丟的是男兒的脊梁,丟的是頂天立地的氣魄。
這話一出,整個朝堂氣氛都變了。
在他們原本的想法中,反正自古以來就有嫁公主的先例,皇家和親和他們沒關係。
能用和親來換邊境安寧,這是很劃算的買賣。
不就是一個公主,加一些陪嫁的東西嗎?
小問題罷了!
經過李承乾的連番解答,他們終於明白,這其中到底包含了什麼樣的深意。
自己窩裡鬥,無論怎麼鬥都沒問題。
貞觀這個眼看即將進入盛世的時期,往前的吃人亂世還沒有被遺忘。
一旦涉及到外敵,已經融入其中的各族,自然跟著排外。
再來一次異族入侵,誰都不會樂意。
“臣,李勣,願率軍攻打吐蕃!”李勣第一個站出來。
“末將……”
“末將……”
“……”
知道了吐蕃所謂長生天保佑的真相,一群武將,尤其是想立功的新生代武將,或者以前功勞不夠的武將,在李勣的刺激下,紛紛站出來表示,想要打一波吐蕃。
“眾愛卿的拳拳之心,孤知曉!
但,孤卻不願意,讓大唐將士白白損失。
此次顏愛卿出使後,鬆讚乾部年輕氣盛,騷擾邊境是必然。
不過,也無需擔心。
諸位愛卿,孤決定,成立吐蕃與我大唐之間的互市,進行開放貿易。
我方,出糧食,鹽,茶葉,還有瓷器,包括經義史集等,一係列吐蕃看得上的東西。
但不得出售糧食種子,工匠書籍,農具等,一切有關工科或者鐵器類的東西。
而我方需要交換到手的是,肉食,皮毛,奶製品,麝香,馬匹牛羊等。
凡是我方有需要,他們又願意交換,都可以。
各大世家與他們自由貿易,各方定價遵循自由原則。
除了上繳稅收,以及交易違禁物品,其他孤不乾涉。
到時候,孤會派手下最精銳的士卒,保護互市的安全!”
“監國,你糊塗啊!”
魏征終於腦子不轉彎了,馬上就開噴。
李承乾卻隻是淡笑道:“魏愛卿,開放互市以後,他們能從我們這邊買到糧食,又能出售肉給我們,賺到我們的錢,他們的百姓會乾什麼?”
“這……”
魏征直接就懵了,眨眨眼摸摸胡子,滿臉糾結。
倒是房玄齡,馬上反應過來。
“監國,你的意思是,他們的百姓會放棄種植糧食,轉而養更多的牲口,來滿足我們的需求?”
李承乾點頭輕笑道:“不錯,這種事情就算鬆讚乾布看出來了,他如果強硬的拒絕,必然導致他國內民眾的不滿,說不定就是一場內亂。
他不強硬的拒絕,隻要十年,他吐蕃就不足為懼。
我們這邊一旦斷糧,就能讓他們餓殍遍地,全國亂成一團麻。
哪怕他們還有西域那邊可以走,但西域那邊小國遍地,代價更高不說,還不一定能獲得好處。
早在先秦之前,《管子·輕重戊》中,就記載了一個種桑誤國的典故。
如有不知道的愛卿,有空可以找找。
我把這個典故,總結成糧食安全四個字。
打仗打的就是糧食,吐蕃屢屢侵犯邊境,也是因為他們糧食不足。
隻要用得好,足夠瓦解他們。”
“嘶……”
朝堂之上,響起一片倒吸涼氣的聲音。
被李承乾這麼一提醒,有些人終於想起了這個典故,徹底明白了李承乾的意圖。
魏征拱手道:“監國,臣服了!
隻是如此一來,我們大唐的糧食也不夠呀。
連百姓都還無糧可食,哪來的糧食賣他們?”
李承乾依舊淡淡的笑著,搖頭道:“難道諸位都寧願糧食爛在家裡,也不願意拿去和吐蕃換點需要的?”
在場好多大臣,頓時臉色一僵。
在整個大範圍的古代,缺糧的確是常態。
但要說貴族沒有糧食,那就是扯淡!
以大唐目前的耕種麵積,再算算目前大唐百姓消耗糧食的數量,每年結餘的糧食都不少。
要不然,前隋時代,楊堅為何能積累那麼多?
此時,大唐的百姓比那時候更少。
百姓該餓死依然餓死,這是製度造成的,跟糧食不夠沒關係。
貴族家裡的糧食,就算是喂老鼠,也不會多給平民一粒。
李承乾正是清楚這一點,才讓他們把家裡的存糧拿出來,拿去換利益。
隻要不出賣國家利益,一切都好說。
反正想要他們交出來,除非刀架在脖子上,否則是不可能的。
真要是搶糧,就要天下大亂了,目前還做不到。
他們換回來的東西,尤其是肉和奶製品,他們自己吃不完也不可能存在家裡。
還有牛羊那些,他們必然會轉賣,大唐百姓也就能多吃肉。
同時,財富也實實在在的集中到了大唐內部,還會散播到民間,大唐的百姓自然就跟著富裕了。
李承乾要的,隻是打破他們僵化的思維,免得他們存糧喂老鼠,卻對大唐半分好處都沒有。
他不需要強製下令,好處給他們了,你不乾有彆人乾。
最終,都會搶著乾!
這是陽謀,還是無法拒絕的陽謀。
如此一來,還能夠增加稅收!
目前李承乾的目標,依然是針對內部。
吐蕃那邊,能不打就不打。
目前來說,就算打下來,也根本管不了。
能獲得的好處也不多,反而前期需要的投入很大,根本守不住。
朝堂之上,安靜一片,人人心中都在盤算著。
“好了,諸位愛卿下朝再想吧!
顏愛卿這次出使,也給鬆讚乾布說說這個事。
繼續來說,關於科舉……”
這次朝會開了半天,終於把所有事情解決了。
李承乾直接去了立政殿,繼續批改奏折。
忙活到晚上,回到東宮享受蘇婉的按摩。
突然間心念一動,他感受到,派給李秀寧的十萬女兵,有了異常的動靜。
念頭直接轉向那邊,通過女兵的視角才發現,原來李秀寧已經到了,而且準備黑夜攻城。
滎陽鄭氏這邊,顯然早早通過飛鴿傳書知道了消息,已經有了防備。
可能他們也不是沒想過要跑,但家大業大的,這麼點時間根本來不及。
李承乾也沒想到,知道了大軍屬性的李秀寧,居然會日夜兼程的趕過去。
要知道,長安和滎陽之間,距離差不多有三百到三百五十公裡。
正常情況,由於步兵的原因,至少也得行軍一周以上。
如果是正常軍隊,在目前的時代,行軍半個月都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