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秦昇下令查抄關隴貴族在河北道的田莊的消息傳回關中,整個關中頓時都為之震動。
不少關隴貴族的子弟一時間更是群情激憤,紛紛放言要帶兵殺去河北道,手刃秦昇,奪回他們的田莊和土地。
可口嗨歸口嗨,誰都明白,如今唐軍想要從劉武周手中奪回河東都不容易,更何況是對付一個實力比劉武周強得多的秦昇呢!
正因為如此,關隴貴族中有好幾家對李淵生出了深深的不滿。
在他們看來,他們關隴貴族出這麼多的錢糧去支持李淵,是希望李淵能夠取大隋而代之,最終一統天下,之後投桃報李,讓他們關隴貴族重現全盛時的榮光和輝煌。
可他們耗費了這麼多這麼多的錢糧,李淵卻隻占有關中和河西之地,連起家的河東之地都給丟了,著實是有點扶不起的阿鬥。
如今他們又因為支持李淵,被秦昇羅織罪名,將他們在河北的田莊和土地全部查抄沒收了,可謂是得不償失。
偏偏此時長安城中開始流傳著一些風言風語,說其實李淵早就聽說秦昇要對關隴貴族在河北道的田莊和土地下手,才想到在長安舉行一場冬闈,並勸說關中士族子弟不要參加,從而將高中進士的名額留給關隴貴族子弟,作為對他們失去河北道的田莊和土地的補償……
當聽說他們家族失去了這麼多在河北道的田莊和土地,李淵竟隻想用區區幾個進士名額補償他們,不少關隴貴族的子弟徹底怒了,紛紛找到自家家主,堅決反對自己家族參加此次冬闈。
麵對群情激憤的族人,關隴貴族中的好幾家最終都因此轉變了態度,開始反對李淵的冬闈。
他們倒不是不知道外麵的風言風語很有可能是有人在趁機興風作浪,但如今這些流言滿天飛,說得有鼻子有眼的,長安城中不少百姓對此深信不疑,都在等著看他們關隴貴族的笑話。
若是他們還要堅持參加冬闈,當真要淪為全天下人的笑柄了。
最終,麵對這些關隴貴族的反對,連李世民也知道無力回天,主動勸父親李淵取消冬闈,暫時安撫住關隴貴族。
他之前想過很多種秦昇反製的可能,卻沒想過秦昇竟然有如此魄力,不惜用查抄關隴貴族在河北道田莊的方法激怒關隴貴族,繼而通過操縱長安城的輿論,讓這些關隴貴族轉而將矛頭對準他們李家,致使冬闈之事難以為繼。
同時,李世民也敏銳察覺到長安城中很有可能安插有秦昇的不少細作,一直躲在黑暗中推波助瀾。
因此,他一麵勸父親李淵在長安城中加強戒備,無論如何都要揪出秦昇安插在長安城中的這些細作,避免他們再興風作浪。
除此之外,他還建議父親不如效仿秦昇,從民間搜羅一批心思活絡身手敏捷之人,組建一個隻聽命於他們父子的秘密機構,將人派往各個重要城池潛伏下來,平時作為閒子收集情報傳遞回長安,關鍵時候可以操控輿論影響局勢。
李淵雖然同意李世民的想法,卻認為李世民軍務繁重,不宜分心,最終將此事交給長子李建成去辦。
而李建成也照著李世民的想法,派人去青樓酒肆寺院賭坊這些地方搜羅了一批有本事的三教九流之徒,組建了一個隻聽從唐王府號令的秘密機構。
因為李建成認為這些人雖然可用,但個個都是品行不良之徒,因而將這個機構取名為“不良人”。
【注:其實曆史上的不良人最早出自唐高宗李治時期。】
……
雖然冬闈之事因為關隴貴族的反對最終告吹,可對於關隴貴族來說,這件事遠遠沒有結束,如何奪回他們在河北的田莊和土地才是當務之急。
正巧獨孤家的家主獨孤纂的侍妾最近給他生了兒子,獨孤纂便借著這次機會,將關隴貴族各家家主都請到自己府上,名義上是為了慶賀自己小兒子的出生,實則想將關隴貴族都聚在一起,商討一下如何奪回他們各家在河北的田莊和土地
當宴會進行到一半時,這些關隴貴族的家主紛紛借口不勝酒力要去小憩一會兒,轉頭卻在獨孤府下人的指引下,被領到了獨孤纂的書房。
待人一到齊之後,獨孤纂也顧不上寒暄,直接歎了一口氣道:
“不瞞你們說,我已經命人帶著親筆信去江都找吾兄獨孤開遠了,讓他出麵去跟太上皇和蕭太後求求情,希望他看在死去的獨孤太皇太後的麵上,不要放任自己女婿在河北胡作非為。”
獨孤纂口中的開遠即獨孤開遠,獨孤信之孫,獨孤羅庶長子,獨孤纂的庶兄,如今在江都官任的千牛備身。
當初江都之變時,他曾帶著數百殿內兵去玄覽門救駕,力戰被俘,好在之後秦昇率軍殺到,才沒讓他死在叛亂的驍果軍之手。
因為此事,楊廣雖然深恨獨孤家的背叛,但對獨孤開遠卻是格外信任,依舊繼續讓他擔任自己的千牛備身。
因此獨孤纂才想到派人去連庶兄,希望他能說服得了楊廣,讓秦昇不要再動他們關隴貴族在河北的田莊和土地。
可獨孤纂的話卻引起一旁的元家家主元安的不滿,當即冷笑一聲道:
“敢問獨孤兄,你是讓令兄獨孤開遠去勸太上皇不要動你們獨孤家的田莊和土地,還是勸太上皇不要動我們整個關隴貴族的田莊和土地。”
獨孤纂見元安在拆自己的台,心中不由一陣暗暗惱怒,卻沒有顯露出來,隻是嗬嗬一笑道:
“自然是勸太上皇不要動我們整個關隴貴族的田莊和土地,至於太上皇決定放過哪一家不放過哪一家,可就不好說了。”
元安聽出了獨孤纂話語中的嘲諷,麵色不由猛然一沉。
他們元家之前有個叔祖叫元弘嗣,當了十幾年的幽州總管,在他的支持和默許下,元家在河北通過巧取豪奪的方式兼並了大量田地。
因此在此次秦昇查抄和沒收關隴貴族在河北的田莊和土地風潮中,就數元家損失最為慘重。
而之前元安的兄長元敏因為追隨宇文化及發動江都兵變被殺,可以說是徹底惹惱了楊廣。
可以說,即使楊廣看在獨孤開遠和死去的獨孤太後的麵子上有意放過關隴貴族,但未必會放過他們元家。
竇抗看著獨孤纂和元安,心中不由一陣冷笑。
他想不到兩人身為一家之主,活了大半輩子,竟然還如此天真。
他們兩人給楊廣做了這麼多年的臣子,還不知道楊廣是個什麼樣的人嗎?
若是沒有他的默許,秦昇怎敢在河北如此肆意妄為。
明明是他們關隴貴族背叛楊廣在先,竟然還指望楊廣能法外開恩?