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亨殿。
朝堂之上,文武百官分列兩側。
看似風平浪靜,實則暗潮洶湧。
趙政後宮剛剛引入六位正宮娘娘,自然有人歡喜有人憂愁。
後宮妃子能否得到陛下寵愛,直接影響到前朝大臣的前途。
被封為正宮娘娘的不少大臣連腰杆子都挺直了,身邊圍繞著更多巴結的人。
“陛下駕到~”
隨著殿內侍從一聲高呼。
朝中大臣連忙跪地山呼。
“臣等叩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趙政一甩龍袍,坐在龍椅上,威嚴道:“眾愛卿平身!”
大臣們剛從地上起身,就有人迫不及待地上奏。
“陛下,臣有事啟奏!”
“準奏!”
“陛下,齊王與楚王未得陛下詔令便私自行軍,各率領八萬大軍,朝京城逼近,還請陛下早日做好防禦戰事準備。兩位藩王打著清君側的旗號,一路進軍勢如破竹!”
趙政沉吟片刻道:“諸位愛卿有何退敵之策?”
嶽青山出列道:“陛下,末將願率領京畿營前去退敵。”
朝中幾名文臣滿是譏諷之意。
“嶽將軍真是不自量力!戍邊多年的藩王在攻城作戰上經驗豐富,憑京畿營的那些兵馬豈能輕易抵擋?”
“不錯!各地藩王所率本部兵強馬壯,京城岌岌可危,陛下還是要從其他地方借調些兵馬來來才能抵擋。”
“所言甚是!若是將京城安危全指望在山匪出身的嶽將軍身上,那不是在坐以待斃?”
文臣說話就是夾槍帶棒,聽得人心裡很不痛快。
嶽青山冷聲道:“陛下,末將若是無法退敵,願意提頭來見!”
“嶽將軍,不必如此意氣用事。諸位同僚並非不信任你,你畢竟是陛下任命的鎮國大將軍。”
“隻是藩王來犯非同小可,不如再從其他地方多調些人馬來,防患於未然。”
“還請陛下未雨綢繆,早做決斷,以免藩王來犯時,不知所措。”
張居陽出列拱手建議。
趙政笑著說:“依丞相之見,要如何調兵馬馳援京城?”
“陛下,臣的弟弟一直在青州統兵,距離京城也很近。若能將其調回,必將解決藩王來襲的燃眉之急。”
調遣兵馬肯定是距離越近越好,若是太遠肯定是遠水難救近火。
趙政能感覺得到張居陽讓他弟弟張朝陽率軍入京絕非如此簡單。
他剛剛建立的新軍尚無人統兵,自然會處處受製,讓人捏住軟肋。
如果他現在手裡握有兩支軍隊,誰還敢建議他從其他地方調遣兵馬?
“丞相想調多少兵馬入京?”
張居陽狡黠一笑,立馬回稟道:“二十萬兵馬入京,足以防範藩王來襲。”
趙政在心裡暗暗冷笑。
當他傻是不是?
調遣二十萬回京,哪裡是在防範藩王,怕是造反都夠了吧。
趙政微笑道:“二十萬入京,肯定能夠阻擋住藩王兵馬。丞相如此憂國憂民,果然沒讓朕失望。丞相,朕交代你的事情,你就放心大膽去乾,朕永遠支持你。”
以為陰謀得逞的張居陽還在暗自竊喜,聽到趙政突如其來的鼓勵,一臉迷茫與疑惑。
陛下啥時候交代他事情了?
張居陽突然覺得背脊一涼,身後仿佛有無數雙眼睛盯著他。
那些朝中依附於張居陽的大臣以及世家大族,似乎都意識到了不對勁。
他們覺得陛下定是意有所指。
不然,為何丞相提出如此過分的要求,陛下都毫不猶豫地答應?
要知道調遣二十萬大軍入京可不是件小事,一旦逼宮造反,整個京城都將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趙政見朝中大臣們都開始對張居陽有所懷疑,立馬添油加醋道:“丞相,昨日下了早朝,不是你和朕建議要改革官製,廢除舉薦納士,削弱士族權力的嘛?”
這話一出,震驚整個朝堂!
群臣們的議論聲快要響徹穹頂。
“難怪昨天丞相與陛下聊那麼久,居然是在想著如何對付我們!”
“丞相調遣二十萬兵馬入京,是想要改革官職,廢除察舉祖製?”
“還以為丞相與我們一條心,沒想到竟然是個卑鄙小人!”
張居陽徹底懵逼了。
他急忙解釋道:“老夫從未向陛下提出這樣的建議啊。”
越解釋就顯得越心虛,朝中大臣以及那些世家大族就越覺得有問題。
三皇子成為太子那一刻開始,張居陽就已經和他們不是一條心了,居然還幫著陛下來對付他們。
突然失去了世家大族與朝中官員的信任,張居陽有種百口莫辯的感覺。
他隻覺得陛下的這招無中生有太陰狠毒辣了!
“諸位聽我一言,我從未向陛下如此建議,那都是陛下的意思。”
不管是世家大族還是朝中官員,全都沉默不語。
二十萬調遣入京,他們這些世家大族就再也沒有回旋的餘地。
今後他們隻能聽從陛下與丞相的意思。
人家才是一家人,而他們這些士族終究是外人。
趙政見台階下那些曾經依附於張居陽的大臣們逐漸分崩離析,心中暗喜不已。
“既然是丞相建議,那朕就按照丞相的意思辦吧!從今日起,廢除舉薦納士,進行官職改革!”
“退朝!”
一聲令下,朝堂之上所有大臣都為之震顫。
趙政離開元亨殿,心中暗暗冷笑。
這下看張居陽怎麼辦?
這隻老狐狸終於被算計到了。
“小高,朕今日心情大好,讓禦膳房準備些點心送去安寧宮,朕要與寧妃一同品嘗。”
“奴婢遵旨。”
待到高力退下去,司禮監掌印王震突然啟稟道:“陛下,京中傳來消息,儋州押解一名死囚已經抵達京城,目前由京兆尹暫時看管。”
趙政心中一動,急聲道:“小王,速去一趟京兆尹!”
“奴婢遵旨。”
另一邊。
張居陽剛一下早朝,就成了人人避之不及的存在。
“諸位聽老夫一言……”
話音剛落,曾經依附於張居陽的大臣紛紛遠離。
“丞相,你與我等早已不是一路人,今後還是大路朝天,各走一邊吧。”
“丞相如今一心為太子的前途著想,又豈會把我們這群同僚放在眼裡?”
“丞相何必如此虛偽,你向陛下建議調遣二十萬大軍,是為了對付我們吧?”
張居陽感覺自己有口難辯,無論如何解釋都蒼白無力。
他,早已失去了士族們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