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視造化丹如蔽履,見競價已攀至天價,不禁為王浩扼腕——此丹於彼,恐成鏡花水月矣。
正思忖間,忽聞身旁王浩厲喝:“奪靈丹二百三十粒!此乃吾輩極限,再多半枚,王八蛋才換!“
滿場驟靜,此價已駭人聽聞。然造化丹世所罕見,眾人猶戀戀不舍,麵露不甘之色。
驀地,持丹者冷笑:“二百三十粒奪靈,便欲奪小爺造化丹?癡人說夢!少於兩千粒奪靈丹,莫要開口!“
王林凝神辨之,其音色狂傲如刀,心下凜然:“此必王卓無疑!“然其身影匿於墨霧,身形、聲線皆經偽飾,終不敢斷言。
王浩垂首喪氣,如鬥敗公雞。場中眾人皆噤若寒蟬,再無競價者。
主事者咳聲示警:“既無競價者,此丹暫且擱置。諸君可繼續交易。“
言罷,徑自整理玉簡,場中氣氛益發冷凝。眾人皆揣測王卓身份,然無人敢置一詞。
未幾,複有持物者出,高聲吆喝。俄而輪至王林,其啟小瓶,但見碧色流光氤氳而生,言曰:“此液一滴敵一奪靈丹,百滴在茲,唯易三重以上凝氣口訣。“
開塞刹那,靈氣氤氳,氤氳若靄。眾皆驚詫——奪靈丹雖妙,終為死物;此液靈動若水,可煉丹、可淬器,妙用無窮。
“四層口訣換汝丹液!“一人搶先喊道。
王林挑眉:“僅四層?“
“四、五、六層俱可奉上!“旁人急道。
王林沉吟片刻,斷然道:“需三至十五層悉數相授。“
立時有人嗤笑:“癡人說夢!門中翹楚張狂師兄,縱得大比魁首,亦止步六重。七至九重秘術已難求,十重以上口訣,除師叔一輩,何人可得?莫說十三重以上絕學,便是十重亦屬鏡花水月!“
眾人聞言皆竊笑,卻無人應價。
王林聞價一怔,蹙眉沉吟。俄而,幽徑深處傳來清冷之聲:“若有二百滴,四至九重口訣悉數予汝!“
眾皆回首,但見一紫衣青年負手而來。目測二十又八九,麵若霜雪,目綻寒星,周身氣息淩厲如刀,未施化形丹而威壓自顯。其行至近前,眾人如遇天威,齊齊躬身:“參見二師兄!“
紫衣人目不斜視,徑盯著王林冷聲道:“二百滴,可換。“
王林聞言,心頭劇震,瞳孔驟縮——此人氣息如淵似海,殺伐之氣隱現,竟較之孫大柱師父與張師兄猶有過之!此刻但覺呼吸為之滯澀,體內靈氣竟有不穩之兆。
“此液乃偶然所得,百滴之外,尚有少許備作己用,實難儘數奉上。“王林拱手謙遜道,神情恭謹卻不卑微。
紫衣男子眸光微動,稍作沉吟,廣袖一拂,一抹青光直飛王林,落地成玉簡。冷然道:“罷了,餘液儘予我,此訣歸汝!“
王林接過玉簡,神識仔細探查,確認無誤後,方從儲物袋取出一小瓶,連同先前者共兩小瓶,小心置於地上,與紫衣男子始終保持丈許距離。
紫衣男子淡然一瞥,單手隔空一招,兩瓶憑空飛入其袖中。閉目略一感知,忽而抬眸道:“若再得此物,可往恒嶽後山尋我。造化丹、飛劍、玉符不論,縱是十重以上口訣,於我亦非難事。“
言訖,袍袖輕拂,轉身徑去,身形漸融於薄暮雪色中。
王林聞言,眸光陡寒,似有精芒閃過。彼時眾人未察,然王林機敏絕倫,自幼便洞悉人情險惡。彼言雖輕,實則暗藏禍心——“凡持此液可來換物“,明為便利,實則將其置於眾矢之的。
雖目不能辨,王林卻覺脊背生寒,如芒在背。顯然,已有宵小暗中覬覦。然其早有計較,麵不改色,神態從容,若無事人一般四下環顧。
俄而,眾賓客各懷所得,或喜或憂。得者欣然自得,失者麵露悵然。少頃,交易漸散,眾人或拾階而下,或踏雪遠去,唯餘鬆風嗚咽,似歎市井詭譎。
王林收神靜立,暗忖:“此劫既至,當思後圖。“遂斂氣屏息,隱入漸濃暮色。
王林並未與王浩同行,暗取數十仙符貼於腿上,身形驟然如離弦之箭,疾馳而出,須臾間遁入密林,渺無蹤跡。
王浩本為玲瓏剔透之人,見狀大悟,急取仙符貼身,展翅如飛,緊隨其後。其餘幾人亦如是,得物後即刻遁逃,唯恐不及。
彼時,數名內門弟子覬覦王林之秘液,欲行劫奪。然見其瞬息百裡,心駭不已,欲追不能,唯啐罵數聲而返。
更有修為高深者,雖有覬覦之意,然門規森嚴,內門弟子相殘,若被師長知曉,必遭嚴懲。故雖心有不甘,卻亦不敢公然追擊,隻得悻悻而歸。
王林奔逸如飛,疾趨不已。所貼仙符層層疊疊,其速愈增。數十符加持,身若驚鴻,倏忽返至門派之內。
其最畏者,乃那紫衣男子。及抵門內,未赴雜務處,乃匿於一荒僻空室,屏息凝神,以待天明。恐化形丹效儘,真容暴露,故不敢稍懈。
及至曉色初開,丹效漸失。王林觀四下無人,方悄然出室。沿途探查,並無異狀,乃返雜務處。是夜,閉戶潛修,摒絕外事,專意淬煉真元,再不問門外紛擾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