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
百官臨朝。
帝辛坐於王位之上,目光掃過一眾大臣,並沒有看到聞仲的身影。
“聞仲沒有來,難道,他真的走了?”
走了也好啊!
以後,再沒有人管自己了!
然而,帝辛絲毫不知道,如今的聞仲,已經到了後宮之中。
神念探出,便發現妲己的所在。
妲己正被幾名宮女簇擁著,走出壽仙宮。
昨日,兩位妹妹慘死。
她打算將兩人,送去軒轅墳安葬。
於是便遣散宮女,飛身而起,出了皇宮,帶著九頭雉雞精與玉石琵琶精的屍體,朝軒轅墳而來。
絲毫沒有注意到,聞仲便跟在其身後。
沒有多久,九尾妖狐便到了軒轅墳,將兩位妹妹的屍體,葬在軒轅墳。
“兩位妹妹,你們被聞仲打死,姐姐一定為你們報仇,你們等著好了。”
她話音剛落,便聽一個聲音響起:“老夫便在此處,你要報仇,隻管來便是。”
九尾妖狐大驚,轉過身來,便看到聞仲立於虛空之中,正冷冷地看著自己。
“聞仲!”九尾妖狐驚叫道。
“妖後,你禍亂朝綱,今日,便是你的死期。”聞仲一臉怒容,胡須根根堅起,揮動雙鞭,便朝九尾妖狐打來。
九尾妖狐大吃一驚,連忙朝遠方遁逃。
聞仲在後麵窮追不舍。
很快,兩人已經飛出千裡之外,聞仲見追不上妲己,手一揮,手中雙鞭,便飛射而出,朝妲己而來。
九尾慌慌張張,根本沒有防備。
雙鞭擊在其後背,她猛吐出一口鮮血,從天空之中跌落而下。
聞仲趕上,一鞭擊在九尾頭頂,直打得九尾腦漿迸流,死於非命。
化著原型,果然是一隻九尾狐狸。
聞仲提著九尾妖,朝著朝城而來。
……
同一時間。
龍德殿之中。
黃飛虎出列,朝著帝辛躬身奏道:“大王,東海平靈王造反,稱永不朝商,正操練兵馬,意圖攻入朝歌城,請大王定奪。”
大夫孫容也上前奏道:“大王,國庫空虛 ,官餉無法發放,士兵糧草無以為繼,請大王定奪。”
又有大臣上前奏道:“大王,西伯侯姬昌,派兵進攻北伯侯,崇城派人求救,望大王速速派出兵馬救援。若是崇城一失,西岐吞並北方眾諸侯,其勢力又將擴大。”
又有大臣道:“張桂芳將軍討伐西岐,被薑子牙擊敗,全軍覆滅,望大王定奪。”
……
這!
一個個不好的消息,傳入帝辛耳中,帝辛皺著眉頭,不由喝道:“都是這種消息,難道,就沒有好消息了嗎?”
“這種小事,還要問孤王,你們看著處理便是。若還向孤王報告此等消息,孤王便砍了你們。”
眾大臣聽了,暗中搖頭。
聞太師說得沒有錯,帝辛已經魔症。
若是跟隨帝辛,大商必然滅亡,毫無懸念。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帝辛心煩意亂,揮了揮手,便欲離開。
而此時,一聲斷喝從龍德殿外傳來。
“慢著!”
聲音一落,隻見聞仲提著一隻九尾狐狸,大踏步走入龍德殿之中。
“太師!”
眾大臣連忙上前,躬身行禮。
帝辛見狀,眉頭皺起:“聞仲,你不是掛印離去嗎,來此做甚?”
聞仲將九尾妖狐的屍體,朝著帝辛一丟:“大王,老臣是來還你皇後的,這便是你日夜纏綿的皇後妲己,”
"你,這……"帝辛大驚:“你殺了皇後,還用障眼法來騙孤王,聞仲,你反了天了,來人,將聞仲拿下。”
幾名衛兵邁步而入,便要來拿聞仲,卻被黃飛虎拔出長劍抵住。
“今日,誰敢動太師!”
“反了,黃飛虎,你也要造反嗎?”
黃飛虎冷聲道:“大王,如今大商大廈將傾,危在旦夕,諸侯四起,朝廷空虛,百姓苦不堪言,怨聲載道。而你隻圖享樂,還大興土木,不問政事。恕臣等不再聽你之命。”
“對,吾等乃是大商之臣,忠於大商。並非忠於商王。如今商王無道,吾等將不再聽你之言。”
所有大臣,皆站出來,指責帝辛過失。
帝辛看著滿朝文武,無一人支持自己,不由頹然地坐在王位之上。
“你們,你們都反了……孤王何曾虧待過你們?”
聞仲冷聲道:“大王,事到如今,你還沒有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大商六百年基世,即將毀於你手,若想救大商,便依老臣之言。”
帝辛就算再昏庸,也明白了自己現在的處境。
頹然道:“聞仲,你要孤王如何做?”
聞仲道:“老臣曾提出十策,大王隻需按老臣之言,一一下詣便是。另外,請大臣下罪已詔,承認自己錯誤,以挽回民心,做完這些,大王隻需在王宮之中靜思,其餘之事,便交與老臣。”
“好吧!孤王答應!”帝辛有力無力地道。
……
朝歌城!
寧澤帶著幾位衛兵,走在大街之上。
他知道,今日朝歌城,必然會變天。
果然,沒有多久,一聲鑼響,幾騎人馬從遠方而來。
士兵高呼之聲響起:
“太師已斬三妖妃,欲在皇宮之外,當眾廢除炮烙,躉盆,並拆毀鹿台,廣施仁政,請大家前去觀看啊!”
“太師已斬三妖妃,欲在皇宮之外,當眾廢除炮烙,躉盆,並拆毀鹿台,廣施仁政,請大家前去觀看啊!”
……、
“什麼,太師殺了妖妃。”
“太師要廢除酷刑!”
“真是太好了!”
“咱們快去看看吧。”
……
一時之間,無數百姓,朝著皇宮方向而來。
寧澤也跟隨人流,來到皇宮之外。
隻見皇宮之外,已搭了高台,一眾商臣,站在高台之上。
商王帝辛雙眼無神,站在群臣之前。
數萬百姓,站在高台之下。
聞仲見百姓們已經來了不少,便上前大聲道:
“諸位鄉親父老,大王聖德,悔往日之事,故而命老臣斬殺三妖妃,並在此,下罪已詔,向天下百姓告罪,從今往後,大王將改過自新,廣施仁德之政,重震朝綱,為萬民謀福祉!”
“所為人非草木,孰能無過,大王改過自新,乃是天下百姓之福,大王,請念罪已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