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盛安心中巨震。
兩王十六萬大軍,在楚逍旗下的十萬幽州軍麵前,竟沒有做出任何實質性的抵擋,便已經潰敗。
完全超出了他的預料。
比他想象之中,還要不堪。
楚逍滿麵平靜,胸有成竹。
青州,並州兩軍,雖是攜大勢而來,卻是人心各異。
各懷鬼胎。
兩王遲遲不進攻,不僅是在等魏王身死。
也是在觀望局勢,打算坐收漁翁之利。
畢竟,幽州大軍悍勇,他們誰都不願意先攻。
一旦損失慘重,必然會讓另一方獲利,得不償失。
在兩王的打算中,是準備將楚逍圍困其中,封鎖消息,斷水,斷糧。
然而,楚逍命大軍主動攻擊,打亂了他們的陣腳。
青州王眼見幽州大軍攻殺,部將損失慘重,自然是著急不已,慌忙撤軍。
青州大軍一撤,並州王見勢不妙,也不想多增傷亡,以免被人撿了便宜。
自然地,就形成了如今這番局麵。
當然,話雖如此,想要做到,卻也不是那麼簡單的。
幽州大軍上下,包括楚逍在內,都深知這一場大戰的重要。
人人抱有不成功,便成仁的決心。
而青州,並州兩王,卻不是如此。
他們互相猜疑,算計。
如此一來,幽州十萬大軍氣勢如虹,青州,並州兩軍,則是瞻前顧後。
此消彼長之下,楚逍大獲全勝,也實屬在情理之內,意料之中。
兩方人馬潰敗。
楚逍卻是並未退兵。
他要的,不僅是大勝,還要將青州,並州兩王斬於馬下。
屆時,北方五州,除涼州之外,青州,並州,幽州,以及大魏王城所在的冀州,將儘歸他所有。
也就有了跟姚盛安談判的資本。
“傳令,擒殺兩王,生死勿論!”
此番大戰,發生的突然。
結束的,也十分迅速。
趙常春三人在青州,並州兩軍之後緊追不放。
生死關頭之際,青州,並州兩王非但沒有半分同仇敵愾,聯手抗敵之意,反而各自為戰,互相坑殺。
生怕慢了一步,被後方鐵騎追上,身陷死戰。
為了這次千載難逢的機會,早在得知司馬長風大敗之時,他們便有所準備,可是將家底都給帶出來了。
萬不容有失。
兩方兵馬纏鬥,軍心大亂。
在幽州十萬大軍視死如歸的死戰戰意中,不到兩個時辰,便徹底潰散。
王城城樓之上。
砰砰!
兩道沉悶的響聲落下,就見青州,並州兩王渾身染血,靜躺在地上,生機全無。
“我等幸不辱命,此戰,共殺敵六萬,俘獲降軍七萬,其餘人,儘皆奔逃,”
趙常春半跪在地上,話音鏗鏘。
他滿麵嚴肅,殺意未消。
抬頭,望著楚逍,重重握拳,往前胸砸去,“王爺勇武,百戰不衰!”
話音落下,城上城下,一眾幽州將士,無不效仿,致以楚逍最高的軍禮。
“王爺勇武!百戰不衰!”
眾人齊聲高呼,嘯聲如海,排山倒海一般,回蕩在王城內外。
濃烈的殺伐之氣直衝天際,天地沉寂。
唯留下那戰而必勝的煌煌軍威。
其士氣之盛,威勢無雙。
姚盛安等人眼界高絕,心中竟也不由得升起一抹驚悸之感。
見狀,楚逍表麵上不不動聲色,心底裡,卻是有了十足的把握。
“姚特使,現下,本王所言,可是空話?”楚逍似笑非笑的望著姚盛安等人。
聞言,姚盛安冷哼一聲,卻是見不得楚逍如此張狂。
楚逍卻也不以為意,抬起手,做出一個請的手勢,“請特使移步,本王有要事相商。”
禦花園中。
血跡已被王忠帶人清理完畢,騰出了一方靜雅之地。
水榭亭台中,楚逍與姚盛安相對而坐,其餘人,靜候在外,未曾打擾。
“特使何須動怒,王朝更迭,由盛而衰,不過是因果循環,於你而言,並無任何損失。”
楚逍笑著為姚盛安斟上一杯好酒,推到姚盛安麵前,“本王之前承諾,依舊有效。”
“待本王主掌大魏,定不會虧待特使分毫。”
姚盛安靜坐在原地,望著楚逍推過來的酒水,卻是沒有任何動作。
他眼中明暗不定,在權衡糾結。
沉默良久,姚盛安饒有深意的看了楚逍一眼,才緩緩道:“王爺還真是藏得深啊,就連我都未料到,大魏之中,竟藏有一隻蛟龍。”
他話音平靜,聽不出喜怒。
也不知是褒還是貶。
“特使謬讚了。”
楚逍笑了笑,自顧自飲下一口溫酒,靜待下文。
他知道姚盛安心中還有顧慮。
不過,對於他來說,隻要姚盛安能來此,事情就成功了九成。
楚逍不動聲色,姚盛安冷笑一聲,緩緩開口,道:“你可知,我大武皇朝之中,尚有一人,身居要職,乃大魏王室宗親,名為,司馬烈。”
司馬烈?
楚逍瞳孔微縮,舉杯飲酒的動作隨之一頓。
聽姚盛安這意思,司馬烈在大武皇朝之中,身份顯赫,又與司馬家關係深厚。
這樣一來,事情倒是不好辦了。
若是那司馬烈有心針對,那他多日征伐籌謀,也將化作烏有。
楚逍眉頭緊皺。
瞧著楚逍那心神不寧的樣子,姚盛安心中大定,嘴角的笑意也越發濃鬱了幾分。
楚逍威勢太盛,又有一乾驍勇將士,讓他心中都有幾分忌憚。
若是不打壓一二,那還談何條件。
他向來喜歡將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裡。
提到司馬烈,也不過是想敲打楚逍一二。
“那司馬烈,身居刺史之職,雖無兵權,在我大武皇朝之中,卻也是個人物。”
姚盛安毫不在意的拍了拍衣襟上並不存在的灰塵,眼底一片戲謔,“若是此人施壓,王爺又當如何?”
楚逍抬頭,直視著姚盛安的目光。
說出這話,姚盛安的意圖,已經十分命令了。
“特使有何條件,不妨明說。”楚逍淡聲道。
“簡單。”
姚盛安心中大喜,站起身,悠悠走到楚逍身側,悠悠開口。
“本特使,可以為你牽製司馬烈。”
“不過,作為交換,大魏王朝除卻進貢我大武皇朝每年三成所得外,本特使,還要追加兩成。”
“還有,坐上這大魏王位者,必為司馬姓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