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大明:頂級帶貨,朱元璋樂瘋了 > 第16章 沐英、藍玉、王弼,上前聽令!

第16章 沐英、藍玉、王弼,上前聽令!(1 / 1)

推荐阅读:

翌日。

應天府,紫禁城,奉天殿。

一眾朝臣筆直的站成幾列,最中間對著殿門的空地則留了出來。

見到朱元璋的到來,所有人心中不由得一怔,立馬就收起了輕鬆的模樣。

待朱元璋穩住龍椅後,群臣們全都跪了下去。

“拜見陛下!”

朱元璋頷首:“眾愛卿請起。”

“蘇、鬆、嘉、湖地區現在什麼情況?”

朱元璋看了一眼殿下的朝臣,直接進入朝會模式。

“啟稟陛下,蘇、鬆、嘉、湖地區水患已得到控製,百姓也基本妥善安置下來了。”

左丞相胡惟庸,向中跨出幾步,拱手道:“臣已下令開設賑災救民粥點,另對蘇、鬆、嘉、湖地區的百姓,每戶賜米五鬥,讓他們能安心渡過此次災害。”

朱元璋淡淡的看了一眼胡惟庸,又看了一眼朝臣:“胡相辦事,朕放心。”

“隻是,水患帶來的災害,並不是短時間就能恢複的,一戶五鬥米,是不是太少了?”

未等胡惟庸開口,朱元璋對著百官說道:“全力救治蘇、鬆、嘉、湖地區的水患,每戶賜米一石,另外免除這些地區的逋賦。”

胡惟庸低著頭,眼睛微微眯了一下,又抱手賀道:“陛下乃是仁慈之君,大明有陛下,乃大明之福!”

朝臣也跟著胡惟庸高喊:“陛下乃是仁慈之君,大明有陛下,乃大明之福!”

朱元璋心中冷笑了一聲。

平日裡,不知是誰在私底下說咱是暴君,是亡國之君,到現在居然成了人人口中的仁君。

“前些日子,脫古思帖木兒遞來奏章,稱元嗣君愛猷識理達臘死了。”

朱元璋看了一眼台下坐著的朱標,道:“那元嗣君,愛猷識理達臘的繼承人,並非崇禮侯買的裡八剌,太子不知有何建言?”

朱標站起身來,向朱元璋一禮,道:“回父皇,洪武八年,王保保死於哈剌那海的衙庭,殘元對於咱們大明來說,已經無法構成威脅,即便現在繼位的不是買的裡八剌,那脫古思帖木兒也不敢派兵攻打咱們大明,甚至為了保存殘元勢力,估計他還會往更北的地方遷徙。”

“咱們大明天命所歸,作為華夏正統,理應派出使者前去吊唁,彰顯大明的氣度。”

聽了朱標的話,朱元璋滿意的點了點頭。

“就按太子建言來辦,禮部擇人前去吊唁。”

聽到朱元璋的話,禮部尚書朱夢炎出列,拱手應下。

隻是這人選,怕是不好確定啊。

誰人不知道元軍的凶殘?

洪武六年,陛下派遣使者前去殘元招降殘元的太尉伯顏不花,結果大明使者被脫因帖木兒給殺了。

洪武七年,陛下又派李思齊去招降王保保,結果李思齊沒被殺,隻被砍掉了一個胳膊,回到應天府沒多久就死了。

現在又派使者去吊唁?

大明能建立,可是建立在元朝覆滅的基礎上。

殘元恨不得吃大明的血肉,派使者……,跟送死沒什麼區彆。

還有一個,這人選,恐怕得胡相決定才行。

“對了,正月時,朕封皇子們為蜀王,湘王,豫王,漢王,衛王,將原吳王改封為周王。”

朱元璋跟朱標委婉的表示過,自己當時定下的分封製度並不完美,看有不有什麼辦法,既能讓其他兒子有個好歸宿,又能保證後世子孫皇權不會被輕易奪取。

奈何兩人商議了許久,都沒想出個兩全其美的辦法。

朱元璋還記得,洪武二年,自己剛決定要分封諸王時,有個九品小官葉伯巨上書勸誡過,周朝分封導致群雄逐鹿,漢朝分封導致七國之亂,唐朝分封,才有了玄武門之變,以及後麵的安史之亂;這些禍亂,並不是因為外族入侵導致的,而是由於內部權力的爭鬥引起的。

大明如若再行分封製,也隻不過是重演曆史而已,大明也隻會重蹈覆轍。

前幾日聽那黃小子說的,自己剛一死,朱允炆那蠢貨就急於削藩,而老四造了朱允炆的反,當上了皇帝。

這不就應驗了那葉伯巨之言?

可,分封是自己提出的,而且力排眾議給定了下來的。

現在再來否定,豈不是打自己的臉。

對於那些兒子們來說,沒有封地,沒有藩王的爵位,他們的日子也不會好過。

既然咱跟標兒都想不出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還不如拿到朝堂上來商議。

眾策之下,總有完美的方法。

“現在,朕打算讓他們前往封地就藩。”

“在這之前,各位愛卿,有不有什麼其他箴言?”

眾人一臉疑惑,不明白陛下忽然提及藩王製度,是作甚?

這藩王製度,不是早在洪武二年就定了下來的嗎?

現在再議這事,有什麼意義?

再一個,老朱你的脾氣,在場的哪位大人不清楚?

那葉伯巨隻是上書反對,就被你關在刑部監獄,受儘虐待,活活餓死,眾人又不是不知道。

誰人還敢觸你老朱的黴頭?

“臣等並無箴言!”

朝臣回了一句。

朱元璋擺了擺手,對這些人不抱什麼期望,隻是對胡惟庸多看了一眼,也不知是有何用意。

眾人不知,但有一人知道啊。

那黃小子熟悉曆史,後世總結出來的經驗非常寶貴的。

就像站在大明去思考,如何避免唐朝玄武門之變一樣。

下朝之後去問問他,正好讓他幫自己的手機下載一些好看的小人在裡麵。

“五開蠻族叛亂,殺害了靖州的指揮過興,之前讓辰州的指揮楊仲名率兵前去討伐。朕覺得隻讓楊仲名一人前去,太慢……”

“沐英、藍玉、王弼,上前聽令!”

武將隊列頓時走出三人。

“擇令沐英為征西將軍、藍玉督戰、王弼為副將,領軍兩萬,與楊仲名共同平亂!”

“要在極短的時間就把叛亂給平息下來!”

沐英三人大喜,連忙領命應下。

剩下的便是朝堂瑣事,就連應天府下的一個農莊死了一頭牛,都有官員給稟報了上來。

朱元璋聽得仔細,事事都要過問,事事都要求落實到位。

這朝會開下來,太陽早已到了頭頂。

而官員們也已經習慣朝會上老朱連雞毛蒜皮的小事都要囉嗦一陣的情況。

……

“敢問娘娘,這剖腹產之法是出自於何人之手。”

“臣等從未聽聞過,把妊婦肚子剖開,再縫上,人還能活的情況。”

坤寧宮,十餘位女官,相互傳閱著手中的紙張。

上麵寫著的內容,正是昨晚馬皇後親手摘抄的。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