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莊看著康熙這副模樣,搖頭歎道:“皇帝啊,你這也太”
“皇瑪嬤,”康熙突然想起什麼,眼睛一亮,“您說保成什麼時候能叫'皇阿瑪'?朕覺得可以先從'父皇'開始練”
孝莊:“” 這孩子沒救了!
就在這時,胤礽突然打了個小哈欠,小腦袋一點一點的,顯然是困了。
“保成困了?”康熙立刻湊上前,“阿瑪抱你回去睡覺。”
孝莊卻不放手:“就在哀家這兒睡吧,暖閣已經收拾好了。”
康熙欲言又止,眼巴巴地看著孝莊懷中的胤礽:“那那朕也留下”
“胡鬨!”孝莊瞪了他一眼,“你當這是尋常百姓家嗎?皇帝就該有皇帝的樣子!奏折批完了嗎?朝政處理了嗎?”
康熙被訓得蔫頭耷腦,卻還不死心:“那那等保成醒了,立刻派人告訴朕”
“知道了知道了,”孝莊擺擺手,“快去吧。”
康熙一步三回頭地往外走,快到門口時又折返回來,在已經睡著的胤礽額頭上輕輕一吻:“保成乖,阿瑪晚些來看你”
孝莊和蘇麻喇姑對視一眼,同時搖頭——這位爺算是栽在太子手裡了!
康熙剛出慈寧宮,就碰上了前來請安的裕親王福全。
“皇上!”福全行禮道,“臣”
“二哥!”康熙一把拉住他,“你猜太子會叫朕什麼了?”
福全:“???”
“叫阿瑪!”康熙根本不等他反應,眉飛色舞地宣布,“不是皇阿瑪,就是阿瑪!親熱著呢!”
福全:“” 我這是造了什麼孽?
“皇上,臣是來”
“太子叫得可清楚了,”康熙繼續炫耀,“那小奶音,嘖嘖,你是沒聽見”
福全忍無可忍:“皇上!臣府上剛得了對碧玉環,想獻給太子”
康熙瞬間變臉:“不必了!太子還小,玩不了那些。”
說完甩袖就走,心裡暗罵——又一個來跟朕搶保成注意力的!
福全站在原地,一臉茫然。他哪知道,自己已經被打入了“爭寵黑名單”。
接下來的日子裡,康熙的“炫兒”行為變本加厲。
早朝上議完政事,總要“不經意”地提起:“太子昨日叫了朕十七聲阿瑪”;
批閱奏折時,會在朱批裡加上一句“太子已會喚阿瑪”;
甚至連接見蒙古王公時,都不忘讓人家聽聽太子叫“阿瑪”的錄音
【錄音是什麼鬼啊!】係統在胤礽腦海中尖叫,【宿主!你爹居然讓樂坊的人躲在屏風後學你叫阿瑪!這操作也太騷了吧?!】
胤礽扶額:“我能怎麼辦?我也很絕望啊”
最誇張的是,康熙還命人將太子第一次清晰叫“阿瑪”的日子定為“喚父節”,每年都要慶祝。
禮部官員跪了一地,才勉強勸住這位兒控過頭的皇帝。
“皇上,”禮部尚書苦口婆心,“太子殿下將來還要學說話,難不成'喚娘節'、'喚祖節'都設一遍?”
康熙這才作罷,但轉頭就命畫師將太子叫“阿瑪”的場景繪成圖畫,題名《太子初喚圖》,掛在乾清宮最顯眼的位置。
【叮!康熙父愛值框框上漲!】係統歡快地播報,【解鎖新成就“炫兒狂魔”!獎勵:康熙在朝臣麵前提及您的頻率+50!】
胤礽生無可戀地躺在搖籃裡:“這算什麼獎勵”
【這你就不懂了吧?】係統的小狐狸得意地甩著尾巴,【皇上越炫耀你,就越舍不得廢你!這叫心理投資!】
就這樣,整個紫禁城都被迫沉浸在了“太子會叫阿瑪”的狂熱中。
直到某天,孝莊實在看不下去了,把康熙叫到慈寧宮狠狠訓了一頓:
“皇帝!你再這樣下去,滿朝文武都要被你煩死了!”
康熙委屈巴巴:“皇瑪嬤,孫兒就是高興”
“高興也不能這樣!”孝莊板著臉,“你是天子,要穩重!”
