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3 章 噩夢(1 / 1)

推荐阅读:

“本王意欲率軍北上,趁著匈奴同北蠻交戰之際,奇襲阿魯台大軍!”

裴明緒話音剛落,高儀麵色大變,疾步而出,連忙出言勸阻。

“殿下,此舉萬萬不可啊!此去實乃凶險至極,無異於火中取栗!”

“北蠻雖與匈奴世代為仇,然我軍若深入草原腹地,一旦二者聯手,我軍必陷腹背受敵之絕境!”高儀言辭懇切,滿臉憂色。

裴明緒劍眉微蹙,朗聲道:“本王並非欲與匈奴決一死戰,隻是欲擾亂其軍心,助北蠻一臂之力,借北蠻之手消耗匈奴兵力。”

“我軍輕騎簡從,疾奔北上,攜帶充足戰馬足,可供輪換騎乘,速戰速決。”

“戰場上,命我軍便高呼龍城已破,祭壇已毀,動搖匈奴人軍心。”

“待衝殺一番匈奴大軍,便全速撤離。”

高儀卻仍是憂心忡忡:“殿下,龍城被破的消息遲早傳揚開來,彼時匈奴各部定會集結,一旦我軍退路被截斷,若阿魯台大軍再回援,我軍危矣!”

帳中氣氛頓時凝重起來,眾將領也紛紛附和高儀,勸裴明緒三思。

“龍城被破的消息遲早會傳到阿魯台耳中,屆時他定會令匈奴各部集結,阻攔我軍去路。”

老將楊榮憂心忡忡地說道。

他們並非無心剿滅匈奴,實乃此次若再北上,一旦被匈奴斷了回燕北的路,後果不堪設想。

此番燕北精銳儘出,實經不起折損。況且殿下身在軍中,殿下安危關乎全局,不容有失。

裴明緒劍眉微蹙,語氣堅定:“奇襲匈奴,遣精銳之師即可。其餘人馬鎮守龍城,護我軍回燕北之路周全。”

“一路大軍北上,精銳負責奇襲,而剩餘人馬負責接應。”

高儀手撫長須,見裴明緒堅持,沉吟片刻,方緩緩道:“殿下,然即便如此,奇襲匈奴亦是凶險萬分。”

“殿下萬金之軀,豈可輕易犯險?不若另派他人領兵前往。”

顧成武聞言,當即起身,抱拳請命:“末將願領兵奇襲匈奴!”

張朗緊隨其後,亦是請戰:“末將也願前往!”

高儀微微點頭,撫須讚道:“顧將軍與張將軍皆是勇冠三軍,此戰有二位出馬,必當旗開得勝!”

帳中其餘將領見狀,亦紛紛苦勸裴明緒留於龍城,切莫以身犯險。

裴明緒沉默不語,神色堅定,不為所動。

顧成武見狀,心下一動,抱拳再道:“殿下,府中宋側妃如今身懷六甲,若聞殿下親身涉險,必是日夜憂懼,寢食難安呐!”

此言一出,帳中眾人皆是一怔,旋即紛紛附和,苦勸裴明緒莫要冒險。

裴明緒聞言,終於有所動容。

他沉默良久,最終緩緩開口。

“罷了,便由右路大軍及玄甲營北上,顧將軍和張將軍領兵奇襲阿魯台大軍。”

他頓了頓,語氣堅定。

“本王鎮守龍城,待爾等凱旋,同諸位一道返回燕北!”

語畢,裴明緒略帶不甘地瞥了高儀兩眼,高儀則忙賠笑不迭。

顧成武與張朗領命而去,旋即點齊麾下將士,左路大軍聞令而動,即刻拔營北上。

鐵蹄聲聲,卷起漫天塵土,一路向北,直奔阿魯台大軍而去。

裴明緒目送左路大軍遠去,眸光深邃,心中另有打算。

他並未如眾人所願,安坐龍城。

而是令老將楊榮率領左路大軍,揮師南下,清剿南歸路上殘存的匈奴部落。

他自己則親率中路大軍,以龍城為中心,開始清剿周邊的匈奴部落。

燕北鐵騎如黑色洪流,席卷草原。

匈奴各部本就元氣大傷,加之阿魯台北上時,各部為了爭奪戰功和財寶,精銳儘出。

隻餘老弱婦孺與少量青壯留守。

他們哪裡是燕北大軍的對手?

麵對如狼似虎的燕北鐵騎,這些匈奴部落幾乎毫無還手之力。

牛羊被搶奪,羊奴被釋放,祭師被屠戮。

曾經在草原上不可一世的匈奴人,如今如同待宰羔羊,任由燕北鐵騎宰割。

哭喊聲、哀嚎聲,響徹天際。

然在這一片淒慘之象中,亦有歡呼喜悅聲劃破長空。

那些被匈奴擄掠而來,被困於羊圈之中苦苦煎熬的燕北人,終是盼來了他們的救星。

恐懼如同瘟疫般蔓延,籠罩著整個草原。

一位年邁的匈奴婦人,抱著瑟瑟發抖的孫兒,絕望地望著遠去的燕北大軍。

她渾濁的眼中充滿了仇恨和恐懼。

曾經庇佑他們的長生天,如今卻為何拋棄了他們?

燕北軍黑色的盔甲在陽光下閃耀著冰冷的光澤,黑色的旗幟獵獵作響,成為了匈奴人心中永遠無法驅散的噩夢。

草原上,血流成河,屍橫遍野。

凜冽的大風,卷起漫天的塵土和血腥味,在草原上久久不散。

這是屬於燕北的勝利,亦是屬於匈奴步入末日的開始。

裴明緒立於山丘上,俯瞰著被鮮血染紅的草原。

他的眼中,沒有絲毫的憐憫和同情,隻有無儘的冰冷和決絕。

他要將匈奴徹底從這片土地上抹去,為死去的燕北將士報仇,為受苦受難的燕北百姓雪恨。

黔地,川南清河郡王府,書房內氣氛凝重,幾如冰窖。

巴特爾鷹隼般的目光緊緊鎖住裴明辰,語氣強硬:“殿下,您考慮得如何了?”

“草原風高路遠,我等也不願在此久留。”

“若殿下再無決斷,我等即刻啟程返回草原。隻是這葉氏和密信”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