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穿越古代兒孫滿堂 > 第35章 二房上縣城

第35章 二房上縣城(1 / 1)

推荐阅读:

簽訂了契約,一行人去了老趙家的田地。

不對,如今算是王員外家的田地。

劃分了兄弟三家佃種的田地位置,那管家做了記錄後,王員外就離開了。

三兄弟帶著大郎、三郎站在田埂上,各有心思。

“大哥,我們之前弄來的黑土還要肥地肥田嗎?”趙清狗想到了之前弄回來的黑土。

“肥吧,你們兩個也沒弄多少,全都用來肥地,讓這一季冬小麥多收一些。我手上有堆肥的辦法,等之後開荒的田地用堆肥的肥料來肥田就是。”

趙清狗一臉懵,“大哥,你啥時候會堆肥了?”

“鎮上董大夫私下教給我的法子,你們知道就好,彆往外傳,人董大夫不喜歡被名聲連累。”

“知道了大哥。”

“大哥你跟大郎他們囤積在山坳裡麵的枯枝爛葉就是用來堆肥的?”趙清牛問道。

“是啊,就是為了收集那些枯枝爛葉,才發現那一片落葉林裡麵黑土的。”

“原來如此!”

這一次佃田地,三房、四房各自要了八畝旱地,兩家加起來要了八畝中等水田。

剩下的,兩畝旱地、七畝中等水田、五畝上等水田趙清虎都佃了下來。

也是為了達成契約,否則他是不可能佃田的。隨隨便便弄些來錢路,不比土裡刨食來得多?

倒是趙大郎很興奮,家裡麵終於又有田地了,雖然是佃種的,但是收成有一半是自己的,那可是實打實的收獲。

農家就怕沒田種,有力氣沒地方用。

“大哥,你說爹賣了這麼多田地,得了多少銀錢啊?”趙清牛突然問道。

“不管有多少,咱們一個子也彆想。”

“哎!”

趙清虎暗自心算了一番,十八畝旱地,王員外又每畝添了一兩銀子,大概率是六兩銀子一畝,這就是一百零八兩銀子。

以王員外的大方程度,這中等水田怕是也能開出十兩銀子的價格,至於上等水田,怕是會給出封頂的價格,十五兩銀子一畝。

也不知道是不是田地行情有所上漲,還是王員外心善。

十五畝中等水田,又是一百五十兩銀子,加上五畝上等水田,七十五兩銀子。

這三筆銀子加起來,足足是三百三十三兩白銀。

說起來,老趙家家底不薄,田地若是全部賣出去,足有四百兩銀子,加上老宅也能值幾十兩銀子,在綠竹村這個家底能排前麵,不算窮。

可惜了,如今卻是全都賣掉了。

彆人是崽賣爺田不心疼,老趙家是爺賣崽田不猶豫。

實際上,趙清虎猜的很準。趙老頭賣了田地,就是從王員外手中拿了三百三十三兩白銀。

不過,轉手趙懷遠就拿走了兩百五十兩銀子。

去縣城購買宅子、購買店鋪,加上他跟趙書禮要去縣學,束脩加上筆墨紙硯的費用又要了一筆錢。

私下裡,趙老頭又拿了五十兩銀子給趙書禮,給他當私房錢。

一下子,老兩口手中就隻剩下三十三兩銀子,加上之前剩下的二十兩,也有五十多兩銀子傍身。

這一次分家,老趙家的確是肥了二房、肥了老兩口,就是趙清虎三兄弟,不僅擔下了惡名聲,還損失巨大。

“明天你們租借村上的牛車去一趟鎮上,把缺失的東西買回來,大郎也跟著去,咱們家多了十二畝水田要耕種,把稻種買回來。”

晚上,剛剛打掃乾淨的茅草屋內,趙清狗跟錢氏守著五個孩子。

錢氏擦著眼淚,“當家的,接下來的日子怎麼過啊,今天村上麵的人送了一些糧食過來,可咱們家連口鐵鍋都沒有。”

