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大明:頂級帶貨,朱元璋樂瘋了 > 第100章 大明需要發行報紙!

第100章 大明需要發行報紙!(1 / 1)

推荐阅读:

“黃小子!”

朱元璋隔老遠就跟黃軒打招呼。

黃軒聞聲望去,就看到改頭換麵的朱元璋快速走了過來。

“朱大叔,不錯啊,這身衣裳穿上,就像公司高管一樣。”

黃軒打量著老朱。

老朱本來就是皇帝,這氣質一般人還真模仿不來。

說他是霸道總裁,但身上的衣衫又不太符合。

就是頭發這一塊,跟衣服不太搭。

“哈哈,我也覺得不錯。”

老朱大搖大擺的躺在椅子上,一臉高興。

看起來心情挺不錯。

黃軒又看了看吳吉祥,他穿上這一身,再加上臉上的笑容,黃軒覺得怎麼越看越像一個猥瑣的老頭。

兩人寒暄了幾句,朱元璋正色道:“今日我來,是想問你件事。”

黃軒點頭等著朱元璋接下來要說的話。

老朱每次來,都不是過來找自己聊天的,每次都會帶著各種各樣的問題,讓自己解答。

自己知道的就給他解答,自己不知道的就用手機查!

給老朱手機連了wifi,讓他自己查。

結果老朱沒受過九年義務教育,不會打字。

讓他用語音,他也開不了口。

說什麼拿著手機自言自語,像患了失魂症的瘋子。

“是這樣的,現在朝廷的政令傳遞到大明各處,快的隻需一兩日,慢的則需要個月。”

“而且,離應天府越遠的地方,就越不敢保證,百姓得到的政令是被官員修改過的。”

老朱麵露凝色,道:“洪武二年就出現過這種情況,當時咱要求丈量全國土地,結果福州府就有一個縣令,把咱的政令改了,說什麼朝廷要強製征收百姓土地,嚇得當地百姓賣地的賣地,掛靠的掛靠,甚至有的百姓怕被抓進大牢,不惜帶著全家逃難!”

“咱最恨的就是這種人,所以砍了他的腦袋。”

“但,這種情況卻不能完全杜絕!”

“現在咱想網羅大明人才,你看有沒有什麼辦法,能讓大明百姓都知道這事?”

黃軒默默聽完老朱說的,然後沉思起來。

要讓大明百姓都得到消息?

如果是現代,靠電視新聞,靠網路文章、短視頻,用手機群發消息等等。

對了,新聞!

以前在電腦沒普及,手機還是按鍵機的時候,大家獲取最新的消息,靠的是電視跟報紙!

讓明朝弄出電視,不現實。

但是印刷報紙,這還不是簡簡單單的事情?

想到此處,黃軒站起身來,道:“朱大叔,你等下,我找個東西給你。”

前幾日網上買東西,黃軒記得賣家就是用報紙包裹的。

那報紙還放在店鋪裡。

片刻之後,黃軒把報紙遞給老朱,道:“朱大叔,你看看這個。”

“這是?”

朱元璋攤開手中的紙張,隻見最上麵寫著“都市日報”四個大字。

然後下麵就是一版一版的文字。

有大號的字體,也有圖片印在上麵。

翻麵後,板塊就變得比較雜亂。

有什麼“治療陽痿早泄,博愛醫院是首選”。

“脫發不要怕,苗疆生發劑,還你烏黑秀發”。

“找工作上68,68搬家找工作首選”。

“專業開鎖,電話 xxxxx”等等。

朱元璋不明所以,又把報紙翻到正麵,快速的瀏覽了一番:“你的意思是……”

“不錯,大明也可以刊印發行報紙。”

黃軒指著最上麵的板塊,道:“朱大叔,你看,這第一篇文章,說的就是政令,朝廷招商引資,平穩推進土地征收,做好安置居民的政策。”

“你回去後,也可以效仿這報紙,把朝廷頒布的政令寫在上麵,然後刊印出來,賣給百姓。”

朱元璋聽到黃軒前一句還能理解,當聽到把報紙賣給百姓,又不理解了:“怎麼,朝廷政令,還能拿去賣?”

黃軒無語的看了一眼老朱,道:“朱大叔,你想想,要把報紙傳遍整個大明,隻靠應天府能做到嗎?”

朱元璋聞言,搖了搖頭。

大明疆土何其大,如果能做到,自己也不會來找黃軒了。

“這不就對了。”

黃軒用手指,點了一下報紙,道:“最起碼每個市,哦,每個州府都要建一個報刊發行社,這需不需要錢?”

“有了發行社,你需不需要招人來管理?需不需要招人來印刷?”

“還有這報紙,需不需要成本?”

“這些都是錢啊,光靠朝廷,一年要補貼多少錢出去?”

朱元璋聽完,恍然大悟,同時又覺得黃軒說的太對了!

朝廷本來都沒什麼錢,還要拿錢出去補貼,彆說自己不答應,朝中那些大臣也不可能答應。

“那……,你說這報紙賣多少錢一張?”

朱元璋看了一看報紙的尺寸,又用手指捏了一下,發現這紙張質量也不錯,想來應該不便宜。

“這報紙是賣給百姓的,價格自然是越便宜越好。”

“按照現在的話,一份報紙也就一元錢,相當於能買兩個白麵饅頭。”

朱元璋在心裡默默盤算,一個饅頭一文錢,兩個饅頭,也才兩文錢。(由於明朝地區不同,饅頭價格也不一樣,我就直接用一文錢了,考究黨彆當真。)

這報紙這麼便宜?

會不會虧本?

“那啥……,你剛剛才說,不用朝廷補貼,按照這價格賣的話,咱估計賣的越多,虧得就越多啊。”

這紙,雖比不上宣紙,也比一般的紙張好太多,賣兩文,老朱覺得虧大了!

最少要賣10文才行!

如果有可能,賣100文最好!

黃軒看過老朱的簡介,知道他是農民出身,雖然當了皇帝,但小農意識還保留著。

但凡跟錢財沾邊,他就變得摳摳搜搜,小氣得不得了。

隻好耐心的給他講解道:“朱大叔,咱們發行報紙是讓百姓都能知曉朝廷頒布的政令、律法等等,如果百姓都買不起,他們又怎麼能知道這些消息?”

“況且,你看這報紙印了兩麵,上麵的內容也不全都是政策,新聞等等,後麵這一大板塊,全都是廣告啊。”

“報社可以靠廣告就能養活了!”

明朝又不像後世,了解信息的渠道多的不得了。

黃軒覺得,這報紙真的在大明出現,除了官府張貼的布告以外,就是百姓了解信息的唯一正規渠道。

當然,那種道聽途說以訛傳訛的消息除外。

報社去找商人接點廣告,給他們做點宣傳,他們應該巴不得呢!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