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從成為悍匪開始 > 第四十二章 立冬前夕

第四十二章 立冬前夕(1 / 1)

推荐阅读:

“陸頭兒,經過火器營這一個月的製造,已製得炸藥兩千枚,燃燒瓶一千五枚。”

“如今我寨佩刀帶甲的嘍囉,莫約有五百人,八十名輕騎兵,以及七百名棍夫。”

“先前當家的囑咐,製造的‘升降梯’與‘投彈器’均已完成,稍後我可領您去查閱試用。”

“陸頭兒,這是黑雲寨附近的分布圖,您請看。”

書房中,眾骨乾依次彙報成果。

最終由崔世軍獻上一份至關重要的“黑雲寨”分布圖。

想要打好山地戰,地圖絕不可少。

“都圍上來,一起探討。”

陸雲川招呼眾骨乾圍攏書桌,開始分析這份地圖。

崔世軍指著地圖上一係列位置講述道:

“如圖所見,此處便是黑雲山,距咱們白頂山莫約有二十裡山路;

黑雲山有兩條山路連接,一是咱們腳下這條,二是陰山東南側,連接黑河的一條;

前一條山路直通黑雲山西坡,後一條山路直通黑雲山東坡;

西坡陡峭高聳,東坡地勢較緩;

黑雲寨在東西兩側的半山坡上都設有關隘;

我與兄弟們觀察過了,兩個關隘地勢都很險峻,且修得高聳牢固,全是以大石頭所砌,關門也是黑鐵與實木所築,與城門都差不多了。”

“黑雲山南坡與北坡呢?”陸雲川問道。

“全是懸崖峭壁,毫無攀登可言。”崔世軍搖了搖頭。

“照你這麼說,咱們隻能強攻關隘了?”

胡大勇搖頭道:“咱都是守過鐵門關的人,應該都知道,一旦糧食與守城裝備足夠,千人便可死守城門不破,何況黑雲寨還居高臨下,占據了地理優勢。”

“圍困如何?”

“圍困個屁啊,黑雲寨發展這麼多年,肯定是有存糧的,沒把他們困死,自己反倒餓死了。”

“而且馬上入冬了,會下雪吧,倒是若冰封山川,對咱們進攻一方更不利。”

“咱不是有炸藥麼?將關門炸開不就得了?”

“以咱這點兒人手,估計還沒衝到關門口,就已死得七七八八了。”

“攻城車,雲梯,都沒有……”

“怕個鳥甚啊,大不了老子身披鐵甲,渾身綁滿炸藥,衝過去炸門!”

“搞這出兒?彆忘了,你還沒娶老婆呢……”

似乎所有條件都不利於打這場山地戰。

一番激烈爭論後,眾人不約而同將目光挪到了陸雲川臉上。

陸雲川表情十分平淡。

強攻肯定不可取,還是須得用計謀。

“兄弟們放心,破關,我自有妙計,但為了防止軍機泄露,臨陣之前我才會說出來。”

陸雲川自信笑了笑,“好了,大家各司其職,繼續籌備戰鬥;

董大,你方才說升降梯與投彈器已製作完成了是麼?帶我去瞧瞧吧。”

“行,當家的請隨我來。”

董大便帶著陸雲川來到前庭,升降梯與投彈器各有一台原型。

這投彈器沒什麼好驚豔的,就是加大版的“彈弓”,操作起來也很簡單——兩人固定好弓架,兩人拉伸彈繩,一人往皮兜裡裝彈,隻需五人便可操縱一台投彈器。

“試過了麼?這投彈器能打多遠?”陸雲川問道。

“按一斤炸藥瓷罐來算,能打出五十來丈,當家的若想打得更遠,可加高弓架與加長彈繩。”

董大說著,又撓了撓頭:“但是精度嘛……嗬嗬,確實比不上重弩。”

五十來丈,也就是一百五十米開外了,這個距離已經能滿足遠程作戰,

至於精度麼……技術限製就擺在眼前,要求也不用太高,隻要能將炸藥與燃燒瓶投進對方關隘即可。

“乾得不錯。”

再看升降梯。

相比較於投彈器,升降梯的結構則要複雜些。

但董大不愧是祖傳木匠,當真將陸雲川設計圖中的東西一比一給複刻了出來。

“哎,話說,這滑輪兒你是怎麼製作出來的?”

陸雲川指了指升降梯上滑輪組。

滑輪是省力的關鍵,也是整套設備最難的技術點。

董大笑道:“其實也沒多難,將馬車的軸承拆下來,簡單改良一番便得到了。”

馬車軸承?

古代造車技術成熟,利用軸承改良滑輪,實在是太聰明了。

“好手藝,當賞!”

陸雲川忍不住大讚,“回頭你去找孫銘領三頭肥羊,就當做是給你的獎勵。”

“多謝當家的!”

董大抱拳拜謝。

依靠人力上山下山實在太累,今後有了這升降梯,不論運兵還是運貨都能節省許多時間與力氣。

“投彈器如今有多少台?”

“二十台。”

“再趕製十台可行?”

“這器械好做,完全沒問題!”

“很好。”

黑雲寨的關牆高聳又如何?一通火藥轟炸下來,即便關牆不到,守關的人也堅持不住。

……

接下來幾日,陸雲川便留在了白頂山,為攻打黑雲寨做著最後的準備。

同期,涼州城竟真的出兵了,打著剿匪的口號進軍陰山。

但有趣的是,派來的一千名官兵,在陰山轉了三四天,除了留下一地野屎,未發一箭,未殺一人,然後怎麼來的,便怎麼回去了。

說白,本次出兵不過是涼州官府逢場作戲,為前些日子被搶劫找回麵子罷了。

要不是陸雲川即將攻打黑雲寨,不想多生事端,否則這些官兵就不止留下一地野屎了,還有一千套甲胄。

十月。

天氣驟降,冬季將至。

在短短幾日內,山裡大變了模樣。

涼風卷過山林,枯葉辭彆枝頭,萬物歸入洞穴,生機逐漸隱藏。

蕭瑟,枯黃,肅殺,淒涼。

此時此刻,陸雲川站在山崖,俯瞰延綿山川,袖發隨風而動。

他堅定的目光中還夾雜著些許擔憂。

是一戰成名?

還是功虧一簣?

“當家的,你找我?”張三兒走上山崖。

陸雲川從懷中摸出兩封書信遞了過去,吩咐道:“這兩封信,一封送到縣衙交給李良,一封送去軍營交給周大彪。”

“明白。”

張三兒接信離去。

時下,

大昭建安八年,十月初二,立冬前夕。

出征在即,也願出征大吉。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