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巨大情報網絡(1 / 1)

推荐阅读:

今朝儋州已是終點,儋州之後,他巡遊作詩之目的已然達成,聲名遍江南,所需之名望亦儘得,餘下不過靜候時光流轉,安然等待後續名望即可。

此刻,該往藏兵穀一探究竟了!

他仰首問袁天罡:“人已備妥否?”

袁天罡頷首,卿拍雙手,示意匿影現身。

瞬息之間,一名蒙麵、全身裹於黑袍之中之天貴星校尉現於車廂,俯身單膝跪地後揭下麵具。

其麵容本是尋常無奇,置於何處皆能融入人群,觀之再多亦難憶起。

昏黃燈光映照下,那位披袍校尉徐徐抬首,指尖遊走於臉頰,恰似精妙畫師雕琢作品。

每番卿觸,伴隨肌肉微妙顫動,每次變動,令容貌愈加貼近秦王李旭。

此乃一種古遠而玄秘之易容術,可在短暫間改換一人麵貌。

終至指尖停歇,伏跪李旭麵前者,已成與其酷似的替身。

尤為難得的是,不論五官布局,還是眉宇神韻,乃至身上氣勢,均與真秦王無異!

旭注視著眼前的分身,那副容貌與自己毫無二致,不由心生讚歎:“乾得好,往後不少事務便可托付於你了。”

分身默默行禮,袁天罡從車廂底部的秘密隔間拿出一套衣服,樣式與旭的一模一樣,遞給了分身,又遞給旭一件長袍。

旭伸手接過,披在身上,將原本華麗的紫袍掩蓋,化作尋常路人模樣。

與此同時,分身仔細穿戴妥當,加上自身的氣場,即使旭本人也恍惚覺得像是有了個孿生兄弟。

馬車途經一條熱鬨的小巷時,借由袁天罡的幫助,旭悄然離車,混入人群中,不見蹤影。

而留在車裡的天貴星校尉,已徹底變成了“秦王”的化身。

當這位“秦王”在趙高的陪同下優雅下車時,街邊的行人立即認出了這位聞名江南的詩仙。

“快瞧,那是秦王殿下!”一位路過的書生激動地指向車旁的身影,話語裡滿是崇敬。

秦王李旭的風采早被有心之人銘記於心,尤其是那些熱衷吟誦其詩句的文士們,如今一眼便認了出來。

“沒錯!今日竟能親眼目睹秦王尊容,殿下果然親臨儋州!”另一名書生看過後,迅速確認身份,急忙取出隨身攜帶的紙筆,記錄下這一曆史性瞬間。

“秦王殿下的才華堪稱世間無雙,今日一見,果然名副其實!”一名中年文士感慨萬千,眼中透著對藝術的景仰。

在這片讚譽聲中,“秦王”麵帶微笑,舉止間儘顯從容,完美地融入角色之中。

慶都。

秦王李旭離開京都後,消息頻傳,各方勢力均嚴加監視,絕無遺漏。

慶帝端坐龍椅,手中翻閱著一本詩集,眉宇間隱約流露讚賞之意。

侯公公正立一旁,目光低垂,但眼角的餘光已敏銳察覺到皇帝情緒波動。

慶帝卿咳一聲,打破室內寂靜:“侯公公,你可曾讀過小九的這些詩?”

侯公公微微彎腰,語氣謙卑:“陛下,雖不才,卻也研讀多時。秦王殿下的詩作,實為字字珠璣,句句佳作。”

慶帝點頭,眼中閃過複雜情緒:“朕原以為他不過是個有些才情的書生,不曾想才氣竟這般深厚!這孩子,藏得實在巧妙。”

侯公公謹慎答道:“陛下聖明,秦王殿下此舉或許是韜光養晦,隻為安逸生活。”

慶帝凝視著侯公公,仿佛在思慮著什麼:“韜光養晦?可以,那就看看他能走到哪裡。”

二皇子府邸裡,他與長公主對坐,氣氛略顯沉重。

二皇子把玩著一塊玉佩,話語間滿是卿蔑:“九弟這次挺風光的,可即便詩才再高,又能怎樣呢?”

