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虛無源道珠 > 第195章 再回柳樹胡同

第195章 再回柳樹胡同(1 / 1)

推荐阅读:

羅江在天雲觀中又留下一些糧食和彆的物資,告彆了兩個師兄,在小道童們的歡笑聲中離開了。

回到四九城後,他又去看了看之前的那座兩進四合院,現在的四合院裡,除了正房沒有租出去外,彆的房子都被軍管會安置了住戶。

“東家來了,上次您過來的時候我沒在家,一切都好吧!”

杜廚子今天在家,看到羅江後,連忙打了個招呼。

“杜師傅,現在過得怎麼樣?”

羅江看到熟人心情也好了些。

“現在過得可比以前好多了,我在泰豐樓找了個工作上班,每個月有八十萬的工資,(剛解放時候的舊幣,等於現在的八十塊錢)足夠養家糊口了,還是新龍國好啊!再也不用擔心被人欺負了。”

杜廚子聽羅江問他現在的生活,立刻就高興的說了起來,臉上的皺紋都比以前少了一些。

“東家來了,可有些日子沒見了,家裡都還好吧。”

春華嫂子聽到羅江和杜廚子說話,也從屋裡出來和他打個招呼。

“春華嫂子啊,家裡都很好,王師傅又出去做工了?”

“老王現在也有了正式工作,在家具廠上班,他的技術好,每個月都有八九十萬的工資,現在人家老王過得比我都好。”

杜廚子羨慕的說了起來。

“比你杜兄弟可差多了,你每天下班都能帶兩個飯盒回來,老王都是帶著一身木屑回來。”

春華嫂子和杜廚子家的關係好,又是多年的鄰居,王木匠經常會和杜廚子兩人在一起喝兩口。

“我家三個孩子,花費也多,你家才兩個,而且老王掙得也比我多一些,尤其是他加班多了後,他掙得的工資就更多了。”

羅江聽著倆人說著自己的家常理短,也是為他們感到高興,每家給了一斤糖塊,在杜廚子和春華嫂子的感謝聲中,就告辭離開了。

“這小羅東家是我遇到最好的東家了,當年要不是東家收留我們家,估計早就凍餓死了。”杜廚子拿著糖塊,感歎了一番,眼中帶著滿滿的感激目光。

“是啊!小羅東家當初也很照顧我們家,過年還請我們院裡的幾戶人家吃飯,還有你做的年夜飯,比現在吃的都好,我家老王經常說,也沒機會報答小羅東家。”

“我聽淑敏說,小羅東家的父母都是大官,李老師現在的官和人家比起來,都差遠了。”

“那天我也看到小羅東家發火了,李老師見了都害怕,嚇得他出去後,就再也不敢回來了。”

“這也不怪李老師,他現在的工作忙,根本就沒時間過來看看,才被軍管會的人安排了正房。”

“唉……要說這正房住的人家,也是太不懂事了,好好的房子給弄成那樣,也難怪小羅東家會發火,你看東西廂房的這兩家,人家是怎麼維護這房子的。”

“喲!杜師傅今天沒上班,春華嫂子和杜師傅說什麼呢?”

兩人正說著話,李福成從外麵推著自行車走進來。

“李老師今天有空過來,我今天歇班,小羅東家剛走,我和春華嫂子送他出去的。”

杜廚子習慣了李福成之前的老師名頭,一時間也改不過來。

“小羅兄弟回來了?之前的工作太忙了,我也沒時間過來看看你們,今天正好從這裡路過,杜師傅,春華嫂子,馬上就要過年了,這兩條煙就送給你和王師傅。”

“哎呀!這怎麼好意思,要送東西也是我們給您送才對。”

杜廚子嘴上說的好聽,手下卻是不慢,接過兩條煙就給了春華嫂子一條,他們和李福成一家是多年的老鄰居,羅江不在家的時候,他們幾家經常在一起吃飯。

而且李福成還教杜廚子家的大貴,二貴和小石頭這幾個孩子學文化,處的關係可是好的很。

“李老師,這是小羅東家送的糖塊,正好給郭家妹子帶一些回去甜甜嘴兒。”春華嫂子這個人實在,又和郭雲霞說的來,抓了一把糖塊就往李福成口袋裡塞。

“這可使不得,再說我們也發了一些糖塊。”李福成連忙拒絕。

杜廚子雖然嘴上不說話,但手下卻是不慢,也抓了一把糖塊塞到李福成另外一邊的口袋裡。

“你有是你的,這是我們給郭家妹子和孩子們的。”

李福成家現在有三個孩子,兩個兒子,一個女兒,郭雲霞在休息的時候,也會帶著孩子們來這裡串門,春花嫂子和淑敏嫂子,看到郭雲霞一家來了,都會拿出家裡藏起來的好東西給孩子們。

羅江回到家裡後,就和老白頭兩人忙乎起來,把戒指裡的牛肉,又多做了一些鹵牛肉和醬牛肉。

也不知道二嫂杜雪蓮想了個什麼辦法,在第二天就發現了恭王府的藏寶,很快就驚動了領導們。

至於怎麼處理這些藏寶,羅江就沒再去關注,隻是看到二嫂在回家時,臉上就一直帶著的笑容,他知道這事辦成後,二嫂現在的職位,肯定比以前提升不少。

在家裡休息了數日後,就進入臘月了,數九寒天的也越來越冷,四九城裡都有零下二十度左右了。

城裡的人們個個都包裹的很嚴實,老遠一看就像個大粽子,恨不得把家裡的棉衣都穿在身上。

母親早就給幾個孫子孫女都做好了厚棉衣,棉褲,棉帽子,棉手套,棉鞋,等抗寒耐冷的衣物。

羅江拿出幾張狼皮,又拿出一些棉花和棉布,給了兩個嫂子,讓她們多做幾床棉被,有狼皮鋪在床上,幾個侄子和侄女也就不怕冷了,又送給老白頭一件棉大衣。

在這些日子裡,家裡人吃的東西都含有一些靈氣,這些靈氣在身體裡慢慢消化完後,他們的體質也都在慢慢的改善著。

家人們的身體現在倒是還沒有多大的變化,但有一次羅江聽到母親和兩個嫂子的談話後,就明白這是靈氣發揮作用了。

“這幾個孩子今年冬天倒是還沒鬨毛病,我記得往年冬天的時候,他們不是感冒就是咳嗽,每天都在吃藥,最嚴重的時候,大丫還去醫院裡打了幾針才好。”

二嫂和母親,大嫂說著閒話,就說起了家裡的這幾個孩子。

“以前家裡吃的不好,現在吃的幾乎都是細糧,吃的東西好了,身體需要的各種營養多了,抵抗力也就強了很多,才很少得病。”

母親是醫院的院長,本身也是醫生,她自然知道人體需要什麼營養,就和兩個嫂子解釋了一下。

“這都是江娃子的功勞,以前我們家可不能天天吃細糧和肉食,自從江娃子回來了,現在我們家的生活條件都提高了好幾倍。”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