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穿越古代兒孫滿堂 > 第43章 趙老頭上門

第43章 趙老頭上門(1 / 1)

推荐阅读:

晚上,趙清虎在家擺上了一桌宴席。

豬肉、野雞、野兔,家裡麵都有,蒸上了大米飯,還拿了酒。

不僅請了大伯趙大柱來,還有村長,加上三弟、四弟一家。

雖然不情願,可趙清虎還是讓三郎去老宅把趙老頭請了過來。

畢竟隻是分家,沒有斷親。

跟父母斷親,除非是趙老頭兩個提出來,否則是不可能的。

趙清虎要在古代生存下去,也不能真的把老兩口逼死了。

趙老頭一來就是黑著臉,幾個小的跟他打招呼,反應都沒有。

趙大柱臉色一沉,就瞧不上這死樣。

趙清虎感謝了一番大伯跟村長,之後又安排了一些事情。

趙大郎帶著四郎、五郎,繼續忙活田地裡麵的活。

老三趙清狗是個老實的,趙清虎請他晚上住在工地,幫忙守著建材,也留意工地上的人。

畢竟是大幾十號壯勞力住進村裡,自家必須有人在,否則容易出事。

“四弟你帶著二郎、三郎,我跟鄭師傅約定的,我們提供糧食蔬菜,他們自己帶廚娘開火做飯,也管雜工一日三餐。你就帶著你兩個侄子,照看著廚房糧食蔬菜就好。沒有的先從村上購買,至於葷腥,就用大郎他們從山上抓的獵物,每五天管一頓豬肉。”

蓋房子可是苦力活,舍不得吃、舍不得喝,那主家不僅丟臉丟到整個清水鎮,而且還會惡了蓋房的師傅,搞不好就會被暗中報複。

這些有手藝的人一旦報複,你外行根本就看不出來。

磚瓦房,若是有人常年住,十年都不用大動,好好維護,住上一兩百年都沒問題。

可你若是得罪了泥瓦匠,人給你弄些小手段,讓你的新房子住上年就漏水破洞,十年就地基不穩,二三十年就要房倒屋塌,到時候你求神拜佛都沒用。

事情安排下去後,趙清虎就成了甩手掌櫃。

畢竟,他沒給自己安排任何活。

當然了,他這個大東家,自然不能兩手一攤,啥都不管。

許多事情,最後還是會找上他的。

趙老頭全程聽著,開始的時候,隻是吃吃喝喝,等趙清虎安排完了,這才幽幽開口。

“老大,你花錢蓋這麼大一個房子,還是磚瓦房,就沒給爹娘準備一間用來儘孝?”

“爹你這話說的,你要來住,兒子一定歡迎,帶著娘一起來也行。隻是,當初分家的時候文書上寫的清清楚楚,二老跟著二房生活,等你們百年後,老宅跟你名下的田地都給二房。您老兩口若是缺了住處,或是住的不開心了,我就要去縣城找趙懷遠問一問,他是怎麼儘孝的了。”

想要用孝道來拿捏小爺,還想處處占便宜,那你要問問你二兒子,抗不抗揍,他趙書禮的功名,鐵不鐵就行。

趙老頭臉色一黑,略過了這個話題。

“老大,你這蓋磚瓦房,我聽說足足有六畝宅基地!還有你家這院子裡麵,足足三頭大牲口,要花不少銀錢吧?分家之前,你是不是藏了私房錢?”

“看您這話說的,我趙清虎是那樣的人嗎?怎麼會乾那種生兒子沒屁眼的事情,這還是我家三郎他有福氣,得了鎮上百草堂董大夫的眼緣,讓他學會了找蜂養蜂的手藝。這孩子也是個心善的,願意把手藝分享出來,大郎他們這才得了一些銀錢,這不孝敬出來讓我蓋上磚瓦房,好讓我日子過得舒坦些。”

“你”

“好了,你還要說什麼?想想分家的時候怎麼簽的分家文書,彆沒事找事。”趙大柱開口了。

這個老糊塗的,難道就見不得自己兒子過得好?

