來喝去的。要不是他還需要這份活計養家糊口,他早就不想伺候了。
“看什麼看?我女兒就看上這個蜻蜓發簪了,你還不快去拿過來。
你要是再磨蹭,小心我告訴你們掌櫃的,扣你k工錢。”王金環說道。
夥計沒辦法,他們掌櫃的小氣摳門是出名的,特彆願意扣他們的工錢,隻要有一點兒不滿意,就會扣工錢。
沒辦法,夥計隻能苦著臉對顧言說道:“客官,這位夫人想買這蜻蜓發簪,你看?”
這要是彆的東西,顧言二話不說就讓出去了。
而且現在這個發簪不一樣,這是他要送給媳婦兒的,而且媳婦兒也喜歡,他怎麼可能讓出去?
“夥計,這簪子我娘子也喜歡,這幾樣都給我們包起來吧,一共多少銀子?”顧言也沒回頭,直接說道。
夥計沒想到顧言都買了,夥計這下也不怕王金環跟掌櫃的告狀了。
就算告狀他相信掌櫃的也不會管的,畢竟這可是二十多兩銀子的買賣。
“好嘞,客官,我這就給你們包起來。兩個手鐲,兩個簪子,三對耳墜,一共是二十二兩又三十八文。您買的多,我再搭給你們兩朵絨花。”夥計麻利的包首飾,嘴裡算著賬。
顧言從懷裡掏出荷包,拿出兩張十兩一張的銀票,又拿了二兩碎銀子還有三十八個銅板,一起遞給夥計。
顧眉看顧言買了自己看上的蜻蜓發簪,立刻拉著她娘的手撒嬌:“娘,我喜歡這個蜻蜓發簪,過兩天我要參加吳小姐舉辦的宴會,帶這個蜻蜓發簪正好。”
王金環想到縣丞家的小公子,也是想著女兒跟吳小姐打好關係,興許就讓吳縣丞的夫人看重,聘去做媳婦兒呢。
這也是她今天帶顧眉來買首飾的原因。
王金環拍了拍顧眉的手,表示知道了。
也是因為顧言他們一直沒回頭,王金環根本就沒有認出來他們。
“咳咳,喂,這蜻蜓發簪我們看上了,你們也聽到了,我閨女要參加吳縣丞家的宴會,沒有合適的地方首飾可不行。
這樣吧,這首飾你們讓給我,大不了我讓我女兒在吳縣丞家的小姐麵前給你說說好話。”王金環趾高氣揚的說。
顧言沒理她,等夥計把首飾打包好遞到他手裡,他也把手裡的銀子過去。
等到夥計點頭表示銀子數目對勁兒,顧言才轉過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