寢殿內。
巫山雲雨,纏綿悱惻之後。
楊昭玉溫柔地依偎在趙政寬廣胸膛之上,朱唇輕啟,欲言又止。
趙政敏銳地捕捉到她心中的波瀾,低眸柔聲問道:“愛妃,你我之間,已無任何遮掩,有何心事,但說無妨。”
楊昭玉眼眶微紅,聲音中帶著一絲哽咽。
“臣妾心中有愧,愧對陛下的一片深情。”
“臣妾那冥頑不靈的幼弟,仍舊與大荒王族糾纏不休,臣妾雖屢次勸誡,卻無濟於事,未能讓他迷途知返。”
“臣妾鬥膽,懇請陛下念及他年幼無知,一時被奸人所惑,才鑄下此等大錯。臣妾願以身代之,承受一切責罰。”
言罷。
她緊緊握住趙政的手,露出楚楚可憐的樣子。
他未曾料到,楊昭玉竟有膽量以身試法,甘願冒著被砍頭的風險,將她胞弟與前朝餘孽暗中勾結的隱秘,毫無保留地揭露出來。
“愛妃,你可知勾結前朝餘孽,乃是滿門抄斬的重罪!你就不怕朕一怒之下,將爾等皆化為黃土嗎?”趙政的話語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楊昭玉跪伏在地,麵色蒼白。
“臣妾心知此罪滔天,萬死難辭其咎。懇請陛下開恩,饒過臣妾的幼弟幼妹,臣妾甘願以死謝罪!”
趙政聞言,眼眸微眯,透出一股深邃的光芒。
他聽出楊昭玉話中的決絕與犧牲。
這女人竟是為了護佑家人,不惜挺身而出,獨攬罪責。
而那個不成器的楊雄卻全然不知,他的胞姐正以何等的勇氣與犧牲,拚了命地保護他們!
趙政心中五味雜陳,既有對楊昭玉勇氣的讚歎,也有對楊雄愚昧無知的搖頭歎息。
“愛妃,念在你對朕忠心耿耿的份上,朕就再給楊雄一次機會。若他再不悔改,朕便不再輕饒。”
楊昭玉連忙匍匐床榻上,拚命磕頭道:“臣妾叩謝陛下聖恩!”
“愛妃,天亮了。朕要前往軍營,指揮大軍守住京城。”
楊昭玉輕輕環抱著趙政的腰身,溫柔道:“陛下,臣妾心中有一計,願為陛下分憂解難,將功補過。”
趙政聞言,目光中閃過一絲訝異,轉而溫柔地望向楊昭玉。
“哦?愛妃有何良策,能助朕一臂之力?”
楊昭玉輕啟朱唇,緩緩道來:“臣妾聞得陛下憂慮藩王大軍士氣如虹,恐其一鼓作氣,京城危矣。既然如此,陛下何不另辟蹊徑,設法攪擾藩王之軍心,令其士氣受挫,不攻自亂?”
趙政聽後,微微皺眉,沉思片刻後道:“此計雖妙,實施起來卻非易事。藩王大軍打著‘清君側’的旗號,上下一心,同仇敵愾,豈是輕易可撼?”
“陛下,臣妾手中緊握一封來自大荒王族的密函。何不於藩王軍營之中,悄然散布其與前朝暗中勾連圖謀不軌的流言?如此一來,藩王之師便失正義旗幟,出師無名,必能擾動其軍心,使之動搖不定。”
趙政聞言,目光中閃過一絲驚異,隨即滿含讚賞地望向楊昭玉。
“此計甚妙!愛妃不愧是名門之後!”
楊昭玉臉頰微紅,謙遜一笑,輕聲道:“多謝陛下誇讚,臣妾不過是略儘綿薄之力。”
“趁著夜色未央,讓朕在好好寵幸愛妃一番!”
“還請陛下憐惜……啊~~~”
……
丞相府。
張居陽已悄然召集朝中那些根深葉茂的世家大族,於密室之中共謀大計。
他們想要開啟城門,恭迎藩王大軍入京,以圖變革風雲。
此時,張明德佇立於府邸朱門之前。
夜色深沉,五更天的寒風穿堂而過,卻不及他心頭焦慮半分。
他頻頻張望,暗自嘀咕:“這都五更天了,齊王與楚王那邊還無密信傳來?”
轉身步入裝飾古樸的會客廳,滿堂賓客的目光不約而同地彙聚於張明德一身。
“可有兩位藩王那邊的動靜?”張居陽率先發問。
張明德苦笑,眉宇間儘是無奈:“怕是父親快馬加鞭送出的密信,已杳無音訊,石沉大海。”
張居陽聞言,臉色瞬間陰沉如水,眼中閃過一抹決絕。
“不能再等了!在座皆是京城響當當的人物,我等既已決定背水一戰,便不能再受製於遲遲不來的信函。陛下近年來殘暴不仁,早已失了民心!”
“我等皆是為了天下太平,方行此等替天行道之事!我等應當推翻暴君統治,迎接藩王入京!”
“若是願意與我共同推翻暴君之政,便隨我一同帶領府兵,趁著陛下等人抵禦藩王攻城之際,打開城門,迎藩王入京!”
此言一出,室內氣氛驟然緊張。
啪!
張居陽摔響茶杯,朝會客廳的眾人臉上掃去。
眾人紛紛響應。
他們早已對趙政的官場改革尤為不滿,觸動了他們的利益,自然不會再忍氣吞聲,袖手旁觀。
辰時一過。
張居陽引領著丞相府的精銳,與朝中各大世族麾下的府兵在巍峨的城門口悄然彙聚,兩股勢力合流,彙聚成了一支超過兩萬人的雄壯隊伍。
這支龐大的隊伍沿著朱雀大道緩緩推進,直向城門逼近。
張居陽仰望那座象征著皇權的城門,眼中仿佛燃燒著不滅的火焰,他的聲音如同雷鳴般響徹天際。
“推翻暴虐之君,恭迎藩王駕臨京城,重振朝綱!”
一聲令下!
兩萬府兵如同被喚醒的洪流,勢不可擋地朝著城門的方向奔騰而去。
城樓上的守城士兵目睹這一幕,無不麵色大變,心中驚駭難當。
他們從未見過京中有如此大規模的兵馬調動。
藩王大軍全力進攻,已經讓嶽青山所率領的京城守衛軍陷入苦戰,眼看著城門就要守住。
沒想到卻遭到了自己人在城中的背刺!
兩萬府兵衝散了守衛城門防線的最後一道防線。
巨大的黑色鐵門眼看著就要被兩萬府兵給拿下。
突然半路殺出個程咬金!
四位國公各自率領五千精兵把張居陽為首的府兵給攔了下來。
“張居陽,莫要再執迷不悟!陛下早已料到,你必在城中造反,特命我等在此防微杜漸。”
張居陽望著四國公的精銳兵馬,突然萌生了退卻之意。
他竟又被陛下給算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