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大帝李承乾:在李世民麵前殺李泰 > 第18章 待到那時,且看他們能奈我何

第18章 待到那時,且看他們能奈我何(1 / 1)

推荐阅读:

“阿兄,你,你這……”

李麗質瞠目結舌,滿臉不可思議。

自古都是人言可畏,不管皇家還是百姓,對人言看得非常重。

比如李世民,就是一個代表人物。

不管是攻打其他國家,還是叛亂等等,都要給自己找一個正大光明的借口。

如果沒有借口,送也得送出一個借口。

比如漢武帝當初派使臣去他國,使臣爭相送死,再以這個理由攻打他國。

漢武帝都從來沒有說,但凡想打就打,不需要任何理由。

李承乾隻是微微笑著,靠在椅背上,全身說不出的放鬆,一點也沒有所謂的太子儀態了。

李麗質思來想去,還是忍不住問:“阿兄,你就不怕史書……”

李承乾舉起右手微微擺了擺,淡淡道:“哪怕史書記我為萬古暴君,我死後,哪管他洪水滔天!”

“這……”

李麗質在這一刻,深深的感覺到李承乾變了。

在李承乾臉上掃了兩眼,李麗質終於注意到,李承乾居然沒有束發。

真不怪她一開始沒注意到,那是因為習慣成自然。

就算是平民百姓,哪怕在頭上隨便挽個啾啾,也是束了發的。

像李承乾這樣,一般都是即將入睡,才會如此。

“阿兄,你的發冠……”

李麗質不知道該怎麼說,李承乾卻聞聲知其意。

手在脖子間薅了一下,把斬斷了大半的頭發,暴露在李麗質麵前。

“啊?”

李麗質掩嘴驚呼一聲,眼睛都瞪大了。

割發代首,人人皆知。

割斷頭發,代表下了某個和命一樣重要的決定,再也不會回頭。

李承乾把頭發先薅了回去,認真道:“父皇眼中的太子,就如同這斷掉的頭發。

他把我從皇室玉牒除名,也剝奪了我的太子之位。

從此以後,我是新生的李承乾,和過去徹底告彆,因此割發代首。

當然,無論他下達什麼樣的聖喻,血脈關係不會因他一言而決。

他依舊是我父皇,你們這些弟弟妹妹,隻要願意認我,我自然還是你們阿兄。”

李麗質咬了咬下嘴唇,她萬萬沒想到,李承乾居然割發代首,下了如此重大的決心,看來一切都不可挽回了。

深吸了一口氣,李麗質問:“阿兄任由那些達官貴人走動,不怕他們互相串接起來,做一些什麼嗎?”

李麗質這是強行轉移的話題,關於父皇和阿兄的事情,她不想再插手了。

況且,下了如此大的決心,無論她說什麼,隻怕也改不了李承乾的意誌。

李承乾滿臉不屑道:“一切陰謀詭計,在絕對的實力麵前,有意義嗎?

就如父皇將我從皇室玉牒除名,將我的太子之位剝奪。

隻要我手下的十萬大軍,依然聽從我的吩咐。

我還是可以用叛軍的身份打入皇城,依然可以把父皇從那龍椅上拉下來!

當我問鼎天下,讓唐人活得越來越好後,區區幾個酸儒批判,寫書咒罵,能奈我何?

當我帶大唐成亙古未有之盛世,今日之事又算得了什麼,自有大儒為我辯經!”

李承乾越說越激動,重新站起身來,背著雙手背對李麗質,聲音堂皇霸氣:“玉牒除名,我自再開族譜,稱宗做祖!

剝奪太子之位,我就改朝換代,統禦天下!

世人辱我謗我,我就帶他們登臨寰宇,俯瞰社稷安康,黎民笑顏。

待到那時,且看他們——能奈我何!”

李麗質目中異彩連連,心潮起伏。

她從來不知道,自家大哥居然如此霸氣,這不比父皇更霸氣?

“麗質多謝阿兄解惑,那麗質就告辭了……”

李麗質心情非常激動,因為有李承乾這樣霸氣的哥哥,也知道了李承乾的打算。

她明白,大唐不會出什麼問題,她父皇也不會出什麼問題。

並且,有那麼一絲絲可能,自己母後還會重新回歸。

如果李承乾真的能做到,說他是天上的神仙轉世,李麗質都相信。

總之,有李承乾這個阿兄在,她已經後顧無憂。

隻是打小的教育,終究沒讓她過於顯露。

她現在,需要回府好好的收拾一下心情,應對那些打聽的人。

同時也想要各種嘗試一下,自己現在的身體,能夠做到多少,以前根本就做不到的事。

李承乾現在也要忙著正事,以後相聚的機會多的是,因此也隻是擺擺手,讓李麗質走了。

李麗質走下城樓,登上馬車之前,突然想起來,皇族裡可不隻是她一個人有病。

抬頭看了看城牆上方,她最終還是不準備說什麼。

李麗質相信,如果李承乾有很多那種藥,那他救誰和不救誰,自己不能有任何摻和。

如果那種藥很稀有,自己有幸得到一份,已經是滔天之幸,是阿兄愛她的表現,她就更不能開這個口,讓李承乾為難。

送走李麗質之後,李承乾敲打著椅子扶手,思索怎麼殺李泰。

殺李泰很容易,也必然要殺他。

但是怎麼殺,的確是有講究的。

李承乾不懼人言,但要做萬世大帝,係統老是強調以身作則。

因此,他需要給李泰安排好理由和死法。

遠的不說,就說所謂的玄武門繼承法,不就是因為李世民亂來,又沒有給自己擦乾淨屁股,搞出來的事情嗎?

大多數事情都是上行下效,這不是靠著一紙公文,就能夠杜絕的。

李承乾要殺李泰,就必須堂堂正正的殺,要讓天下人爭相稱讚,覺得李泰該殺。

如此,李泰成為反麵教訓,才能夠不讓人效仿。

絕不能是,在天下人看來李泰隻是不夠強,不夠心狠,才被他李承乾乾掉,那隻會惹人同情和效仿。

玄武門繼承法,不就是這樣出現的嗎?

李世民給天下人的交代是,隻要我好好的乾事,我造反我有理。

放李建成在位置上,他有我乾得好嗎?

從私人角度說,是李建成先要乾掉我的。

總之就是我委屈,他李建成也不可能有我乾得好。

看起來好像沒問題,但卻給人一種,隻要我乾得好,可以無視一切禮法的感受,俗稱禮崩樂壞。

這個頭,實在開得太壞。

又如武則天登臨大寶,開了女人造反的先河,有權有勢的皇後公主,無不爭相模仿。

但凡還有一個造反成功,武則天不再是個例,隻怕往後的曆朝曆代,公主後妃造反會絡繹不絕。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