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雲嫚說完還看了眼祖母,又看了看四嬸嬸,好在兩人都笑眯眯的沒生氣。
宋雲海立馬拉住宋母的胳膊撒嬌道:“祖母,好祖母,行不行,你就讓四嬸嬸做涼皮吧。”
“你個皮猴。”宋母輕拍了一下孫子的肩膀,再抬眼看向圍著的孫子孫女,各個都眼巴巴地看著。
那眼神像是在說,你要是不答應,我們哭給你看。
宋母無奈妥協了,“行,行,行,今晚就讓你們四嬸嬸做涼皮吃。”
“好耶!”
“祖母最好啦!”
“今晚有好吃的啦!”
周圍瞬間就鬨騰起來了。
宋羿川嫌他們吵,就朗聲道:“彆猴叫了,趕緊搬東西進去。”
說著就把一大塊豬肉遞給宋雲嫚,後者歡歡喜喜地接過拿進廚房。
宋雲海更興奮了,大聲叫嚷起來,“是豬肉,今晚有肉吃了。”
宋雲澤也興奮道:“那今晚不僅有涼皮,還有肉吃。”
溫暖暖可是看得清楚,那一大塊肉有她兩個巴掌那麼寬,不僅是五花腩裡麵還帶著排骨呢。
便開口道:“今晚先吃肉吧,涼皮明日再吃。不然這麼熱的天,這麼多肉不吃完會放壞的。”
宋雲海一個勁地點頭,“聽四嬸嬸的。”
“有肉吃就好。”宋雲澤說著還作怪般地添了添嘴。
宋雲海反駁他,“是有好吃的就行。”
“好耶,有肉肉吃。”就連最小的宋雲弘都跟著哥哥們興奮地嚷嚷起來。
搞得宋母哭笑不得,佯怒道:“吃吃吃,好像八輩子沒吃過肉一樣,前幾日不是頓頓都有肉嗎?一群貪吃鬼!”
宋雲海宋雲澤兄弟倆一人提溜著點東西進去了,假裝沒聽到祖母的怒罵聲。
宋羿川這邊剛把東西都卸下來,宋禾川就搭拉著一條汗巾走了進來。
宋母忙問:“老大怎麼回來了?吃了嗎?”
宋禾川點頭,“娘,我在嶽父家吃過了。”
說完就走到騾車旁,往車廂看一眼裡麵空空如也,便開口問:“老四,騾車我就先拉走了?”
宋羿川還沒開口說話呢,陳氏就端著碗粥過來了,不滿地開口道:“大哥,你這也太過分了,這騾車昨日是你們大房用,今日怎麼說也該輪到我們二房了吧。”
要是有騾車拉稻穀,不出兩日老陳家田裡的稻穀就能全部收割完了。
“這……”宋禾川一時語塞了,二弟妹說得好像也有理。
宋羿川直接把牽騾繩塞到他手裡,朗聲道:“快去吧。”
轉頭又看向陳氏,語氣帶著幾分冷淡,“二嫂,這騾車是我自己花錢買的,我想給誰就給誰。又不是家裡的東西,哪來的輪流一說?”
宋禾川尷尬地站著一旁,想了想還是呐呐的解釋道:“二弟妹,我們沒白用這騾車,用這騾車夏收張家是要打一個浴桶給老四的。”
老四昨晚就同他說要嶽父幫他打一個浴桶,雖說要給錢,可嶽父說了,用了他的騾車哪還好意思能收他的錢。
這事他本不想這會兒說,可不說,他又怕二弟妹覺得老四偏心他們大房。
屆時再鬨出點什麼糟心事,為難的還是爹和娘。
一個木桶刷上樹漆就要七八十文錢,那一個浴桶不得至少兩百多文?
一想到用一下這騾車就要那麼多錢,陳氏就歇了心思。
他們陳家是不可能出錢用騾車的,好在扛稻穀那些重活都是大哥跟宋墨川這個木頭來做。
陳氏訕訕地笑了笑,小聲開口,“那你們繼續用吧。”
轉身邊往回走邊大口地扒拉著碗裡的雜糧粥,吃完就要去陳家繼續脫稻,今晚有肉吃她要早點回來。
宋羿川看向自己的大哥欲言又止的,最後還是開口說了,“大哥,那個浴桶我是要給錢的。”
“這些都是小事。”宋禾川擺擺手,牽起騾車就走了。
溫暖暖在一旁看了一出戲,好奇地問:“什麼浴桶。”
宋羿川轉頭看對上一雙好奇的星眸,抬手就輕彈了一下她的腦門,“多事。”
“哼,不說就不說唄。”溫暖暖抱著包袱嘟嘟囔囔往房間裡走。
一回到房間就打開包袱,發現裡麵都是有幾條白色的長布條。
這是什麼?
她仔細看了看,這布條的材質是粗麻的,中間部位還縫上了油布,上麵又縫上了四條小布帶。
溫暖暖研究了一會兒也沒看明白這到底是什麼,直到看到一旁粗糙的紙張這才醍醐灌頂。
這是古代的月事帶。
女人來月經時,用草紙折疊成厚厚的一遝,然後放到油布的位置上,用那四條小布帶固定好。
每條月事帶還配了兩個厚厚的小布袋,這估計就是窮苦人家的婦人用不起草紙,然後拿這個小布袋裝草木灰吧。
所以她讓宋羿川買紅糖,這廝以為她要來月事了,為此還細心地準備了這麼多月事帶。
溫暖暖不得不再次感歎這男人的細心體貼。
手上摸著這粗糙的草紙,心裡想著雖說她暫時用不到月事帶,但草紙能用呀!
每次去茅房用的都是薄薄的竹篾條,她都怕自己一不小心給刮出傷口來,可目前也沒辦法改變現狀,好在如今有了草紙。
溫暖暖打開另一包東西,裡麵有兩包紅糖,還有幾包蜜餞,幾包糕點。
他這是怕自己喝那芋頭粥吃不飽,所以給她開小灶?
拋開假夫妻的事不說,這男人還真是一個不錯的丈夫。
“小暖,吃飯啦!”
門外響起宋母的催促聲,溫暖暖隻好把東西都收拾好,這才匆匆走到廳堂。
午飯是各種豆類摻雜著糙米熬的粥,炒了一個蕹菜,一個青瓜片。
餐桌上,宋母邊吃邊安排午後的活計。
宋父宋母跟宋羿川要到田裡捆稻杆,宋雲海宋雲澤還有宋雲嫚要帶著兩個小的到旱地割芋梗。
每個芋頭留三兩片葉子就行了,不然芋頭長不大。
割回來的芋梗,嫩的洗乾淨剁了曬成半乾醃芋梗酸吃,葉子跟老的芋梗就直接剁碎煮成豬食喂豬。
這幾日輪到宋雲嬌在家做家務,所以她留在家裡喂豬喂雞鴨,去菜地澆水摘菜,還有跟溫暖暖做晚飯。
午飯後,溫暖暖就開始試著做缽仔糕。
她以前在做幼師的堂姐家,六一兒童節時一起做過,隻不過當時用的是加工過的木薯粉,這會兒換成了大薯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