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有了心事,雅間內幾人的酒杯越舉越頻繁,不到半個時辰的功夫,滿滿幾大壇酒水就見了底,他們一個個也喝得都有了幾分醉意。
人一喝多,話就變得密了起來。
黃君漢睜著有些惺忪的醉眼看著眾人,大著舌頭問道:
“你們之中有誰現在還跟三當家有聯係嗎?”
他口中的三當家便是徐世勣。
聽黃君漢提到徐世勣,另外幾人紛紛下意識看向郭孝恪。
因為當初在瓦崗之中,就屬郭孝恪和徐世勣關係最為要好,他們自然下意識覺得郭孝恪和徐世勣還有聯係。
郭孝恪此時同樣喝得麵紅耳赤,見大家都看向自己,哪裡還不明白他們的意思,當即苦笑一聲,自嘲道:
“我倒是希望跟他有聯係,隻是如今人家什麼地位,我郭孝恪什麼地位,人家再聯係我那不是掉價嗎?”
聽到郭孝恪在自嘲,雅間內另外幾人一時間內心同樣很不是滋味。
當初在瓦崗之時雖說也會排座次,但大家都是獨領一軍的大將,彼此之間地位相差並不大。
可是如今呢?聽說投靠秦昇的徐世勣、秦瓊、程咬金、羅士信、魏徵、張亮和裴仁基父子等人都得到秦昇的信任和重用,一個個身居要職。
就連不久前剛從長安棄官跑去投奔他的祖君彥,也因為勸降杜伏威有功,被任命為河北道行台主簿。
反觀他們這些跟著李密投奔李淵的瓦崗舊將,雖說一個個都頂著將軍的頭銜和名號,可不僅手下沒有一兵一卒,還處處受到其他唐軍將領排擠和打壓,完全被邊緣化了。
正所謂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看著當初投靠秦昇的瓦崗舊部一個個混得風生水起,名利雙收,他們這些投奔李淵的人如何能不心生豔羨呢!
一直沒有說話的吳黑闥心中越想越不平衡,此時突然站起身,借著醉意噴著酒氣提議道:
“不如我們也學賈閏甫,辭去這狗屁不是的將軍,去河北投奔秦昇吧。
有三當家和程咬金他們引見,想來秦昇也不會將我們拒之門外。”
此話一出,在場另外幾人都不由心中一動。
畢竟他們幾人如今在李淵手下一個個也是混得半死不活,看不到一點前途,正所謂樹挪死人挪活,說不定他們離開李淵去河北投奔秦昇倒是一條不錯的出路。
“啪——”
突然間,一直沒有說話的李公逸將手中的酒杯狠狠摔到地上,發生的動靜倒是將雅間內的另外幾人給狠狠嚇了一大跳,一個個都不由看向李公逸。
此時李公逸紅著雙眼,目光在另外幾人麵上掃過,隨即斬釘截鐵開口道:
“老吳說得沒錯,這個狗屁不是的將軍不做也罷,老子實在受夠了,今晚就回去收拾東西,明天天一亮就動身出城,離開關中前往河北,你們誰要跟我一起走?”
聽到李公逸說自己明天就走,另外幾人不由麵麵相覷,目光很是遲疑,顯然是在猶豫要不要跟他一起去河北。
不過很快,同樣一直低頭喝悶酒的張善相也站了起來,沉著臉一字一句道:
“我跟你一起走!”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當初李密打算出逃長安之時,同樣派王伯當秘密見過張善相,勸他跟自己一起走。
隻是張善相當時剛好臥病在床,沒辦法跟李密一起走,便留在了長安。
之後李密出逃不成反被殺害,張善相內心在多了幾分對李密的愧疚之餘,開始對李淵心生不滿,一直想找機會離開長安,另投他處。
如今見李公逸帶頭說要離開長安,張善相便再也按捺不住,第一個站起身表態要跟李公逸一起離開。
有了張善相的支持,黃君漢、吳黑闥、郭孝恪三人也跟著站起身,表態願意跟李公逸一起前往河北投靠秦昇。
他們五人在做出決定之後,便將目光看向尚未表態的牛進達和李君羨,眼中滿是殷切之色,顯然是很希望牛進達和李君羨跟他們一起走。
牛進達看著他們五人,最終緩緩站起身,重重點了點頭,沉聲道:
“當初我們是一起來的關中,既然如今你們決定離開長安去河北,那我就跟你們一起走!”
