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的螃蟹宴當然很新鮮,清宮吃螃蟹,多是會芳進上的,選最肥腴的進內,送來宮裡時各個還鮮活著,隻是簡單一蒸,入口便鮮得不行。
這種時鮮,也是按照位份分給的,阿哥所裡有體麵的格格能吃到一兩個,大多數都分不到多少,所以一聽聞晚上要吃螃蟹宴,張氏也很驚喜。
宋滿就由衷有種八十老頭娶媳婦的無力,她懷著孩子,為了安全也不能吃,往常總能吃到的時候,對這東西並不在意,如今螃蟹隻有時令季節這一陣能吃到,她就惦記得不行了,吃著蓮子羹,都感覺沒有滋味。
下晌赴宴之前,春柳特地叫冬雪要了兩碟點心回來,香甜酥脆的棋子酥和軟而酥香的椒鹽千層餅,配一碗溫溫的牛乳蓮子粥,早上的蓮子羹兌入細米粥裡,澆一勺桂花蜜,入口清潤香甜,配一攢盒鬆花小肚、臘香腸,甜鹹香軟俱全,很豐盛的一頓加餐。
佟嬤嬤也叮囑宋滿:“格格用些,晚上螃蟹寒涼,您千萬碰不得。您若喜歡,明年小主子落了地,要吃多少沒有?這會還是擔待些。”
宋滿自認作為一個成年人,多少還是有些自製力的,被她這樣哄著,心裡有些好笑,有些無奈。
佟嬤嬤在宮中浮沉半生,四十多歲的人了,她這身體才十七八,在佟嬤嬤眼裡可不是孩子嗎?
她在三人的注視下,老老實實吃了頓點心,才更衣梳妝,準備赴宴。
因庭中金桂開得正好,樹上石榴顏色正紅,四阿哥叫將晚膳擺在院中,四福晉一早開始叫人預備,從庫房抬出一張紫檀雕花八仙大桌擺在庭中,兩把紫檀梳背椅,三個小繡墩,成套的官窯白底紅釉金桂紋瓷器碗碟,時令果碟、月餅點心單擺一看桌在果樹下。
她從公中封了二十兩銀子給膳房,傳四阿哥的話交代預備螃蟹宴,膳房自然不敢怠慢,紅日西斜時分,膳盒流水似的捧進了小院,院子裡熱鬨起來。
四福晉下晌出了門,到永和宮請安,她與四阿哥商議好,今日一同向德妃問安,兩人自然也一起回來,這會算著時間,他們應該快回來了,宋滿更換好衣衫,走出屋子,對麵李氏、張氏也先後從房中走出。
轉眼兩個多月不見,李氏消瘦不少,但氣色不錯,倒不顯得憔悴,她本就是極嬌媚明麗的樣貌,格外精心打扮一番,蓬鬆如雲的發髻,細眉淡掃,眼角暈著淡淡的胭脂,細柳似的腰身,穿著品紅的衣裳,石榴花似的明豔動人。
她發間還斜插著一支金步搖,紅寶石滴珠掛在花絲上顫巍巍垂下,一走一動,寶石輕曳,格外的風流嫵媚,張氏與她一同行走,便顯得失色不少,這會頻頻打量她,悄悄抿唇,神情不快。
李氏終於聽得解禁的消息,一雙眼睛極亮,躍躍欲試,閃爍著興奮期盼,這會看著宋滿,半笑著看她,“宋妹妹,尚未對你道聲恭喜,到底妹妹有福,又有了身孕,聽聞阿哥福晉都高興極了,可真是妹妹的福氣。”
她是一定要在口頭上占宋滿一些便宜,當然,宋滿也不慣著他。
她康熙十五年出生,比原身大一歲,叫妹妹倒也叫得,當然,宮中大多數時候並不以年齒論高低,但宋滿並不打算從此著手,打這些姐姐妹妹的口頭譏諷,不痛不癢,多沒意思?
她微微含笑,神情柔和愛憐地輕撫小腹,“有這個孩子,心裡倒像有了期盼似的,旁的倒都不要緊,姐姐未曾有過,故而並無體會。等姐姐有身子那日,自然就明白了。”
李氏無聲地磨牙,同住一陣,雖然已經知道李氏脾氣不怎麼樣,卻未想到她竟然張嘴就嗆聲的張氏已經呆愣住。
再看一向溫溫柔柔的宋姐姐一番話就叫李氏臉色如此難堪,她忽然感覺對這生活了幾日的小院不大熟悉了,腳悄悄往旁邊移。
大庭廣眾之下回擊,宋滿難道不怕被傳入四阿哥口中嗎?
答案是出人意料的否定,甚至她很期待四阿哥知道。
她是要立好人人設,不是要做麵人,叫四阿哥一味以為她沒脾氣,隻會影響進度,偶爾還是要有一些脾氣的。
現在一切剛起步,正是最好的時候,否則過些年再慢慢露出脾氣,不僅對人設推進沒有幫助,還會適得其反,讓四阿哥認為她從前的好性都是演出來的。
李氏話說到那個份上,她還不反擊,擎等著以後彆人騎到脖子上?
見李氏臉色難看,宋滿並不在意,她在院子裡慢慢走了一會,途經恨不得把自己塞進地縫裡的張氏,不由一笑,神情溫和地誇她道:“妹妹今日這鐲子是福晉賞賜的吧?顏色真好,福晉多疼你呢。”
張氏聽她如此說,緊張的神情果然放鬆了一點,“是,福晉待我很好。”
宋滿笑著道:“今年石榴果子結得極好,我想叫太監摘一個下來吃,妹妹要不要嘗嘗?”
張氏略一遲疑,見她眉目含笑,還是試探著點了點頭。
光站在這裡,好像有些尷尬,吃點果子,坐下說話,果然舒服許多了。
李氏睨她們一眼,隻是輕嗤一聲,並不來吃石榴,傲然立在一旁。
張氏是個清秀的小美人,今日穿著一身簇新的藕粉衣裳,繡的水仙花清雅又秀麗,隻是與發間的金釵不是很搭,衣服素雅,發飾太華麗,主人若容貌過人還能壓住,但張氏的氣質太柔軟內斂,就不大壓得住,顯得配在一起不大相宜,尤其張氏為了搭配那發釵,還特地選用了其他金簪珠花,將發型修飾得格外華麗。
她顯然是在摸索裝扮,還不算很得心應手,身份轉變太快,很難立刻適應,但處在這個生活環境裡,要學起來是很快的,宋滿並不多事指點,一來,她不過仗著多活幾年而已,自認審美並不比人高太多,沒那為人師的本領;二來,張氏顯然是精心打扮過,並對此很滿意,她們關係平平,她貿然提出建議,隻會鬨得大家不快,她乾脆不誇衣服首飾的搭配,隻誇玉鐲。
玉鐲和藕粉的衣裳便很搭,福晉出手大方,玉鐲成色不錯,戴在張氏腕上,更襯得肌骨瑩潤,確實好看。
秋日的石榴清甜,小太監特地選高處陽麵的摘,紅彤彤的差一點就要炸開,用銀刀輕輕劃上兩刀,石榴便迫不及待地裂開,露出甘甜鮮紅的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