康熙低頭認錯:“孫兒知錯了”
可一轉頭,看見胤礽衝他伸出小手要抱抱,嘴裡還軟軟地喊著“阿瑪”,這位帝王立刻把孝莊的訓誡拋到了九霄雲外:
“哎!阿瑪在這兒呢!保成再叫一聲!”
孝莊:“”
蘇麻喇姑:“”
胤礽:“”
康熙笑了笑,隨後孝莊讓蘇麻喇姑帶著太子去暖閣休息,蘇麻喇姑抱起眼前玉雪可愛的小團子,便往暖閣去。
暖閣的門輕輕合上,將嬰兒均勻的呼吸聲隔絕在內。
孝莊臉上的慈愛漸漸收斂,取而代之的是一派肅穆。
她抬手示意康熙坐下,蘇麻喇姑立刻識趣地退到殿外守著。
“皇帝,”孝莊壓低聲音,“立太子的事,該正式提上日程了。”
康熙神色一凜,方才的兒控模樣蕩然無存:“皇瑪嬤說得是。雖然朕已下口諭立保成為太子,但冊封大典確實該辦了。”
孝莊端起茶盞抿了一口:“欽天監算過,保成周歲那日是個黃道吉日,正好行冊封禮。”
“朕也是這麼想的。”康熙點頭,“禮部已經擬了章程,朕看過,還算周全。”
“赫舍裡家那邊”
康熙會意:“索額圖雖有些張揚,但對太子忠心耿耿。朕已命他暗中籌備,不會走漏風聲。”
孝莊滿意地頷首,眼角細紋舒展開來:“皇帝考慮得周到。不過”她話鋒一轉,“冊封太子非同小可,朝中難免有人反對。”
康熙冷笑一聲:“朕倒要看看,誰敢反對!”
“不是明著反對,”孝莊輕叩案幾,“那些個漢臣最重'立嫡立長'的規矩,保成雖是嫡子,但畢竟不是長子”
康熙眼中寒光一閃:“保清不過庶出,豈能與嫡子相提並論?”
“話雖如此,”孝莊意味深長地看著康熙,“皇帝彆忘了,你當初是如何登基的。”
這句話像一盆冷水澆在康熙頭上。
“皇瑪嬤教訓的是。”康熙深吸一口氣,“朕會妥善處理。”
孝莊這才露出笑容:“哀家知道皇帝最是明理。其實那些漢臣也好打發,隻要讓他們見識見識太子的不凡”
康熙眼前一亮:“皇瑪嬤是說鳳凰祥瑞?”
“正是。”
孝莊點頭,“洗三禮上東珠成鳳的景象,滿朝文武有目共睹。若冊封大典上再現祥瑞”
“朕明白了!”
康熙激動地拍案而起,又趕緊壓低聲音,“欽天監說保成生辰那日可能有異象,朕這就命他們加緊觀測。”
孝莊含笑看著孫兒:“皇帝如今有了保成,總算有了為人父的樣子。隻是”她頓了頓,“疼愛歸疼愛,該有的教導不能少。”
“皇瑪嬤放心,”康熙正色道,“朕已經著手為太子物色師傅。滿蒙漢三語都要學,四書五經、騎射武藝一樣不能落。”
“這才像話。”孝莊欣慰地點頭,“不過保成還小,慢慢來。眼下最要緊的是把冊封禮辦得風風光光,讓天下人都知道,大清有位天賜的儲君!”
康熙鄭重點頭。
這一刻,他不是那個圍著兒子轉的傻父親,而是運籌帷幄的帝王。
“對了,”孝莊突然想起什麼,“冊封當日,讓保成穿哀家準備的那件禮服。”
康熙一怔:“皇瑪嬤已經備好了?”
孝莊神秘一笑:“哀家命人用科爾沁秘傳的手法,在裡衣上繡了祈福經文。保成這孩子不一般,尋常物件配不上他。”
康熙喉頭滾動。
“孫兒代保成謝過皇瑪嬤。”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
孝莊擺擺手,突然壓低聲音,“皇帝,你有沒有覺得保成太過早慧了?”
康熙心頭一跳:“皇瑪嬤何出此言?”
“那孩子看人的眼神”
孝莊若有所思,“不像個嬰孩,倒像個曆經滄桑的大人”
康熙強自鎮定:“保成天生聰慧,又有鳳凰祥瑞加身,自然與眾不同。”
孝莊深深看了康熙一眼,終究沒再追問:“罷了,早慧是好事。隻是皇帝要記住,再聰明的孩子也是孩子,需要父親疼愛。”
“孫兒謹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