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朝昭泰二十九年夏六月十三
驕陽炙烤,暑氣難消。
昨晚下了一場暴雨,今日豔陽高照,把大地炙烤得像個熱蒸籠似的。
農家小院的廚房裡,漂亮得如同瓷娃娃的小姑娘,此時汗如雨下,正在跟灶膛裡的柴火做鬥爭。
“我就不信了,我個高材生還燒不了火?”
事實證明,燒火這事,跟學曆無關。
望著最後那點火星子熄滅,溫暖暖崩潰了。
穿越什麼的,果然沒想象中好。
沒錯,她,一個二十一世紀工程學院水利水電工程專業的大學生,實習期勘察水位時,不小心掉進河裡,穿了!
穿進了一本名叫《唐太後的重生之路》的宮鬥文裡。
收獲了一段同名原身的記憶,以及一個特彆雞肋,沒有任何反應的單機種田係統。
原身溫暖暖,今年十八歲。
屬於爹不疼,繼母不愛,繼妹還賊壞的那種柔弱後宅嫡女類型。
父親是五品知州,親娘生她時難產死了。
繼母進門後容不下她這個嫡長女,人前一套背後一套。
好在她是個聰明的,隱忍到五歲那年,回老宅給祖父祝壽時,說了繼母的德行。
從那時起,她便一直養在兩老膝下,直到三年前,祖父病逝。
渣爹回來丁憂,瞧她長得甚是貌美,正值大安朝三年選秀之期,便起了推原主參加大選的心思,火速將她送上了官船。
原主不願入宮,伺候一個年逾半百的老頭子,直接烈性地跳船逃了。
估計是被水淹死了,於是換成她穿了過來。
“四嬸嬸,四嬸嬸,你乾嘛?”
嬌嬌軟軟的聲音,讓溫暖暖從思緒中抽離。
她茫然的抬頭:“小嫚,怎麼了?”
“噗呲……”宋家老大的女兒宋雲嫚,望著一臉花貓的美人兒,笑彎了腰,“四嬸嬸,你這是要燒火?”
溫暖暖尷尬的笑了笑:“你們都去割稻穀了,我想著,幫你們做做飯。”
宋雲嫚可不敢讓她動手,要是被祖母看到,肯定得嘮叨死她。
想到這,她便開口道:“四嬸嬸,你這風寒還沒好利索呢,還是讓我來吧。”
溫暖暖把位置讓給了她,嘴裡訕訕道:“我風寒其實已經好了。”
她睜眼時,就在這農家小院,聽這家人說,自己是被家中老四帶回來的,渾身濕漉漉的,一躺下,就感染了風寒,發熱昏迷了兩日才醒。
醒來後,便好好養著。
而救她的男人,第二天就有事出去了,至今未歸。
家裡人都以為他是老四媳婦,對她態度挺好的。
她剛醒時,記憶還沒回攏,什麼都不知道,隻能含含糊糊應著,生怕說自己不是老四媳婦,就被這家人趕出去。
她醒的這幾天,正是農忙搶收的時候,五六歲的小孩,都被逮去稻田裡撿稻穗了,一大家子人忙得腳不沾地。
她不想當個白吃包住的,所以想做點力所能及的事。
見宋雲嫚把火燒了起來,溫暖暖趕緊卷袖子乾活,她先是給絲瓜去皮,接著開始切宋母一早上從村東頭豬肉鋪買的豬肉。
等淘完米蒸上鍋,溫暖暖便開口道:“小嫚,你把炒菜那個鍋燒起來吧。”
“四嬸嬸,你真會做菜?”宋雲嫚有點怕她浪費食物。
“會。”溫暖暖斬釘截鐵道。
她家裡可是開農莊的,從小就被爺爺當童工使喚。
燒火她不行,是因為都用燃氣灶,炒菜,她那不是手拿把掐嗎?
可惜這農家廚房沒什麼調味料,但是簡單也有簡單的做法。
半個時辰後,宋家眾人陸陸續續從田間回來,一進院,就聞到了飯菜香。
宋父在院子裡洗了一把臉,走到廳堂,才發現飯桌上已經擺了滿滿四大盆菜。
雞蛋絲瓜湯,豬肉燜豆角,油渣蒜炒蕹菜,還有一道燒茄子。
剛進來的大兒子宋禾川誇讚道:“小嫚這是長大了,做的菜這麼香?”
宋父輕嗤一聲:“你女兒什麼德行,你不知道?這些菜,一看就不是她做得出來的。”
宋母聞著香味進了廚房,一看,原本病懨懨的四兒媳竟然在分菜。
還有什麼不懂的?
看來這飯是她做的,難怪這麼香。
她關心道:“小暖,你病還沒好呢,怎麼就下床了?”
溫暖暖粲然一笑,“伯母,我已經好了,快吃飯吧,嘗嘗我的手藝。”
“好,好。”
宋家有十幾口人,分了兩桌才坐下。
溫暖暖跟宋雲嫚一人端了一盤涼拌青瓜出來時,家裡人都已經坐好了,就等當家的動筷。
一頓午飯吃得眾人心滿意足,肚滾溜圓,宋家人也對溫暖暖連連誇讚
就在她以為午飯會完美結束時,廚房裡,卻發出了一道不敢置信的叫喊聲。
“弟妹,你把豬肉都用了,我們晚上吃什麼?”
被叫到的溫暖暖翻了個白眼,聽聲音就知道是二嫂陳小焦,她真的煩死這個事精了。
前兩日,自己躺床上養病,她就在窗外陰陽怪氣的說,老四這是帶了個千金小姐回來,讓一家子人伺候她。
今天自己下床乾活了,她又開始找茬?
溫暖暖進了廚房,還沒開口,後麵跟過來的宋母就急著問:“老二家的,這是怎麼了?”
陳氏大驚小怪道:“還不是四弟妹!真是不當家不知油鹽貴,做的午飯費油不說,她還把豬肉全做了,咱家今晚吃什麼?”
家裡頭,也就過年過節才有肉吃,她可是饞肉饞很久了,午飯吃了頓飽的,就想著晚飯也能吃。
要是她再鬨一下,說不定四弟妹就掏錢買肉了。
看她那日身上穿的料子,一看就是有錢人。
拿點出來貼補家用,這不是理所當然的嗎?
宋母愣了一下,她沒想到,四兒媳把肉全做了,但吃都吃了,還能吐出來不成?
晚飯就不吃肉唄,還能怎的?
她剛想開口,二兒媳又開口叭叭道:“四弟妹,你是不知道我們村裡人窮,一日隻吃朝饔(早餐),夕飧(晚餐)兩頓而已。這幾日是要夏收,吃飽了才有力氣乾活,所以才一日三頓。你一餐就把兩頓的菜全做了,這日子還過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