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文帝(1 / 1)

推荐阅读:

那日與陳循會麵以後,為了兩人的合作順利進行,所以特意給蕭凜準備一塊令牌,在京城內可暢通無阻。

蕭凜猜到令牌可能丟在上清宮,卻沒料到柳映梨竟然會識得令牌的主人,還將其送回陳循手中。

這是明晃晃的示威。

她猜到了什麼?

“殿下並沒有降罪,可我心中,惶惶不能安。”

陳循緊握著令牌,指間摩挲著花紋有些出神。

柳映梨最喜歡賞一顆糖再打一巴掌,說不定,心裡早已盤算什麼。

“你與我的合作,旁人不會的得知,殿下她……也不會得知。”蕭凜害怕陳循因這件事就此斷了合作的念想。

可他暫時需要攀上昭陽王室的關係,好為自己開路。

陳循沉默著。

廳前,空青快步跑了進來,微微喘著氣稟告:“嘉寧公主有口諭!”

陳循隱匿在一側的屏風之後。

前來傳口諭的人是蒹葭。

進入觀海閣後,她規規矩矩屈身行禮,聲音清亮:“傳嘉寧公主口諭,從今日起,三皇子蕭凜無事不得入上清宮!”

蕭凜聞言微愣:“殿下又在置氣?”

“三皇子不必擔憂。這一次,殿下的話可值千金,絕不會再出爾反爾!”

他想到那塊丟失的令牌。

會不會柳映梨對此有所察覺?

“這是懲罰,還是獎賞?”蕭凜心中有些沒底。

蒹葭垂眸:“殿下的心思,奴婢怎能隨意揣摩?偏殿內還有三皇子的私物,若是三皇子同意,奴婢差人將私物都送到觀海閣來。”

“不必了,我親自去取。”

“是。”

將口諭帶到後,蒹葭離開了觀海閣。

蕭凜回想著那道口諭,不知道柳映梨究竟是藏著什麼心思?

要他將東西全都搬回來,是真的厭惡自己了?還是說,要給其他男人騰地方?

腦中忽然浮現出一個念頭,讓蕭凜耳廓漸漸泛紅。

會不會……她不滿意那夜的肌膚之親?

想法一旦萌生,便無法更改。

否則,該如何解釋,柳映梨對他的丟棄?

“她猜到了。”

陳循從屏風後走出來,聲音篤定,溫潤的臉頰上多了絲昏暗。

蕭凜搖頭:“按照她的性子,一旦得知,絕不會如此平靜。”

他熟諳柳映梨的性格。

要麼鬨的皇宮雞犬不寧,要麼讓他進宮請罪。

可偏偏,她選擇了一個最安靜的辦法。

無事不得入上清宮。

是覺得他沒用處了麼?

“不管怎樣,你與我的合作不變。至於其他人如何,沒那麼重要,不是麼?”

蕭凜甩掉讓自己不悅的想法,重新將話題轉回到陳循身上。

在他的計劃裡,柳映梨與旁人無異。

反正到頭來,都會成為大魏亡國後的孤魂野鬼。

陳循溫和微笑:“你說的沒錯。”

皇城內。

穿過南華門,柳映梨在太監的引領下來到奉先殿。

髹金漆雲龍紋寶座上,文帝認真批改奏折,聽見門口有聲響傳出,緩緩抬眸。

“兒臣參見父皇。”

柳映梨跪地叩首,一舉一動皆在禮製之內。

盤龍金柱一側,站著當今太子蘇明朗。

此刻正以一種極不屑的眼神睨著柳映梨。

文帝沒有回答,拿起幾本翻閱過的奏折扔在地板上,聲音無波:“瞧瞧,這些都是參你的折子。”

金麵折子落在眼前,柳映梨拾起一本打開來看。

的確是參她的折子。

罪名無非都是她在宮裡享受榮華富貴,邊境的流民們卻連燒餅也吃不上。

柳映梨默默合上奏折,俯在地上言語懇切:“父皇,兒臣知錯,兒臣願意將上清宮內的貴重物品全部變賣成物資,用來救濟流民!”

文帝眯了眯眼。

手指摸索著奏折利角,沒有言語。

蘇明朗先沉不住氣,指著柳映梨痛聲斥責:“你現在才知錯?當初乾什麼去了?若不是因為你回來,開春的時候父皇會大興土木修建摘星樓麼?如此勞民傷財的舉動,讓咱們大魏皇室遭受多少百姓的唾罵?”

柳映梨初回宮之際,正逢去年寒冬。

文帝為了彰顯自己多麼寵愛女兒,特意在皇宮西側的位置修建了一座摘星樓,耗費人力物力財力巨大,百姓被搜刮的連稀粥湯都喝不起。

高樓修成以後,的確招到許多朝臣百姓的反駁咒罵。

然而文帝隻有一句。

“朕要彌補嘉寧,她在民間受過苦難。”

簡短一句話,將柳映梨推上風口浪尖。

一時間,所有人都恨不得將她趕出大魏,恨不得剝奪她公主的頭銜!

實際上,柳映梨從沒有要求文帝為自己修建摘星樓,她也不喜歡看星星。

聽到蘇明朗的指責,她鎮定回答:“兒臣也不願意看著百姓憂心烈烈,載饑載渴。若可以,還請父皇降旨,將摘星樓夷為平地,以平百姓之怨!”

“要想將摘星樓夷為平地,得先問問扶楹同不同意,她在摘星樓住了那麼久,被趕走後應該去哪兒……”

話音戛然而止,蘇明朗後知後覺。

在柳映梨回宮之前,上清宮一直是蘇扶楹的宮殿。柳映梨回來以後,她自然得搬東西讓出地盤。

彼時闔宮上下沒有一座空宮殿,要麼就住偏殿,寄居人下,她又不喜歡。

思來想去,隻有新修建的摘星樓符合她的身份。

蘇明朗口口聲聲指責摘星樓是為了柳映梨修建的,住的人卻是蘇扶楹?

文帝察覺到話裡的意思,淡淡道:“即使夷為平地,百姓對皇室的看法已經變了。”

“兒臣以為,如今世道,應該籠絡人心,安撫流民。父皇若想改變百姓們的看法,隻有兩個法子。”

“什麼?”

“安置他們,並且適當減少稅收。”

“荒謬!”蘇明朗忍不住反駁:“流民那麼多,要安置在哪兒?隻怕咱們整個皇城都住不下!還有稅收,自古以來都是有律法言明的,必須得收!你說的這兩樣,恐怕父皇早已思慮過了!”

他不信柳映梨會想出什麼對大魏有利的決策。

她是女子,也不配為大魏做決策。

柳映梨沒有回答蘇明朗的話。

原書中,他們是仇敵。

阿福公公斜眼一掃,文帝凝著柳映梨的臉頰默不作聲。

隨後,轉移了話題:“晉國太子在一個月後會來到大魏,他特彆點明,要你去江陵關迎接他入城。”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