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現場痕跡來看,確實有大家夥在這裡肆虐過。
至於王平褲襠的異常情況。
這就沒人能夠看懂了。
張抗美同樣大吃一驚。
沒聽過大炮卵子好這口啊……
王川走過去探了探王平的鼻息。
還有氣,人沒死。
隨即,王川蹲在地上拔出刀,小心割開王平的褲子。
“嘶!”
饒是見慣了大場麵的王川,也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
王平的下半身血肉模糊,完全看不出槍彈的輪廓。
不用想。
這尼瑪是疼暈過去了。
命根子慘遭重創。
任何一個老爺們見到,恐怕都會渾身發寒。
“嗷!!!”
伴隨著一股巨力按壓人中,王平猛地張開眼睛,嘴裡發出撕心裂肺的慘叫聲。
昏迷可以暫時抵消疼痛。
可一旦蘇醒,嘿嘿嘿。
有你受的。
看到王平疼得滿地打滾,張鐵山磕磕巴巴道:“王……王平,你現在咋樣?”
王平隻顧嘶吼,說不出一句整話。
“張大叔,趕緊把人送下山,送給衛生院搶救吧。”
王川起身指了指王平的褲襠。
“搬走。”
張鐵山咽了咽唾沫。
要是王平就這樣死在山裡,張鐵山倒也不會特彆意外。
問題是人沒死,但也當不成男人了。
這可比死了還難受。
“二哥,你特麼的到底是咋回事啊,大炮卵子咋會廢了王平那個地方呢?”
公社,衛生院門口。
王川和張抗美叼著煙,等著張鐵山從裡麵出來。
“你問我,我問誰去,沒準這小子把鹽袋子藏在了褲襠裡麵,被大炮卵子當成了美食。”
說完,王川再也繃不住了。
丟下煙頭哈哈大笑。
張家屯有史以來,就沒出過公公。
王平這一回,算是創造了先例。
張抗美見狀也跟著笑了起來。
真是應了那句老話。
害人者人恒害之。
“大爺,人咋樣?”
等到張鐵山帶著人從衛生院出來,張抗美迫不及待地詢問結果。
“命是保住了,不過那玩意……唉。”
張鐵山搖了搖頭。
王川說道:“割了?”
“你們兩個啊,行了,彆在這裡幸災樂禍了,回去吧。”
張鐵山歎了口氣。
擔心下半身感染,衛生院的醫生直接一刀切。
也不知道王平醒了,能不能承受打擊。
這兩個癟犢子,倒不如直接在山裡弄死王平。
把人家搞得人不人鬼不鬼。
多少有點缺德帶冒煙。
“呦,這不是老張嗎,今天咋有空來公社?”
眾人剛剛離開衛生院,一名穿著乾部服中年男人停下自行車,主動對張鐵山打了聲招呼。
張鐵山先是一愣,隨即低聲道:“王川,你留下,其他人先回村吧。”
王川點點頭。
依稀覺得眼前的中年男人有點眼熟。
“梁主任,你這是要出門。”
“唉,彆提了,彆人過年高高興興,我們供銷社過年就和過關似的,肉聯廠和副食品公司的那幫爺爺,胃口一年比一年大。”
中年男人下了自行車,從兜裡掏出一包售價4毛5分錢的高檔香煙紅梅。
取出兩根,分彆遞給張鐵山和王川。
“老張,這位小同誌是?”
“梁主任我給你介紹一下,他是我們一隊的隊員王川,他哥是我二閨女的男人。”
“王川,趕緊叫人,這位是咱們供銷社的梁金泉梁主任。”
張鐵山輕輕拍了王川背後一下。
“梁主任好,張大叔平時沒少跟我提起您,說您管理的供銷社,是咱們公社的先進單位。”
王川笑嗬嗬地向梁金泉問好,各種好聽話跟不要錢似的脫口而出。
難怪覺得眼熟。
原來是供銷社的一把手,赫赫有名的梁萬元。
之所以有這個外號。
乃是因為在改開之前,梁金泉的個人積蓄就已經超過了一萬元。
屬於是最早的一批萬元戶。
撈錢的本事那叫一個絕。
“嗬嗬嗬,小夥子真會說話。”
花花轎子人人抬,見王川小嘴跟抹了蜜似的,梁金泉臉上也是笑容不斷。
“對了老張,你上次托我幫你家親戚搞一張獵人證,我記著你那個親戚也姓王,不會就是小王吧?”
“……”
王川聽後一頭黑線。
咋聽咋感覺是在罵人。
“就是他。”
張鐵山吐了口煙圈,順手彈了彈煙灰,說道:“梁主任,那件事情……”
“不好辦呐。”
梁金泉收起臉上的笑容。
獵人證的作用不隻是讓老百姓合法持槍,拿著武器招搖過市。
還有一項特彆的作用。
可以將部分打到的獵物,拿到集市上公開銷售。
獵物來路正規。
也就不會被扣上投機倒把的帽子。
“咱們公社一年隻能批一張獵人證,盯上這玩意的人又何止幾十個,慢慢來吧。”
梁金泉看了一眼手表,說道:“老張,我先不和你說了,縣裡的那些爺爺們還等著我去伺候呢,有啥事咱們回頭再嘮。”
目送梁金泉騎著自行車揚長而去,張鐵山口中發生於一聲冷哼。
一口濃痰被他吐到了地上。
“癟犢子玩意,真尼瑪是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後!要不是當年二大爺保你,你早嘰霸被一擼到底了。”
低聲罵了幾句,張鐵山無奈地說道:“王川,你也都看到了,自從老支書病了,不但老曹家耀武揚威橫著走,就連姓梁的都開始和咱們家劃清界限了。”
“張大叔,你消消氣,人走茶涼這種事,不值得您發火。”
安慰了張鐵山幾句,王川緊接著問起梁金泉遇到了啥事,能讓他這位在公社橫著走的土霸王,一口一個爺爺的稱呼縣裡的乾部。
“還能為啥,肉唄。”
張鐵山不以為意道:“你彆看梁金泉在咱們麵前吆五喝六,裝得跟個人似的,日子過得那也是如履薄冰。”
“知道啥叫年關不?”
“舊社會講一個過年如過關,供銷社這幫犢子沒到年底,也都要過一關。”
王川想了想,說道:“也就是說,梁金泉去縣裡找肉聯廠和副食品公司,是為了多弄到一些過年肉了?”
張鐵山點點頭。
每到臨近過年的時候,又往往是供銷社肉食品緊缺的日子。
農村人講究一年到頭,日子哪怕過得再苦,大年三十也要吃一頓肉餡餃子。
偏偏。
每年進入十一月份,上麵撥發給供銷社的肉食品,隻有平時的三分之一。
有的時候,直接就不發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