趙清狗笑了笑,從懷裡麵摸出來一袋銀子遞給了錢氏。

“彆擔心,今天大哥說了,先讓大郎借我們一百斤糧食,明日一早我就去搬回來!還有這個,是大哥借的十兩銀子,明天我跟大郎還有老四一起去鎮上添置家用,你想想缺什麼,我明天都買回來。”

錢氏雙眼一亮,隔著布袋子摸著裡麵的銀錠子。

“當家的,我能打開看看嗎,銀錠子我從來沒見過。”

“那就看看,之前大哥拿出來的時候我也沒看夠就收進了袋子,之前帶身上總感覺心慌慌的。”

借著夜光,兩人看著從布袋子裡麵倒出來的十顆銀錠子,雙眼都冒著銀光。

“當家的,爹娘是狠心的,但是大哥是好的,日後我們跟著大哥走總沒錯。”

趙清狗點頭,“大哥今天說了,讓咱們彆苛待了四個丫頭,說現在咱們當爹娘的對她們好一些,等日後她們也會念著咱們的好,多照顧照顧天寶,姐妹兄弟互相幫襯著才能走得遠。”

錢氏點了點頭,“我都聽你的。”

四房的茅草屋內,趙清牛跟小李氏同樣在交談,也在數銀錢。

這些年,他們攢下的私房錢實在是不多。

關鍵是,老趙家的夥食太差了,不是粗糧窩窩頭,就是粗麵餅子,還摻了麩皮米糠。

長年累月,誰受得了。

他們那點私房錢,私下裡改善夥食用了不少。

如今從一個陶罐裡麵倒出來數一數,碎銀子有四兩五錢,銅板有九百多個。

“還是大哥有錢,一出手就是二十兩銀子,而且這還是嶄新的銀錠子。”小李氏道。

“那是,也不看看是誰的大哥。”

小李氏翻了個白眼,隨即歎了口氣道:“自從我娘家爹沒了,婆婆這個姑姑就瞧不上我了,這一次分家是一點情麵都不顧,好在有大哥幫襯咱們一把,否則這日子沒法過了。”

提起這個,小李氏也抹起了眼淚,想想就氣人。

趙清牛安慰抱了抱自家媳婦,“媳婦你放心,告訴你一個好消息,大哥說了,等春播過了就帶著我跟三哥去找蜂巢,弄蜂蜜。”

“蜂蜜,這段時間村裡麵大小夥都在找,還有嗎?”

“肯定有,石隆山廣袤,還能少了蜂蜜。你知道蜂蜜一斤能賣多少銀錢嗎?”

“多少?”

“二兩銀子!”

“嘶!”小李氏倒吸了一口冷氣,“這麼貴?”

“你說呢,否則大哥手裡麵的銀錢哪來的?”

“那當家的你要用點心,找到一個蜂巢,咱們就能發一筆。”

“那是當然!你就等我的好消息吧,到時候咱們這個裝錢的陶罐能裝滿銀錠子。”

小李氏雙眼發亮,看了看手裡麵的陶罐子,彆說是裝滿銀子,裝滿銅板也有不少錢啊。

趙懷遠搬去縣城了,趙清虎沒想到,他們如此迫不及待。

昨天才分家賣了田地拿了銀錢,今天一大早,一房五口人就請了牛車搬家去縣城了。

宅子都沒找好,這是要住客棧,如此迫不及待?

大郎、三郎跟趙清狗兩個去了鎮上,趙清虎則是帶著剩下三個郎來了山坳。

秧田昨天已經弄好,上麵存了一層薄薄的水。

他不打算擴大秧田規模,從王員外手中佃種的十二畝水田,依舊按照原本的耕種方式耕種。

當然了,可以多增加一道工序,先把種子在家泡上三天,等發芽了,再撒進水田,而不是直接把稻種撒進水田。

隻這一步,應該能增產不少。

畢竟,有選擇的撒進水田裡麵,都是發了芽的,避免因為癟殼太多,撒進水田裡麵稻種存活率下降。

現代農業中,因為農藥、種子、化肥都好,不也有懶漢想出了直接撒稻種的栽種方式?

即便不精耕細作,在農藥、化肥的增持之下,每畝產出也不少。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