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大帝李承乾:在李世民麵前殺李泰 > 第78章 倭國使臣來訪,懇請麵見陛下,如何回應?

第78章 倭國使臣來訪,懇請麵見陛下,如何回應?(1 / 1)

推荐阅读:

第二天下午,長孫皇後從昭陵複活,重新歸來的事情,轟動整個長安。

車馬從朱雀大街回來的時候,兩旁起碼聚集了十萬百姓。

李世民是想瞞著的,最多隻讓大臣知道,但李承乾反對。

他母後又不是老鼠,為什麼要躲躲藏藏?

更何況,他登基的時候,那可不隻是朝中大臣參加。

百姓要參加也是可以的,無非就是被兵力隔絕在外圍而已。

至於長孫皇後是怎麼複活的,這就沒必要讓百姓知道了。

無論大唐百姓怎麼說,那也一定跟天命有關,隻會增加他繼承正統的正當性。

大臣們也是驚駭異常,先前李承乾弄出那種魔鬼士卒,已經讓他們摸不著頭腦。

這一下更猛,直接讓死去的人複活了。

他們沒辦法直接進宮去求證,老眼昏花也看不清究竟是不是,就隻能找上程咬金等人。

於是,程咬金四人府上,從傍晚到淩晨,拜訪的人絡繹不絕。

雖然長安城禁宵,但禁宵禁的是平民百姓。

更何況,不管李承乾還是李世民,本就默許他們這樣做。

於是乎,他們四人一晚上都沒得到休息。

不過,他們被李承乾賞賜了愈合丹,背這麼一點鍋,倒是也沒有吐槽的意思。

又一天,李承乾主持召開了大朝會,李世民和長孫無垢雙雙現身,算是徹底證實了傳言。

長孫無垢才去三年,有資格上朝的官員,全都認識她。

這一次的大朝會主題,自然不是迎接長孫無垢。

按照禮製來說,這肯定不合規矩。

於是,李承乾就乾脆巧立名目,讓他們商討一下要請哪些國家,還有各方麵的一些瑣事。

作為即將‘順位繼承’大唐的第三代皇帝,又處在貞觀盛世之下,自然是很隆重的。

一切商討完畢之後,也就隻等著各項籌備好,等著李淳風把日子算好了。

鑒於各國遠近不一,登基的日子肯定不可能在最近,隻能確定一定是在年前。

日子恢複平靜,似乎一切都歲月靜好。

直到半個月後的一次日常朝會,終於又有事情出現了。

“監國,臣鴻臚寺卿韋挺請奏,倭國使臣來訪,並懇求麵見陛下,如何回應?

另外,一應接待是否照舊?”

“倭國……”

李承乾眼睛眯了起來,這玩意可不是個好東西。

並非他們對大唐造成了什麼傷害,在大唐的這個時期,倭國在大唐的眼裡跟野人沒多大區彆,地位比突厥差遠了。

至少在大唐心目中,是這樣的。

由於看他們長得身材矮小,還比較同情他們。

他們在大唐也很會做人,表現得那叫一個乖順,簡直比自家養的狗都乖。

他們由於國土原因,在東漢時代或者更早之前,就已經開始到處探索。

並且在東漢時代,就已經明確記載,他們跟中原大地有接觸。

甚至他們現在的名字,也是漢光武帝劉秀給的。

漢光武帝賜給倭奴國金印,有“漢委奴國王”字樣,後來的王朝就稱他們為倭國。

那時候的王朝也看不上他們,基本上以驅趕為主,純粹把他們當野生動物入侵了。

從唐初開始,他們再次到來。

因為李世民那海納百川的胸襟,他們重新獲得了屬於人的接待,如饑似渴的開始學習大唐。

不管是後世的建築風格,還是他們的多種禮儀,都是從大唐學習之後,變種而去。

有些根本就沒學明白,但他們依然拿去用,搞得不倫不類。

從整個曆史長河來看,這個民族非常懂得隱忍。

在東漢時期,至少在造船方麵,他們比東漢還要先進,但他們卻裝得自己跟野人一樣。

在唐初獲得好處之後,他們開始變本加厲,在武則天時代,簡直如同泛濫一樣,甚至還派出了留學生,大肆偷竊大唐的文化和技術。

“關於倭國,把他們降為劣等接待!”李承乾淡淡道。

“劣等?”韋挺滿臉疑問。

“就是不入五等之列,直接把他們當牲畜對待!

如果他們不反抗,就把他們折磨到死。

如果他們反抗,就打入刑部大牢,讓他們生不如死!

另外,從今以後,我大唐不接待所謂的倭國使臣。

傳旨大唐,一旦發現倭人在我大唐海域登陸,殺無赦!

一個倭國人賞錢一貫,但必須要完整的屍體,死活不論。

目前在我大唐境內的倭國人,也一個不留。

賞金由當地郡、府出,人送到長安來。

膽敢陽奉陰違,或者殺良冒功,一律抄家滅族!”

彆的民族也好,種族也好,李承乾都不那麼生氣,畢竟那是未來的事情。

但是倭國,確實充斥著種族的劣根性,是不該存在的。

雖然理解他們,生在那樣的孤島之上,領土危機和生存危機都很濃烈,有什麼變態想法都很正常。

但是,理解並不代表要同情,同情也不影響對他們動刀。

如果不是目前,李承乾自己還沒有繼位,並且準備攘外先安內,就算為了他們島上的金銀,也已經打過去了。

“臣,禮部尚書李道宗,反對監國如此不分青紅皂白,針對他國使臣。

如此針對他國使臣,不但喪失了大唐天朝上國的氣度,更是容易造成周邊各國離心離德。

還請監國給個理由,否則難以服眾,也難以安天下,以及周邊國家人心!”

李道宗是宗室,並且還是往後文成公主的父親。

【s:關於文成公主的出生,有說李道宗,有說李恭孝,也有說什麼李世民的遠房侄女,眾說紛紜,沒有個準確答案。】

如果他不加最後一句,李承乾還以為他真那麼頭鐵呢!

李承乾眯了眯眼,淡淡道:“要理由是吧,你知道倭國地處何地嗎?”

“臣……隻是知曉,倭國地處東邊海外一小島,具體位置不知。”

李承乾說:“孤覺得,隻怕在場的多數大臣,都不清楚倭國吧?

孤說的,並不是曆代史料上那點記載,而是真實的倭國!”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