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閒坐著說話,宋滿有一點摸出四阿哥總來的規律,大約是覺得在這裡不用聽那些恩怨是非,感覺舒心,再加上她有意營造溫馨安穩的氛圍,漸漸讓四阿哥的眷戀脫離了肉體情欲。
這是好進度,她更加小心維持,絕口不提福晉拉她說了什麼、李氏如何、將要進來的張氏又如何,隻談風花雪月家常閒事,拿新讀的詩向四阿哥請教、二人一同理花弄草,或者給四阿哥看她打算給孩子做的衣裳。
最後一項是很有必要的,四阿哥和女兒必須有感情,等到女兒出生才開始培養就太遲了,而且四阿哥心裡沒準還盼著一舉得兒,若帶著得子的期盼,得到女兒,心裡還會有落差。
她得給女兒的出生做好鋪墊,也是為女兒的前路做鋪墊。
四阿哥看著她手裡那塊水粉的綢子,揚揚眉,“樣子倒是不錯,可若是個小阿哥,這衣裳可不堪配。”
宋滿笑道:“小阿哥的衣裳也做,小格格的衣裳也做,是兒是女,都有個準備不是?”
四阿哥看那滿滿一簍水粉、藕粉、葡萄紫的料子,好笑搖頭:“你這有幾件是給小阿哥預備的?”
宋滿含羞嗔他,“是兒是女,不都是好孩子?妾心裡盼著先得個小女孩兒,女孩和額娘最貼心了!後頭再有多少臭小子,惹妾生氣的時候,看著女兒都能寬慰些。妾在閨中時,家裡老太太就是這樣說的。”
四阿哥若有所思,“小五倒確實是更懂事體貼人些。”同母的一弟一妹,四阿哥心裡一比較,很容易分出高下來,想到自己還年輕,往後子嗣多著,無需著急,便也覺得先生個貼心的女兒是很不錯的。
看小五,對皇瑪嬤、汗阿瑪和額娘百般體貼孝順,說話溫言軟語,心也細致,比十四那個小牛犢子強多了。
宋滿這個畫大餅的當然隻笑著點頭,女兒以後是什麼脾氣,乖巧老實與否,她可不能保證,誰規定小女孩兒就得柔順體貼了?
四阿哥現在把這口餅吃進去了,等女兒出生,投入了感情,看著一個小娃娃一點點長大,他還能鐵石心腸,隻因為女兒性格不柔順就不喜歡?
宋滿頭一次發現自己如此有詐騙天賦,並且分毫不以此羞愧,她笑眯眯對四阿哥暢想了一下有女兒之後都要做什麼,“她四五歲上,就什麼話都會說了,妾到時候教她念詩、讀書,爺的字寫得最好,咱們的小格格臨阿瑪的字,以後說不準也是個女學士呢!咱們養出個李清照第二來!”
四阿哥聽了哈哈大笑,“孩子尚未出生,你就替她立下誌向了?”
“不愛讀書寫字也好,還可以騎馬射箭,這是滿洲舊俗,她練得好了,在馬上多颯爽?”宋滿眉目含笑地撫著小腹,“哪怕她什麼都不喜歡也好,就叫她在咱們身邊快快活活地長大,做一顆小甜果。”
她說著,抬眼笑著看向四阿哥,卻見四阿哥怔怔看著她,目光似極悠遠,不知想起什麼,眸中有尚未來得及收起的複雜神情,她心中一動,臉上恰到好處地露出一點疑惑:“爺?”
四阿哥垂眼笑了,再看向她,輕撫一下她的肚子,“爺的小格格,當然怎樣都好。若真是個格格,就叫她雅利奇,爺的女兒,就做顆好命的小甜果吧。”
宋滿笑著念一遍這個名字,懋嬪會滿語,她這段日子也學會不少,知道雅利奇就是甜果的意思,雖沒有什麼靈瑞、鳳凰的好意頭,但這三個字對她來說更真實,更可達成。
將放在與四阿哥目光相對一瞬間心中所想全部扔掉,宋滿專心致誌地應對眼下的四阿哥,含笑盈盈,“有爺這樣的阿瑪,怎麼能不好命呢?不過,若是個小阿哥,這名字就可惜了。”
她若現在就一門心思確定是小格格,顯得有些可疑,並不是陰謀層麵,而是容易叫四阿哥聯想到三月裡那個可憐的孩子。
她並非規避那個孩子,她既然得了人家娘的身子,祭日冥壽,就一定不會虧待了孩子,為小孩誦經也是真心實意,要想將孩子的痕跡抹去,也太不是人了。
但現在不是提起那個孩子的好時機。
一旦叫四阿哥聯想到那個孩子,他就會想起當時的失望,對她現在這一胎,也會下意識地不抱希望,以免再次得到壞結果,然後再次傷心。
這是人的本能,無法控製,宋滿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用儘全力避免四阿哥對二者產生聯想,如果她現在過於肯定是個女孩兒,很容易叫四阿哥聯想到,她是在期望那個孩子轉世回來。
四阿哥神情鬆散,睨她一眼,笑:“倘若是個小阿哥,這名字也不可惜,爺自然能叫它有用上的一日。琅因做了這麼多小格格的衣服,就忍心置之高閣不用了?”
他目光狎昵地看著宋滿,語氣輕佻,宋滿臉頰騰地通紅,側過臉去,四阿哥仍懶懶坐著,眼中便隻看得到一節雪白的玉似的脖子,和鋪上粉紅的臉頰。
他輕笑出聲,正待再言語,宋滿卻含羞回臉看他一眼,“爺說的話,妾都記下了,爺可不許反悔。”
然後飛快將頭又側了回去,羞意鋪滿芙蓉麵,煙波含光,更為這張麵孔添光彩,四阿哥朗聲而笑,搭著她的肩摟住,“爺君子一諾,豈會有違?”
見他們好好說著話,愈坐愈近,佟嬤嬤眉心微蹙,剛要張口,那邊春柳和冬雪一左一右,笑嘻嘻地來挽住她,主子跟前掙紮動手,既不雅和不合規矩,她不得不順著二人的力道,和二人一起退出去。
那邊蘇培盛早很有顏色地帶人退到明間,守在落地罩外,佟嬤嬤真正麵露不悅之色,看向她一向覺得穩重妥帖的春柳,“格格身懷有孕,正應莊重謹慎,你們隻想著一時恩寵歡喜,豈是長久穩妥之計?”
一向對她柔軟順從的春柳卻笑盈盈地道:“阿哥和主子都是有分寸的人,嬤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