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太史局擇定吉日,尚衣局製定龍袍,各部配合,吉日登基!
布告天下,鹹使聞知……”
(s:登基聖旨這玩意沒個好模板,真不好寫,作者就不賣弄墨水了。)
大臣們聽完聖旨,全都驚呆了。
就這麼突然,居然就說要傳位了。
明明在這之前,按照他們的猜測,短的認為要僵持到明年,長的認為還不知道要僵持幾年。
李世民之前明顯不放心李承乾,或者在和李承乾鬥氣,就像當年的太上皇李淵一樣。
李承乾看起來對外人狠,但對李世民是一點都不狠,甚至還比不上李世民對李淵。
現在突然說要傳位,並且連聖旨都寫出來了,這可是玩真的了呀。
聖旨一旦宣布出去,那就沒有更改的餘地了。
太極殿中好一會兒都沒有聲音,李世民問:“眾愛卿都耳聾了?”
“臣等,遵旨!”
“臣等,遵旨!”
“……”
魏征最先響應,他是最巴不得李承乾做皇帝的。
在彆人眼裡李承乾怎麼樣,他不知道。
反正在他眼裡,李承乾就是最好的繼承人。
李世民在年富力強的時候,如此禪讓皇位。
雖然私底下,應該也是被逼的。
可不管如何,這必將是一段佳話,也會影響大唐往後千秋萬代。
或許,玄武門的陰影終究可以過去。
魏征根本沒去想,李承乾其實也搞了一出,另類的玄武門。
隻不過屬於堂堂正正,一路打進來的,跟李世民當初截然相反。
“眾愛卿,遙想當年,還曆曆在目。
朕也以為,自己還年輕。
可這段日子和太子相處,朕確深深的感覺到,朕已經老了,跟不上太子的步伐了。
朕不知道,眾愛卿有沒有這種感覺。”
眾臣沉默不語,知道重點是接下來的話。
什麼老不老的,都是廢話。
不管皇帝還是當官,誰還不想一直做到死呢?
李世民也沒有讓他們久等,隻是歎了一口氣,微微停頓了幾秒,就再一次開口。
“遙想當年,為了大唐的未來,我與諸卿在秦王府,通宵達旦的商議。
為了活命,不得不與朕的大哥爭。
那個時候,大家不為彆的,就為了活命……”
眾臣都沒想到,李世民居然把這件事直接說出來了,還是這種朝會上。
儘管大家都知道,但他不是最避諱這事的嗎?
說難聽點,如果魏征敢說這方麵的事,腦袋早就掉了。
人老成精的大家,心中的暗暗叫苦。
李世民把這種東西都擺出來了,這是要出大事呀。
長孫無忌心中咯噔了一下,想起昨天下午,李世民在他府上,兩人一起喝了一頓茶,李世民說的那些話。
當時,李世民明裡暗裡,核心就一個主題,希望他給年輕人讓路。
李世民口中的年輕人,不用說都知道是誰。
但,當時他的回答……
最後,自然是不歡而散。
長孫無忌,心頭暗暗感覺不好。
果然,李世民突然提高語氣,說:“但,有些當初的老兄弟,坐上高位之後,卻是越來越不知足!”
長孫無忌膝蓋一軟,差點沒有跪在地上。
整個朝廷來說,其實就是山東士族,關隴集團,兩方較勁,皇帝玩平衡。
山東士族,可以歸類為文人士大夫集團,代表有孔家還有五姓七望。
關隴氏族,可以歸類為軍事政治集團,代表就是整個朝廷的軍事力量。
文武平衡,又文武之間互相爭鬥。
其中盤根錯節,很難完全區分開來。
在李唐接下皇室之後,李唐就被獨立出來。
原本來說的話,李淵一家也是屬於關隴集團的。
如此一來,就形成了三方平衡。
長孫無忌就是目前關隴集團,在朝堂上的代表。
從氏族角度考慮,長孫無忌和李世民,其實是敵對關係。
因為氏族和皇族之間,本就是互相需要彼此,又互相敵對的關係。
彼此防備,彼此合作,主要都是看利益。
李世民的平衡玩得比較好,雖然集權不如朱元璋,目前這個時代也做不到。
但,他如果想下定決心收拾長孫無忌,也是輕而易舉的。
畢竟,長孫無忌隻是個代表。
真到了被放棄的時候,那就輕而易舉被放棄。
就好像原本的曆史上,李治一番騷操作,輕而易舉地就把長孫無忌搞定了。
長孫無忌自以為自己掌權,其實不過是飄了。
隻要李唐皇室不要他,他就會被兩邊都拋棄。
這個時候的李世民,除了被李承乾開掛打敗。
不管是文治還是武功,都算是巔峰期。
這種巔峰期的帝王,隻要是抓住了理由,沒有收拾不了的人。
無非就是,收拾人得想想後果,以防有人在下麵玩陰招,僅此而已。
但,現在的李世民已經想開了。
李承乾有手段,有那鬼神一般的軍隊,他怕什麼呢?
沒有平推,已經算是很顧及自己的麵子,還有大唐的穩定了。
因此,李世民毫不留情道:“長孫司空,貞觀二年六月,你縱容才十來歲的長孫衝,帶著仆從在長安欺辱百姓,造成一人死亡,三人重傷的結果。
貞觀五年二月,你家仆人趙興,以一貫錢的價格,強行購買酒樓,那掌櫃一家後來被拋屍荒野。
貞觀七年四月……”
李世民一條一條的數下來,嘴裡說的那些,其實對於貴族來說很正常。
但這個正常,僅僅是指的大家都一樣,是不會擺到台麵上來的,也是不會被追究的。
可現在,李世民明顯是要追究的樣子,這就成把柄了。
此時的長孫無忌,還很愛惜羽毛,並沒有犯什麼大錯。
無非就是縱容孩子,縱容家丁一類的。
李世民最後總結道:“朕三令五申言,水能載舟也能覆舟!
可不曾想,朕的老兄弟卻已經忘了!
韓非子言: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
如此下去,豈非要毀我大唐江山?”
這個帽子一扣下來,長孫無忌直接跪了。
任誰都清楚,這是一個借口。
可這個借口一說出來,卻誰都沒辦法反駁。
難道誰敢說:“區區賤民,何足道哉?”
這不是跟,李世民的水能載舟也能覆舟之言,唱反調嗎?
“長孫司空,你可知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