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蘇婉以前本分的作為,李承乾相信,她是真的根本沒有指望過那個位置。
常態上來說,皇後這個位置,可不隻是皇帝喜不喜歡的問題,更多的是政治交換和妥協。
反倒是貴妃一類的位置,可能純粹是皇帝喜歡。
隻要不是四大貴妃,都沒有任何問題。
唐朝執行的是一後,四妃,九嬪製度。
這些是屬於皇帝的真正妃子,也就是所謂的主子,地位高高在上。
除了伺候皇帝就是爭寵,不需要乾彆的。
然後是,婕妤,美人,才人,統稱二十七世婦,是屬於後宮的女官。
原則上也算是皇帝的妃子,但更多的是掌管後宮事務。
後宮除了太監做一些臟活累活,全都是女人,小皇子都不會住在後宮。
因此,就需要這些女官來管理一切事情。
皇帝可以隨便寵幸,就像嘗個新鮮一樣。
武則天就因為被李世民寵幸之後封了才人,結果十二年都丟在那裡做才人,根本就遺忘了。
也就是在搞聚會的時候,這些女人都以妃子的身份參與。
皇帝也不是鐵打的,除了個彆特彆好色昏庸的,實際經常光顧的女人,也就到九嬪。
哪怕是九嬪,一兩個月能有一次臨幸,已經算是皇帝恩寵了。
至於八十一禦妻,寶林、禦女、采女這三個級彆,就純粹是下人一級,她們指揮最後一級的宮女太監做事。
與其說是皇帝的妃子,不如說是仆人。
不是特彆好色的皇帝,這些位置都不一定是全部有人的。
男人嘛,再怎麼吹牛逼,也隻有那麼點精力,怎麼可能真的三宮六院七十二妃?
天賦異稟的男人,終究是少數。
彆的皇帝立後,或許要權衡一下各方麵,但李承乾需要嗎?
彆說李承乾,就李世民當初,也根本不需要權衡。
馬上打天下的皇帝,就是如此霸道。
那種權衡利弊的皇帝,一般都是盛世中期以後,在深宮中長大的皇帝,受到各方勢力左右,才隻能這麼乾。
李承乾想了想,說:“婉兒,我問你一個問題。
你覺得,女人就該相夫教子嗎?
不用管其他的,你憑著自己的本心回答。”
蘇婉心中咯噔了一下,她感覺這個問題很重要。
思維的局限性,讓她不知道李承乾為什麼這麼問,但她就是有這種直覺。
李承乾並不認為男女平等有什麼道理,那不過是一句空話。
無論在小家裡還是在國家裡,誰更有用誰就是道理,無關性彆。
就像那遠古時代,就住山洞那會兒,就是母係社會。
根本原因很簡單,孩子太容易夭折,沒有新生代就會種族滅絕,母親的重要性可以預見。
一進入農耕時代,人類社會開始安定,需要保護已有的東西,男人天生的力量,天生的理性思維,自然也就變成了更有用的一方。
拋開表象看本質,就是這麼簡單。
李承乾未來是皇帝,不把女人用起來,讓她們給大唐添磚加瓦,簡直是暴殄天物。
就像後世,一條那個啥讓舔狗經濟崩盤,讓女人叫苦連天。
男人有什麼損失呢?
除了更清醒和偶爾寂寞,反而更快樂。
再一條那個啥,女司機自己都不願意,說‘逼’事真多。
可見女人坑女人,那是一等一的,作死無極限。
“嗯……殿下,婉兒不敢欺君。
婉兒以為,女人可以相夫教子,也可以做其他。
除了生孩子和讓家庭和睦,我覺得沒有什麼事情,是女人應該的。
就好像男兒生來力量大,天生是家裡的頂梁柱,保護家庭保護女人,就是他們應該的。
除此之外,也可以做種種事情。”
蘇婉小心翼翼,仔細斟酌著,慢慢的說了出來。
她說這些,已經算是鼓起了很大的勇氣。
還好此時是大唐,各方麵的風氣都比較開放。
要到封建巔峰那會兒,蘇婉根本就不敢說。
真要敢說出來,隻怕被千夫所指,甚至被直接打死。
“婉兒,我準備改變皇後的製度,設……”
李承乾話還沒說完,蘇婉就焦急打斷道:“殿下,關於國事,切不可說與臣妾。”
“我說,你聽就是了!”
蘇婉馬上閉嘴……
“我準備設立東西兩宮皇後,東宮皇後,選賢良淑德,知書達禮的大家閨秀。
而西宮皇後,從民間選奇女子。
我說的是真正的民間,並且由皇帝親自微服私訪去選,不能被任何人乾涉。
東宮皇後,掌原本皇後所有職責。
西宮皇後,來自民間也回歸民間,隨時急民之所需,向皇帝諫言民之所向,免得皇帝偏聽偏信。
婉兒,你覺得如何?”
最厲害的風,往往就是枕邊風,這是毫無疑問的。
隻要皇後之位不出問題,未來深宮長大的皇帝就壞不到哪裡去。
“殿下,自古以來,後宮乾政就是大忌,你這樣……”
蘇婉沒有再說下去,意思不言而喻。
“嗬……”
李承乾嗤笑一聲,微微搖頭道:“後宮乾政,說是大忌。
可曆朝曆代,哪個後宮不乾政?
也就我的母後,做得比較好。
遠的不說,前朝的獨孤皇後,難道沒有乾政嗎?
隻要皇帝弱,就必然需要太後幫助,那就必然會乾政。
正因為隻有一句後宮不得乾政,導致職責不明,一遇到有野心的皇後,軟弱或者喜歡聽枕邊風的皇帝,再或者皇位出了什麼問題,後宮乾政比比皆是。
真正能讓後宮不乾政,隻有明確規定出,後宮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
而不是純靠禮儀教條,說後宮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
有了兩宮皇後,一個來自民間,一個來自貴族,天然就會針鋒相對,至少不可能一條心,也能相互製約。”
李承乾有什麼說什麼,完全不怕蘇婉多心。
後世那位老朱那麼集權,朱老四也跟著有樣學樣,還不是出了後宮乾政?
要不然,那個‘豬騎朕’是怎麼跑出來的?
縱觀曆史,後宮不能乾涉朝政的,往往都是強勢的皇帝當政。
隨著時間推移,不可能每一任的皇帝都強勢,總會有被鑽空子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