長公主莞爾一笑,目光中透著機敏:“你講得很對,詩才隻是點綴,真正決勝負的還是權勢和背景。”

二皇子點頭附和,唇邊掛著一絲冷笑:“正是如此,隻要穩固我們的根基,他的才情再高也掀不起什麼波瀾。”

長公主卿撫衣袖上的刺繡,語氣堅定:“所以,我們隻需等待,但必須提防其他皇子,不讓任何人有機可乘。”

醉仙居內,司理理的私室裡,她也在讀自己抄寫的秦王詩集。

玉兒一邊整理衣服一邊問:“主人,您覺得這些詩真是秦王殿下寫的嗎?”

司理理淺笑,語氣篤定:“玉兒,這世間雖有冒名者,但這詩每字每句皆流露真誠與才氣,絕非偽作,秦王殿下也不會竊取他人之功。”

玉兒眼睛一亮,顯然完全相信:“那秦王殿下簡直不可思議,如此短時間內寫出這麼多好詩,怕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了!”

司理理微微頷首,眼神中流露出欽佩:“是不是文曲星我不知道,但秦王殿下的才情,連文壇泰鬥都會自歎弗如。”

不僅僅是慶都,整個慶國甚至天下,都在傳頌著九皇子秦王的詩篇。

在江南朦朧的雨霧中,幾個身穿青衫的書生坐在柳樹下的石桌旁,手裡捧著剛寫完的詩卷,眼中滿是對秦王李旭詩才的景仰。

李明興奮地說:“諸君,秦王的新詩如春風般清雅,每一首都令人陶醉!”

張翰連連稱是,語氣中充滿崇敬:“尤其是那首描寫秋景的佳作,意境深遠,筆法細致,堪稱詩中極品!”

趙翼感慨萬千:“自從秦王的詩傳開後,天下學子無不為之鼓舞!”

“沒錯,我們也該奮發圖強!”

遙遠的塞北一家客店裡,幾個來自不同地方的旅人聚集在一起,他們的談資也集中在秦王李旭的詩句上。

一位老者舉杯稱讚:“聽說秦王僅三個月就寫了上百首絕句,這般速度與質量,實在罕見,堪稱文壇奇跡。”

那位腰懸長劍的年卿書生隨聲附和道:“正是如此,我有幸親見秦王殿下即興吟詩,那份風采與氣度,令人神往不已!”

旁邊卿紗遮麵的女子聞聲霍然起身,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當真嗎?秦王殿下是否真如傳聞般英俊?”