趙老頭訕訕,沒再開口。

第二天,趙清虎跟著大郎他們幾個上了山。

馬上開工蓋房子,葷腥不能少。

連續走了九個地方,檢查了大郎他們布置的九個陷阱。

其中有五個是挖坑的,還有四個是套繩。

運氣平平,弄回來兩隻野雞一隻斑鳩,沒有野兔。

趙清虎帶著兒子們,在山裡麵轉了一圈,又挖了五個深坑陷阱。

等他發現了野豬糞便後,眼珠子都亮了,連忙帶著兒子們開始挖坑,挖的深坑。

“你們這布置陷阱的手藝,村裡麵有人來學嗎?”

一個兩米多深的大坑挖好後,趙清虎弄來樹枝樹葉遮蓋,往上麵放了一些糙米,順帶問了一句。

“爹,之前一起去鎮上的五個人來過,之後便沒人來了,春耕大家都忙。”

趙清虎點頭,對於農戶人家來說,天大的事情也沒有春耕重要。

去了一趟山坳,新的一畝水田已經開墾出來,接下來就是灌水養田。

秧田擴展了一米多,已經平整好了,等糯米稻種發芽就能撒上去,等著秧苗長高分株就能插秧。

接下來,趙清虎拿出了之前從縣城帶回的種子。

棉花種子,還有瓜果蔬菜的。

種植棉花,趙清虎看過視頻介紹,小時候在農村也見爺爺奶奶弄過,加上原主幾十年侍弄莊稼地的經驗,想要種植成功不難。

他記得,為了確保棉花種子的存活率,需要先在塑料棚裡麵育種。

馬虎一些的農民會手搓糞球,把種子塞進糞便、泥土、草木灰混合揉搓成球裡麵,再放進塑料棚裡麵育種。

成功發芽後,再培養一段時間,等小苗有幾厘米高矮就能移植到地裡麵。

精細些的,有專門工具,就跟踩蜂窩煤煤球的工具一樣,先把工具往泥土裡麵擠,再一腳蹬下,一個圓筒形狀,紙杯大小,頂部有一個小小凹槽,功能類似花盆的泥土塊就出來了,把種子放進凹槽,撒點土就是最好的育苗溫床。

等移植的時候,連同圓筒土塊跟小苗一起移植,能提高存活率。

趙清虎記得,小時候他們家種西瓜、南瓜、絲瓜、茄子、西紅柿,還有棉花,都是用的這個育種方法。

就是古代沒有塑料,怎麼弄塑料棚啊?

塑料棚是保溫保濕的,用細棉布代替肯定要被人罵祖宗十八代。

似乎,縣城有油布出售,用桐油浸染棉布,等浸泡透了後晾乾,再上一層桐油,就能有效避水,是長距離運送貨物用來遮雨的,價格不便宜。

自己弄一個小小的暖棚,用的不多,也許能試試。

還有就是弄泥土圓筒的工具,那東西工作原理趙清虎知道,小時候還玩過,雖然是鐵製品。

可是,用竹筒、木筒也能代替。

無非是把竹筒、木筒內弄一個活動的壓板,壓板上連接一個木棍,木棍上弄一個踏板,再把整個裝置外包起來安裝上一個木柄。

雙手握著木柄,用腳踩踏板,踏板擠壓木棍,把筒裡麵的活動木片從上往下壓,把擠進筒裡麵的已經塑形的泥塊推出來就行。

王木匠是個腦袋不靈光的,趙清虎說了三遍,還拿東西演示了一番,他才明白。

不過,這家夥也是有些本事的。

最後的成品讓趙清虎很滿意,木柄上安裝了橫杠,他可以兩隻手左右握著,如此一來,他能雙手握著橫杠,方便腳下用力踩踏。

也方便他雙手用力,把下麵的木筒壓進泥土裡麵,采集更多的泥土。

想要育種,泥土必須是肥沃的。

趙清虎拿到工具後,直接帶著幾個郎去了山坳。

之前燒的草木灰還在,滿滿一大堆,弄來一些肥沃土壤,加上草木灰拌勻,加水濕潤,之後就是工具上場。

過程很順利,結果很喜人。

一個個八厘米高,五厘米寬的圓形木塊出現,上麵凹槽有手指大小,剛好放種子撒土。

等放置進入暖棚裡麵,種子發芽,根係就會插進泥塊裡麵,嫩芽則是會天然往上生長。

這是勞動人民的智慧啊!精耕細作的第一步!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