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玄道宗每番來訪,必攜此等龐然大物耀武揚威,欺我恒嶽無護山靈獸!“一虯髯師叔目光如炬,死死盯著那龐然大物,低聲喃喃,“他日若得機緣,定要取那畜生性命,叫他們再不敢張狂!“
掌門聞言,冷哼一聲,袖袍輕揮。但見一道紫光自其體內迸射而出,直衝霄漢。紫芒過處,雲層震顫,俄而在天穹盤旋化形,竟成一條紫色巨龍。龍身蜿蜒,足有十丈之巨,盤踞半空,對著下方蜈蚣昂首咆哮。
千足蜈蚣猛然止步,巨足僵於空中,不敢前行。須臾,蜈蚣背上傳來一陣桀桀長笑,震蕩山穀:“恒嶽老兒,區區假龍,也敢在此虛張聲勢?“
“黃龍道友這柄紫嶽仙劍,昔年聞說內蘊龍魂,今日一見,果真不凡!“空中傳來一聲陰冷笑聲,“二十年之期已至,若玄道宗再勝,昔日承諾之事必須兌現——當年貴派自我玄道宗掠去的一百三十七件法寶,連同二百柄上品飛劍,一件不少都要奉還!“
掌門黃龍真人神色如常,波瀾不驚道:“歐陽道友多慮了。若玄道宗再勝,昔日諸般承諾,貧道自當履行。然若貴派此番落敗,那控獸秘法,貴派可舍得割愛?“
言罷,袖袍輕拂,天際紫龍振鱗擺尾,須臾間化為紫光,蜿蜒而入掌門手中。但見掌心紫氣氤氳,一柄紫光閃爍的仙劍顯現,正是那紫嶽仙劍,隱隱有龍吟之聲發自劍身。
千足蜈蚣既而徐行,盤旋於恒嶽派上空,俯瞰眾生。內門弟子觀之無不駭然,紛紛避讓,讓出偌大空地。諸位師叔見狀,皆蹙眉怒目,斥責門下弟子怯懦之態。
蜈蚣終盤踞於地,靜臥如山。須臾,數十道身影自其背躍下。除卻三位老者外,餘者皆為少年。玄道宗眾人或有須眉,或為巾幗,俱著紫衣曳地,色澤鮮妍。更兼男俊女俏,風姿綽約——男子氣宇軒昂,儘顯瀟灑;女子容貌姝麗,儘態極妍。恒嶽諸弟子觀之,無不目眩神迷,心下暗忖:“是故意為之,抑或天生命格非凡?“
為首一男一女,尤為矚目。
其男容貌俊美絕倫,英姿勃發。長發隨風飄舞,廣袖翻飛如翼,背負寶劍,劍穗飄揚,步履輕捷,英氣逼人。內門女弟子多有傾慕之色,更有幾人神魂顛倒,目不轉睛。
其女更是傾國傾城,一襲紫衣曳地,秀發如瀑垂肩,鳳目櫻唇,眸光流轉間彆有風情。即便是王林,竟也心跳微速,神思恍惚。然王林畢竟心性堅毅,陡然警覺,心中一凜,暗道:“此女不簡單!“遂強斂心神,神色複歸淡然。
見諸弟子紛紛失態,旁有恒嶽長輩勃然變色,低喝道:“玄道宗何時修習這等惑人媚術?實乃修真界之恥!“
一聲厲喝,如晨鐘乍響,驚醒夢中人。眾弟子悚然一驚,麵色恢複如常,然眸中餘悸猶存。
“這位想必是道虛真人了。老夫秦古雷,這兩位乃吾入門下嫡傳弟子,天生水靈根之體,靈根純度冠絕同輩。“說罷輕瞥恒嶽眾弟子,傲然道:“爾等恒嶽弟子,莫說純靈根,便是五行不雜者亦寥寥,難怪道友看不出端倪。“
眾恒嶽長輩聞言,麵色各異。掌門黃龍真人神色不變,笑意吟吟道:“玄道宗道友遠來是客,且先在敝派安歇。三日之後,再行切磋交流,如何?“
歐陽老者撫掌而笑:“甚好。玄道宗與貴派交誼匪淺,些許彩頭,不過君子之爭,斷不會因一時意氣傷了和氣。“
忽有一老者緩步而出,滿麵皺紋疊疊,神情間頗顯疲憊。忽而輕笑一聲,看向歐陽老者道:“歐陽道友,二十載光陰荏苒,可還記得老朽否?“
歐陽老者撫掌大笑:“宋道友彆來無恙!適才老夫便已望見。此番定要與道友痛飲一番,上次造訪,區區一壇美酒,何足以解老夫之饞?道友著實吝嗇!“
宋師叔撫須輕哂:“非是老夫吝嗇,實乃歐陽道友海量驚人,十壇八壇亦難以儘興。老夫一介寒修,如何供喝得起?“
言罷,玄道宗另二老者亦各尋故交敘話,須臾間,兩派長老談笑甚歡,竟將方才齟齬儘拋雲外。
忽有談及趙國修真界奇聞,諸弟子側耳傾聽,但聞——
“無鋒穀有一狂徒,竟然誘拐飄渺宗掌門愛徒,致其珠胎暗結。飄渺宗宗主怒闖無鋒穀索要公道,卻不料歸來時,繈褓中竟多了一名嬰孩!“
“更有天道門一弟子叛出山門,竟拜入合歡宗。門中與其交好者,暗中效仿,先後有七人叛出。天道門震怒,長老大怒,特頒追殺令,懸賞緝拿!“
諸弟子聞之,俱是目瞪口呆,始知修真界竟有如斯荒誕不經之事。
又聞飄渺宗太上長老無為真人,結丹大成,道行高深,數月後將慶千秋之壽。各門派與之交好者,皆遣門下得意弟子攜禮賀壽。
王林聽眾人議論不休,漸漸對趙國修真界略窺一二。正默思間,忽覺一道目光若有若無,轉頭望去,恰見玄道宗那水靈根少女柳眉,眉梢微挑,唇角含笑,朝自己微微頷首。
王林心下微凜,頷首回應後,不動聲色收回目光。暗忖:“我不過凝氣三層,何至於引人注目?定是錯覺。“
那柳眉見王林神色如常,反倒驚訝,心道:“此人不過凝氣三層,竟不被本姑娘媚術所惑,實在稀奇。“遂多看了兩眼,卻見對方依舊神色平淡,全無半分異常。細細打量後,更覺失望:“資質平平,竟敢視本姑娘如無物?“
此時兩派弟子彼此相顧,神情各異。玄道宗諸人看似普通,然周身若有若無的氣機流動,隱約遮掩了真實修為。恒嶽派諸弟子暗自揣測,卻無從判斷對方深淺,唯有個彆長老目光如炬,似有所覺,然未點破。
王林心下暗忖:“此等隱匿之術,絕非尋常法門可比。“對玄道宗更添幾分興味。
恒嶽諸弟子,目光多集於為首男女,各有揣測。然王林眼角餘光瞥見諸玄道宗弟子,於舉手投足間,皆對後排一中年男子,若有若無流露出一絲敬畏之意。
那中年男子貌不驚人,衣著樸素,站在弟子之末,似無特彆之處。然其周身氣息內斂,沉穩如淵,竟令同門弟子不自覺顯露恭敬之態。
王林若有所思,默然打量此人,繼而垂首不語,眸中卻閃過一絲探究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