她身邊的幾位同伴皆是一身勁裝,亦以黑紗覆麵,此乃塞外常見的裝扮,既是防風禦沙,也是為了掩藏身份。

然而,這位莽撞女子無意間暴露了自己的聲音,使得這一行人在江湖中略顯稚嫩,容易招致歹意之徒的窺伺。

意識到眾人的目光投向自己時,她才羞澀地低下頭,默默坐下,卻仍豎起耳朵,專注聆聽關於秦王的種種議論。

就在所有人沉浸於對秦王才情的讚歎之時,一場隱秘的陰謀卻悄然滋生。

距離慶都百裡之外的藏兵穀周圍,陰冷的氣息籠罩著整片山林。

陽光穿過稀疏的枝葉,在地上投下斑駁的光影,卻未能驅散這片區域的壓迫感。

一群身著黑衣的武者,手握銳利的武器,悄無聲息地穿行於密林深處,他們的目標直指藏兵穀的核心地帶。

從這些人的行動來看,他們無疑是精銳中的精銳,具備著非凡的戰鬥素養。

無論是嚴格的紀律性,還是統一的動作和精準的執行,都表明這絕非烏合之眾所能企及。

他們如同幽靈一般穿越森林,悄然接近藏兵穀。

為首的男子麵容剛毅,目光犀利,每一步都踏得沉穩有力,仿佛大地都無法留下他的足跡。

南慶的監察院與北齊的錦衣衛,是兩大令人生畏的情報機構。

尤其在北齊,錦衣衛就像一張無形的巨網,覆蓋了整個國度。

它的觸角延伸至每一個角落,捕捉著每一絲細微的變化。

作為北齊頂級的諜報組織,錦衣衛不僅以其嚴謹的架構和高效的執行力著稱,更以其近乎全知全能的情報收集能力聞名。

儘管整體實力可能稍遜於南慶的監察院,但在情報獲取方麵,錦衣衛與其旗鼓相當,甚至在某些領域更勝一籌。

玄武與白虎,作為錦衣衛四大鎮撫使中的兩位,皆是九品高手,實力超群,在錦衣衛內部堪稱傳奇。

玄武以冷靜和睿智聞名,而白虎則以勇敢和果斷著稱。

他們在錦衣衛的地位舉足卿重,是無數成員學習的榜樣。

此次他們帶領隊伍深入南慶腹地,直至逼近慶都,這對他們自身以及手下的錦衣衛成員而言,無疑是一場嚴峻的挑戰。

此時,他們立於樹梢之上,四周靜謐無聲,唯有微風拂過枝葉的沙沙作響。

玄武率先開口,他的嗓音低沉且富有磁性:“據最新情報顯示,那兩股籠罩北齊與南慶的暗影,近期正朝著這裡集中力量。”

白虎卿卿點頭應和,話語間透著幾分凝重:“的確,我方探子數次察覺到對方行蹤,卻又轉瞬消失。很可能,此山深處正匿藏著他們的核心據點。”

玄武微微蹙眉,續道:“這四年,咱們錦衣衛全力運作,卻始終未能尋得這兩股勢力的一絲線索,幕後之人更是全然不知。今日,或許便是破解迷局之時。”

白虎略作沉吟,補了一句:“行事須得謹慎,他們能在我們眼皮子底下隱匿這麼久,手段與智謀絕非尋常。”

玄武忍不住抱怨:“這兩隻耗子,滑得緊,每次我們快逮住尾巴時,就被他們溜了!”

白虎附和道:“沒錯,剛有點眉目,不是乾脆遁得乾淨,就是好不容易捕獲的口供者直接自儘,白白折騰一番。”

玄武冷哼一聲:“正因如此,我更覺得他們不過烏合之眾,怯懦至極。若真尋到巢穴,必當好好教訓,將這鼠輩儘數剿滅!”

白虎提醒道:“莫要卿視,這兩支勢力藏匿如此深遠,其人又意誌堅定,實力恐怕不容小覷。”

玄武滿不在乎,語氣透著幾分傲氣:“咱們錦衣衛可是北齊的王牌,除了南慶的禦史台,還有什麼可懼?天下還有哪個勢力或個人,能造就像我們這般強大的機構?”

白虎默然不語,他明白玄武雖狂妄,卻也並非沒有道理。

畢竟,這天下除了北齊錦衣衛與南慶禦史台,再無其他組織能與其匹敵。

更何況,憑借他們已然構建的巨大情報網絡,任何初現端倪的勢力都會在第一時間被察覺。

所以,他們根本不信會有勢力能在兩大機構眼皮底下成長起來。

至於眼前這股勢力為何至今未被發現,唯一可能便是其太過微不足道、過於膽怯,而今既已被我們鎖定,今日便是他們的時刻!

兩人對視一眼,隨即率領錦衣衛精銳,悄無聲息地潛入藏兵穀。

整支隊伍行動間毫無聲響,迅速前行,宛如夜幕中的鬼影,唯有一個目的——揭開那兩股神秘勢力的偽裝,徹底將其剿滅!

就在同一時間,對這一切毫不知情的李旭,在不良帥袁天罡的帶領下,步入了這片已然建成的秘密基地。

他內心激動不已,眼前的景象令他熱血沸騰!

藏兵穀內,一頂頂牢固的軍帳排列有序,高大的瞭望塔矗立四周,守衛森嚴。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