聽到牛進達也要走,另外幾人不由麵露喜色,隨後便將目光看向最後沒有表態的李君羨身上,神情也輕鬆了不少。
在他們看來,他們六人都決定要去河北,李君羨斷沒有一個人留在長安的理由,隻會跟著他們一起走。
此時李君羨一連埋頭喝了幾杯酒水,才抬頭看向眾人,隨後在眾人一臉詫異的目光中緩緩搖了搖頭,毅然決然道:
“陛下雖說對我輕慢於我,但秦王殿下對我有知遇之恩,我不能背棄他而去,因此恕我不能與你們同行。
但幾位兄弟請放心,我李君羨絕不是賣友求榮的小人,今日我等所談之事絕不會對外泄露半個字,更不會阻止幾位兄弟各奔前程。”
聽到李君羨竟然要留下來,眾人不由麵麵相覷,顯然不是很能理解李君羨的做法。
隨後,第一個提議去河北的李公逸重重冷哼一聲道:
“君羨兄,不要怪我這個做兄弟的說話難聽,你不要因為自己姓李,就覺得李世民就會對你另眼相看,難道我不姓李嗎?難道魏公不姓李嗎?
我知道李世民請你吃過幾次飯,跟你說過幾句好聽的話,你便覺得自己遇上了伯樂,可說到底那不過是他收買人心的手段罷了,若是他真有心重用你,怎麼會一直拖到現在。”
李君羨低著頭沒有說話,隻是又低頭喝了幾杯悶酒。
眾人見狀,也紛紛跟著勸說李君羨莫要天真,與其留在長安等著李世民兌現一句虛無縹緲的承諾,還不如跟著他們一起去河北。
李君羨一度要被他們給說動心了,可是一想到李世民曾經跟他許下過諾言,說隻要一有合適的機會便重用他,絕不會埋沒他的本事,他便無論如何都生不出背離李世民而去的心思。
最終,他還是堅定了決心,緩緩搖了搖頭,斬釘截鐵道:
“我意已決,諸位就不要再勸了!”
眼見李君羨已經將話說到這個份上,牛進達便打了個圓場道:
“人各有誌,既然君羨兄弟已經認準了秦王殿下,我們也不必再勉強他。”
說到此處,他端起手中的酒杯,敬了李君羨一杯道:
“來,君羨兄,我牛進達敬你一杯,祝你早日得到秦王殿下的重用,早日出人頭地!”
李君羨心中一陣感動,也跟著舉起酒杯回敬道:
“進達兄,還有各位兄弟,我李君羨也敬你們一杯,祝你們早日在河北混出名堂來。”
……
因為明日就要分彆,因此今夜這頓酒喝到很晚,一直喝到每個人都東倒西歪,才各自散去。
作為請客之人,牛進達自然要留在最後買單結賬。
此時酒樓也快打烊了,大堂內的其他客人早已經散去,隻有酒樓的幾名夥計在收拾桌椅。
或許是想巴結牛進達這個老主顧,掌櫃親自將他送出了大門。
隻是兩人剛前後腳走出大門,牛進達見四下無人,便刻意壓低聲音對掌櫃道:
“除了李君羨將軍,另外五人都願意跟我一起去河北。”
說話間語氣很是惋惜,顯然是在為李君羨沒有跟他們一起走而遺憾。
當初徐世勣得知李密的死訊,便猜到李密一死,牛進達他們這些瓦崗舊將的日子必然不好過,便通過萬福酒樓的掌櫃盧劍星送了一封親筆信給牛進達,邀請他去河北為秦昇效力。
牛進達如今在李淵手下混得並不如意,收到徐世勣的信之後自然很是心動,可又不忍心拋棄其他瓦崗兄弟而去,於是便有了今日的酒局,想要借此機會說服其他人一起去河北。
沒想到最後另外五人都願意跟他走,隻有李君羨因為不忍背棄李世民而去選擇留在了長安,不得不說這是一大遺憾。
不過盧劍星對此也沒有多說什麼,隻是主動寬慰道:
“牛將軍已經儘力了,既然李君羨將軍有自己的想法,我們也不能勉強他。
我們的人已經安排好了一切,明天上午隻要你們六位將軍出了建春門,自然會有人接應你們去河北的。”
牛進達點了點頭,隨後抬頭看了一眼黑沉沉的夜色,隻求今晚不會發生什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