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城中。
“你是說,那楚賊行軍至荊州揚州交界,便屯軍於臨湘城中,分兵南下,直往益州去了?”
李自成臉色漆黑如炭,盯著下方斥候,雙眼虛眯著,目光晦暗不定。
“回回稟陛下,是這樣的”
斥候滿臉惶恐,緊張回答。
“可惡!”
猝不及防的,李自成勃然大怒,將手中戰報奮力擲在地上。
“啪”的一聲,竹簡戰報頓時四分五裂。
所有人都被嚇了一跳,身子不受控製的顫抖起來。
大殿之內一片死寂。
過了很久,才有一人,顫顫巍巍站起身來,“陛下,恕老臣愚見,楚賊兵下益州,乃是幸事。”
“待其與益州兵馬廝殺,我等大可左手漁翁之利,不知陛下何故發怒?”
然而,他這話不說還好,一說,李自成想殺人的心都有了。
“糊塗!”
李自成氣的青筋直冒,怒聲嗬斥,大肆發泄著心中的憤怒。
到了這個時候,竟還有人想著坐收漁翁之利,簡直糊塗到了極點。
唇亡齒寒,對於他揚州來說,交州,益州一旦落敗,又何嘗不是這個道理。
更何況,益州兵馬不過八萬,遠不如荊州王藹。
又如何能抵擋兵強馬壯的楚逍。
他現在,就隻有兩個選擇,要麼出兵馳援,要麼,便是安居一隅,遲早被楚逍吞沒。
饒是李自成,也不禁滿心無奈。
他心裡清楚,這絕對是楚逍顧忌江河兩岸地勢險要,怕他破釜沉舟,而用出的計謀。
可偏偏,他又無可奈何。
“楚賊,孤還真是小看你了!”
李自成臉色鐵青。
楚逍此舉,無異於將他逼迫到了一個騎虎難下的地步。
貿然出兵,恐遭楚逍埋伏。
而一旦坐視不理,益州,交州,絕對難以支撐多少時日。
如此一來,揚州覆滅之日,也不遠矣。
當然,若為自保,他大可退走西平關,投效南雲王朝。
但是,就單憑這些年來,他手中堆積的南雲王朝鮮血,他也不敢保證,投效了南雲王朝,就會比落到楚逍手裡好上多少。
更為重要的是,叛國投敵的萬世罵名,也不是誰都能夠背負的。
不到最後關頭,他實在不願走出這最後一步。
沉默許久,李自成沉聲下令,“傳令大軍,速速趕往靳春城,一旦那楚賊進犯益州,全力馳援!”
話音落下,李自成又像是想到了什麼,立即道:“另,命五千人,退守江河兩岸,若有何異動,立即斬斷廊橋鐵索!”
李自成焦頭爛額。
而楚逍這邊,卻是勝券在握。
“王爺用兵如神,李自成果真出兵馳援益州了。”
趙雲龍,周毅兩人靜候在楚逍兩側,望著前方山水奇峽,佩服得五體投地。
現下,鐵血狼軍大軍二十多萬人馬,正在益州與荊州,揚州三州交界狼雲山中。
而他們兩人,則是帶一萬輕騎,借著大軍的掩護,暗中摸到了這江河兩岸。
隻要將這江河兩岸占據,大軍便可暢通無阻,直指李自成所在的建安城。
楚逍微微點頭,帶著一萬兵馬,隱藏在深林之中,靜望著前方險峻的峽穀。
高峰險峻,巍峨高聳。
峽穀下方水流潺潺,深不見底,兩岸距離,足有一千米遠,全憑一廊橋鐵索連通兩岸。
雖時至初冬,水流暫緩。
可他所統率的鐵血狼軍,並不擅水勢。
楚逍心中不免慶幸,若是李自成真將這廊橋鐵索斬斷,他還真是投鼠忌器。
即便如此,楚逍卻也清楚,現在還不是鬆懈的時候。
唯有拿下這江河兩岸,這一戰,才能大獲全勝。
看著峽穀兩側把守的揚州士兵,楚逍沉聲道:“傳令,眾將修整,寅時三刻進攻。”
寅時三刻,正是防守最為鬆懈的時候。
在那個時候偷襲,最是合適不過。
隻不過,這峽穀兩側,均有士兵把守。
一旦有其中一方砍斷廊橋,他這機會,便會功虧一簣。
想到此處,楚逍轉頭朝趙雲龍囑咐道:“趙將軍,一旦進攻,本王命你率銀雪龍騎,不惜一切代價,拿下對岸,萬萬不可讓其斬斷廊橋。”
“王爺放心,末將定當不負王爺囑托!”
趙雲龍重重點頭。
見狀,楚逍才稍稍放鬆了些,閉目養神。
此次討伐反王之戰,成敗在此一舉,楚逍不敢有任何一點大意。
時間一分一秒流逝,峽穀兩岸,卻依舊可以看到火光閃動,士兵巡邏。
眼見時間差不多了,楚逍麵色凝重,大手一揮。
“殺!”
隨著楚逍一聲令下,一萬騎兵從密林之中衝出,直朝廊橋鐵索所在之處殺去。
見此情況,把守在廊橋鐵索左岸的揚州士兵猛然驚醒。
“敵襲!敵襲!”
鑼聲大作,負責警戒巡邏的士兵紛紛大喊。
還在輪崗休息的士兵,頓時被這動靜驚醒。
剛出營帳,就見趙雲龍一騎當先,朝他們殺來。
他們頓時驚的臉色大變。
“快快快,斬斷廊橋鐵索!”
眾人心中慌亂,也不顧穿盔戴甲,提刀便朝廊橋鐵索衝去。
同時匆忙點燃信號,提醒對岸把守的士兵。
“殺!”
趙雲龍怒喝一聲,瞬間殺至廊橋鐵索之處,將一揮刀斬向廊橋的士兵挑入空中,砸入深水之下。
他勒動韁繩,馬首高揚,發出一聲高亢的嘶鳴。
一人一馬,傲立在廊橋前方,驚的一乾揚州士兵紛紛後退,不敢上前。
見楚逍已經帶領後方騎兵殺至,趙子龍毫不猶豫,率領輕裝簡行的銀雪龍騎,踏上廊橋,直朝對岸殺去。
隨後,楚逍迅速帶騎兵殺至,將在左岸駐守的數千揚州士兵,殺得人仰馬翻。
迅速控製住了局麵。
這左岸守軍,不過兩千人,在一萬騎兵麵前,根本沒有任何還手的餘地。
楚逍站在廊橋前方,靜看著趙雲龍與銀雪龍騎眾人飛身殺向對岸,心中不禁有幾分緊張。
此刻對岸之中,隻見一片火光大亮,人影攢動。
已經有不少人聚集在廊橋周圍,刀劈斧鑿橋樁,廊橋搖搖欲墜。
而最前方的趙雲龍,距離對岸,仍有一百米的距離,情勢危急。
卻在這時,趙雲龍策馬持槍,飛身躍起,蓄力將手中長槍拋出。
長槍如龍,直朝那一乾士兵之中殺去!
“長山趙雲龍在此,何人敢斬廊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