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吾若要有天不可無 > 第三十七章 四年

第三十七章 四年(1 / 1)

推荐阅读:

張師兄淡掃王卓一眼,徐曰:“此突破之要,實與天資攸關。或有資質卓絕者,一舉而就;亦有需百次、千次乃至畢生不得者,此皆常理也。“

王林聞言,麵露惘然之色,忽問曰:“師兄,各層突破皆若是之艱乎?由二至三,由三至四,莫不皆然?“

張師兄頷首曰:“然也。愈進愈難,尤以三進四、五進六為甚!“

其聲方落,遠近弟子聞之,漸聚而來。忽有一女弟子問道:“師兄,三進四之難,究竟何在?弟子現處凝氣三層。“

王林視之,乃周姓女,王卓屢求未得者。

張師兄沉吟少頃,乃曰:“今日便為諸君詳言凝氣之關隘。此境六層之下,實有二大瓶頸。其一為三進四,此關對有些人而言,易如反掌;而對另一些人,則終生難越。其中關竅,非關天資,而在能否參悟大道無情四字真諦!“

張師兄言罷,目光如電,掃視眾人,複徐徐而言曰:“修真之士,當絕塵緣。能斬妄念者,三進四可期;若心有所執,則此關難逾。至於五進六之礙,實因凝氣境至此,乃質變之始。靈氣淬體,小成之變引百骸更迭,需靈力浩瀚若海,故成桎梏,遏眾人之步。“

王林聞言,心頭劇震,默然不語。

餘諸弟子亦神色各異,或恍然,或茫然,或有所得,紛紜問難。日影西斜,天色漸昏,方各散去。

王林眉頭緊鎖,獨步向穀深處。潺潺水聲漸近,轉過山坳,一泓碧溪赫然入目。

絲絲靈氣自河水中滲出,王林俯身掬水,入口一嘗,暗忖:“雖遠不及靈泉之精,然聊勝於無,亦可稍增靈力。“

王林遂取葫數枚,汲水盈之。須臾,諸葫皆滿。方欲回身,瞳孔驟縮——二師兄張狂不知何時立於丈許之外,幽影幢幢,若有實質。

王林蟄伏時久,神識遍覆四周,竟未覺其至。心下暗驚:“此人何時至此?“

張狂目光如炬,冷然道:“王師弟,此水雖含靈氣,多飲有益。然觀汝葫蘆盈滿,莫非早知此地之水於修行有益耶?“

王林神色不變,從容收葫,恭謹對曰:“家師昔年曾言,此穀清泉可助修行。故師弟未雨綢繆,略有預備。“

張狂凝視王林良久,繼而點頭:“汝師孫明玄既知此節,倒也合情。汝且歸窟勤修。區區兩載而至凝氣初境,可見用功非淺。為兄拭目以待,他日再見,當見汝已入二重!“

王林稽首而退,步步謹慎。及返洞窟,方長籲一口氣。背衫早已冷汗浸透。

幸自幼養晦韜光,隱匿修為已成本能。否則若為張狂窺破己實已凝氣三重之境,必生疑竇。

以彼之能,再以己此刻微末道行,縱使性命相搏,亦無還手之力耳!

“修真之士,雖曰超凡脫俗,實則欲念更熾,尤勝塵俗數倍。“王林暗自警省,“萬不可令他人知悉神秘珠子之事。“

遂牽壁掣機關,嚴闔洞扉,盤坐於地,凝神思索。

按理而言,修真之道,首重絕欲,俾心無掛礙,方能精進。然自入恒嶽以來,所見同門,鮮有能真正絕七情、斷六欲者,反較常人更重得失,競逐名利,熾然難消。

以此觀之,所謂“斬斷塵緣“雲雲,徒具虛言耳!然張師兄言三進四之隘,恰在“勘破情執“,豈非自相抵牾乎?

王林苦思冥想,終不得其解。自忖天性難移,難以絕情斷愛。然凝氣三重雖滯,靈氣猶日進不已,遂安下心來,專意穩固第三層境界。

荏苒光陰,一年、兩年不覺已逾四載。其間王生僅出穀一次,取水浸泡珠子而返。

現世四載,夢中廿五春秋。合前時計之,實已潛修廿七八年之久。然凝氣三重之境,依舊如故,無寸進之象。然體內靈氣,卻日積月累,未曾稍減。

是日,為四載閉關終朝。天方破曉,忽聞張狂之聲自外傳入:“諸位師弟,四載之期已至,速出洞府!掌門師伯於大殿施法,召爾等歸派!“

諸洞皆啟,內門弟子魚貫而出。四十餘眾,各有所獲,立於穀中。

王林神識遍掃,但見:

王卓已至凝氣五層之巔,幾欲破入第六重;餘人亦多有所成,或臻三層,或達四重,皆有所進益。

徐姓女弟子,竟亦入三重之境。而張狂者,已至六重之位!

忽有所感,王林暗忖:“吾之修行,似與他人迥異。“

以神識探察,竟無一人覺察己之窺探。又憶及周姓女子,兩年前自言已達三重,然今觀之,其靈氣猶滯於三重,未嘗寸進。

王林心中震駭:“莫非他人三重皆有止境,唯吾獨無?抑或吾已悄然破境而未自覺乎?“

此念方起,心頭劇震。王林極力壓下,不敢稍露形跡。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